APP下载

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原则探究

2021-09-03徐鹏杨涛

成才之路 2021年26期
关键词:经验幼儿园发展

徐鹏 杨涛

摘 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创设、利用环境,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创设幼儿园区角环境时,教师可遵循开放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参与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转换性原则、社会技能性原则、兴趣性原则,以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关键词: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原则;发展;经验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6-0106-02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幼儿园要重视并加强区角环境创设,以此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的游戏环境,提高幼儿的游戏活动体验感,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教师可在具体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以及幼儿实际情况,积极利用幼儿园的空间环境创设区角。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的原则。

一、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的开放性原则

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的开放性原则是指区角环境不应建设成展示性质的区域,而应是可进行实际操作的区域,即区角环境应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幼儿的參与和实践兴趣。因此,教师在创设区角环境时,要力求新颖性、探究性,让幼儿乐于参与其中,并进行自主探索和实践,以此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幼儿的兴趣灵活变换区角活动主题,并根据区角活动主题布置区角,设置相应空白区域,以展示幼儿在当前主题活动中的作品或成就。这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参与兴趣,树立幼儿的活动信心,发展幼儿的个性。同时,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可以不定期组织一些亲子活动,如亲子手工活动、亲子竞技游戏等。这不仅能提升幼儿的区角游戏活动体验,还能丰富幼儿的情感。

二、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的层次性原则

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的层次性原则,是指区角的各类设施应具有不同的难度以及不同的探索深度。这有助于最大程度激发幼儿参与区角活动的热情,并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例如,在创设幼儿园故事区角时,教师不仅要考虑故事书的层次性,还要考虑讲故事以及角色扮演游戏等区角活动的层次性。因此,教师可以先在区角投放一些简单的、幼儿较为熟悉的童话故事书,并让幼儿用纸笔描绘出理解的和想象的故事人物形象。这样的故事区角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还可培养幼儿的游戏自信心,从而提升幼儿参与区角活动的积极性。之后,教师可对区角的故事书以及游戏活动进行简单升级,放置一些角色头饰,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这种较高难度的区角活动不仅可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还可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三、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的参与性原则

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的参与性原则不仅指提升幼儿的区角活动参与兴趣,还指提升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参与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分析幼儿的兴趣爱好,并对幼儿进行适当引导。例如,在投放区角游戏道具时,如果游戏道具过少,会出现幼儿争抢的情况,如果游戏道具过多,又容易出现幼儿各自玩耍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游戏道具的数量和类型,再辅以合理引导,让幼儿在交流和互动中开展区角游戏活动。另外,教师还可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例如,在“社区诊所”区角游戏中,大部分幼儿都想扮演医生,而缺少“病人”,这时教师就可以扮演“病人”,让“小医生”进行“诊治”。

四、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的适应性原则

教师在创设区角环境时,应遵循适应性原则,即材料、主题应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小中大班的幼儿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因此对区角环境的需求也不相同。例如,小班幼儿刚刚与父母分离,对上幼儿园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教师可为其创设娃娃家区角,给幼儿营造温馨的家的氛围,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环境,并提高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喜欢向其他人展示自己,教师可以为其创设表演类区角,并准备一些服装道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大班幼儿更愿意进行思考或动手实践,教师可以为其创设科学区或益智区,让幼儿动手、动脑,实现全面发展。

五、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的转换性原则

幼儿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可基于幼儿的这一特点,在创设区角环境时,遵循转换性原则,经常更新区域空间的功能,变换桌椅的位置,使幼儿对区域活动保持新鲜感。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分隔区域空间时,可以经常变换区域的位置,即可以将大空间转变为小空间,将简单空间转变为复杂空间;经常变换桌椅、架子、地面铺设物的位置;室内窗户、阳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适当对幼儿开放,促进幼儿视角的转换;区域活动主题经常更新,可引入一些新奇的区域主题活动。这些积极的转换行为,可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促进区角活动高效开展。

六、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的社会技能性原则

心理学认为,社会技能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从外界获得的一系列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幼儿社会技能的培养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系统的过程,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可通过创设轻松、愉悦、融洽的区角环境,让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一些社会技能。例如,在小班“娃娃家”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一个点状的环境,在第一个区域设计了“亲亲一家人”,放上了幼儿和父母的合影,并引导幼儿利用不同的材料做镜框,在第二个区域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动物玩偶和幼儿小时候穿的衣服、鞋子,让幼儿充当爸爸、妈妈为动物玩偶穿衣服、鞋袜。这个过程既给幼儿提供了练习穿衣服、鞋袜的机会,又锻炼了幼儿的手部小肌肉群,在第三个区域为幼儿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娃娃家餐具、灶具以及各类玩具蔬菜,让幼儿体验过家家、烧饭的乐趣。在有联系的环境中,幼儿的家庭生活经验得以拓展和整合。另外,可供选择的、富有情趣的环境容易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并让幼儿将与环境互动生成的经验迁移到原有的认知体系中,生成新的社会技能。又如在角色游戏中,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去商店买菜,有的去上班,有的照顾宝宝。在生活中,幼儿通过观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然后在游戏这种特定的环境中与其他小朋友分享个体的经验,尝试新的方法,获得新的感受,从而不断提升社会技能。

猜你喜欢

经验幼儿园发展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爱“上”幼儿园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