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音乐实践”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021-08-30吴宇笛

艺术评鉴 2021年14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美育

吴宇笛

摘要:2019年开始,教育部陆续发布公示,要加强美育艺术课程、体育课程的全面开展与实施。本文中所涉及的实际案例是笔者担任特岗教师四年期间,在“山泉镇中心学校”担任音乐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开展关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二点“强调音乐实践”的研究和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而引发的思考和感悟。

关键词:音乐课程标准  美育  初中音乐  音乐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4-0122-03

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音乐课堂随着教育不断改革变化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从最初的“透明”课程逐渐慢慢受到了学校内领导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并且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评价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特别是义务教育七至九年级学段的学生,这时期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和心理都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想法以及与人交往的意愿和愿望逐渐增强,由于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方式增多,所以他们在学习上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相比较小学时期的学生,他们有着非常明显的变化和发展。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等全面发展的重要机构,开展音乐美育教育和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陶冶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范围、有意识地将音乐和美育中的人文内涵与教学相结合,这些方面都需要我们非常重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是面向全国义务阶段的基础课程的规范和要求,可以帮助老师更清晰的制定相关学段学龄,面向全体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和目标等各方面的指导性文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包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为主。其中,强调音乐实践是课程基本理念当中值得我们重视的一条,因为音乐课堂从上课开始一直到下课,这整个过程中其实就是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本文会从把侧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课堂音乐感受能力、引导学生自愿参与音乐实践过程以及增强学生音乐表现能力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提高学生的课堂音乐感受能力

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于“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后的一段话中说到:“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效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里所说的“有效提高音乐素养”是通过音乐实践得来并且通过音乐教育课堂所起到的作用而表现出相对应的情感和学习能力。在音乐实践作用当中提高音乐素养的前提就是提高学生的课堂音乐感受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认知能力不是天生赋有的,是通过连续不断的具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结合学生自身对音乐所理解和发出的情感感受,这些因素相辅相成才会使学生具有自身感知音乐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中的美

首先从音乐实践的角度来讲,让学生最快速的感受音乐就是从听、看这两种方式。在音乐课堂中,可以让学生观看和聆听一些演唱和演奏类的视频,然后引导学生一起去分析和思考讨论这些音乐中的旋律、节奏、歌词或者乐器的声音都有什么,先給学生一个初步的感受形成,从这个步骤可以锻炼学生音乐实践的基本知识的练习和培养,让他们有对音乐初步认识和判断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美

在音乐实践过程当中,除了我们上面所说的初步锻炼学生的感受能力,通过听、看以及分析思考之外,教师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让他们在刚刚聆听音乐或者观看视频时感受里面的旋律、节奏、歌词、乐器等是什么样的,如果是高兴,那么是喜悦兴奋,还是狂喜?如果是舒缓的,那你听到的是优美舒缓,还是凄美哀伤?通过不断的引导和启发,试着让学生们感受音乐实践当中所感知的音乐曲调,最后试着让学生举一反三,看看他们所知道的和熟悉的乐曲歌曲中有没有类似的或者其他情绪的音乐,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引导学生自愿参与音乐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一)递进式的引导学生参与音乐课堂

在初中担任音乐老师期间,笔者最大的感触就是学生会不好意思。这里的“不好意思”是指学生不敢展示,不想张嘴唱歌,他们只愿意去做旁观者。但是他们都非常喜欢音乐,愿意上音乐课,很多学生特别怕老师教唱完歌曲以后说:“现在谁想站起来展示一下”或者“谁愿意到前面展示一下”,这两种情况几乎会停滞你的课堂活动,能参加和响应你的学生只有一名或者两名三名,其他同学会在这个同学展示时偷笑,出于对自己的“保护”就很少有同学愿意站起来展示自己。他们害怕自己被笑,会紧张,但是在座位上,他们却很放松可以完全展示自己,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强调音乐实践,所以在音乐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把展示的内容分成一部分或者几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学生参与,这样把分出的部分比重逐渐减小到最后可以一个人展示的时候,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就会被建立和激发,这就是递进式的引导参与,目的就是可消除学生在参与音乐实践中的主要障碍——缺乏自信,在音乐实践过程中可以使学生获得好的音乐体验感和审美能力的基础就是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和旁观者心理,使学生建立自信心。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活动氛围

想让音乐实践过程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就必须要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这个愉快的度其实不太好拿捏,由于笔者教的学生是七至九年级,这个学段的初中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如果给他们一个过于愉快的活动氛围,音乐实践活动是没有办法很好去推进的,这个氛围要以轻松为主,每次上课时,我们教师要靠近学生,不是以老师的身份,而是一个共同学习者的身份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进行音乐实践活动。你要比学生们更敢想、敢唱、敢做、敢创造。比如在学唱完歌曲时你想让学生开始音乐实践,而他却不太敢张嘴,你这时候如果愿意和他一起唱或者走近他的身边以肢体语言节拍动作等方式进行,在这种情景氛围的营造下,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学习可能会更加深刻,课堂的氛围也非常的和谐和轻松,学习热情也会很高,这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当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可以达到积极参加音乐实践的目的。

三、增强学生音乐表现能力

(一)消除学生的“戒备心”

上班期间好多班主任都和笔者说,学生和老师之间是有“戒备心”的。班主任希望笔者可以在课下和有些不怎么喜欢听主课的学生聊天谈心,让他们可以对待主科课程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成绩。音体美艺体老师往往比较受学生的欢迎,可能是因为艺体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感没有那么强,但是在课堂上还是存在,特别是在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当中,他们喜欢音乐课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但是真正落到自己头上要开始音乐实践活动时就会由于和教师之间的戒备心理而开始排斥。在上述中提到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就是为此而打基础,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还有坦诚面对自己的老师,可以让学生消除“戒备心”,让学生信任自己,形成一个良好的师生平等关系,相互尊重理解,这样学生就可以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当中,通过音乐实践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获得音乐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二)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对授课内容有兴趣而且愿意积极参与到当中来获取知识,才是真正的完成了一节课。同样的,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学习并参与最后,从中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在头脑中可以对音乐进行想象力和创造才是真正的学好了这堂课。在音乐课中必不可少的是音乐游戏环节,这个环节在平时的课堂中很受学生们的欢迎,这也是把书本中学生不爱学习的知识研究变成生动有趣的游戏,寓教于乐,从中学习到了知识,这样学生既可以学习到书本上的知识,也满足了学生爱玩好动的自身特点,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在音乐课堂当中感受不到枯燥无味,反而觉得课堂时间过得很快反而依依不舍,让他们明白书本上的知识不是死记硬背的,也不是刻板没有生命的,让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学生喜欢音乐,让爱好音乐的学生对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激发了学生们主动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活动的信心。

四、结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的教育目标来源之三探讨“强调音乐实践”与音乐课堂教学

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泰勒所提出的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三: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中,在艺术领域中的五个主要功能与本文中所涉及到的音乐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在艺术领域中例证出学科在普通教育中可能发挥的主要功能:首先最重要的功能是拓展学生的感知范围。还有艺术能澄清人的观念和感觉(这里是指除语言之外的另一种交流媒介,例如音乐)。其次是个人的整合,这里可以结合本文所研究的内容理解为艺术可以起到减压的作用以及陶冶情操和美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和价值观,这是很重要的教学功能,最后还要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

还有一个方面可以体现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相关教学功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选择经验、组织和实施经验及评价的前提,这里也是泰勒认为最关键的步骤,目标对内容和方法有巨大的制约作用,因此这里重点对这一章进行分析。关于目标应该更加关注哪一方面,进步主义者关注儿童自身兴趣,要素主义者则认为这关乎于文化遗产,因此在這些科学共同体之间存在着争议。泰勒针对不同的声音总结出:“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都不足以提供能让学校为教育目标做出全面且理智的决定的基础,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哲学来指导我们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应该考虑到各种五种来源”。这五种来源分别是: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利用哲学选择目标以及利用学习心理选择目标,在上面五个来源的视野下,根据泰勒的陈述,想要陈述目标就要归纳出一个完整规范的目标,应该包括四个要素,这四要素分别是:行为主体(学生)、行为、条件(情境)和程度。在确定目标之后,我们就需要选用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的学习经验。

而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对身处环境所产生的反应而发生的,因此通过和实际案例的对比,我们可以总结出泰勒把学习经验定义为学习者和使他起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的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一种互动,单单是教师展示在学生面前的东西并不能称之为经验,泰勒认为,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背景,以此为基础创设刺激性的环境,从而引起学生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这就是我们在音乐课堂实践中所涉及的外部引导、启发等教育手段。泰勒还提出了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就应该提供相应的学习经验;学习经验不仅要包括教育目标所涉及的行为,还有该行为所涉及的内容;学习经验应该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迎合学生兴趣和需要的,并且符合人格发展规律。泰勒分别描述了培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有助于获取信息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培养社会态度的学习经验和有助于培养兴趣的学习经验的特征。选择了学习经验,接下来应该是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经验,为了使它们能够被学习者最大程度上内化,就要对学习经验进行合理组织。

其实在初中音乐课堂当中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起到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作用,是《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和教育教学大纲中所提到的重点内容。在教师音乐教学当中,通过强调音乐实践,重视音乐实践,从而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音乐课堂实践活动当中,就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和音乐素养提升。希望可以通过互动式的音乐实践让学生爱上音乐,通过音乐可以表达自己,不仅仅是在音乐课堂当中表现自己,也可以在生活中证明自己,向着阳光,努力生长。

参考文献:

[1]杨阳,王滔.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5(04):52.

[2]张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7(14):61.

[3]王一品.给学生一片展示自己的天空——对《音乐课程标准》中重视音乐实践的几点认识[J].北方音乐,2012(06):55.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美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回顾青年学者们的思考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美育教师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