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洱源县广场舞蹈发展研究

2021-08-30李倩赵海潮

艺术评鉴 2021年14期
关键词:广场舞发展

李倩 赵海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时代广场舞应时而生,广场舞的快速发展背后折射出洱源人民在不同时代背景影响下的生活状态及文化自觉的选择。从少数人的交谊舞到如今的全民广场舞,洱源县广场舞发展过程与其所能达到的目的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笔者依据洱源县广场舞的不同功能将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不同阶段广场舞发展的优缺点。此外,本文着重对洱源县健身娱乐城市广场舞蹈的三次变化过程进行了梳理,分析在不同社会阶段、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广场舞普及形式、参与人群与发展结果。

关键词:洱源  广场舞  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4-0008-05

洱海区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早的文化发源地,有“东方瑞士”之称,自然赋予她“风花雪月”的美颜,同时也为她雕刻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印记。洱海之源——洱源,作为洱海文明的传承者、白族古老文化的守护者,她承载着人类历史文化的珍贵孑遗,曾经的洱源因“贫穷”“落后”而不自知,如今的她脱掉“贫困”的帽子,转之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座新兴的文旅融合发展城镇。时代的变革推动着娱乐方式的变迁,广场舞作为洱源人民日常交流的一种娱乐形态,它既是洱源舞蹈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洱源人民生活需求的一部分。从健身娱乐的城市广场舞,到为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商业广场舞,直至官方引导的促进文化传承、“文化强县”建设的广场舞,都是在特定的歷史需求下使得人民建构起不同功能的广场舞,它们的形式、内容与当时的社会历史形态相契合。不同时代背景的广场舞有不同的形态与功能,本文笔者依据洱源县人民参与广场舞的目的,将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通过不同阶段广场舞蹈的形态及功能分析,以揭示广场舞对于洱源人民生活的意义。

一、基于健身娱乐的城市广场舞

现代社会的广场舞视为城市发展的产物,它区别于舞台艺术舞蹈,也不同于乡村或民族的集体民间舞,“它是在当今中国社会语境下生成的一种符合当下社会文化环境、满足当今人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健身自娱自乐需求的大众舞蹈”。它风靡于城区狭小的空旷之地,是由群众自发组织,自发选择的一种舞蹈形式。符合现代都市文明生活的特点:“简洁、轻便、快速、易练”。①洱源县城作为近几年新兴起的城市,其广场舞的发展得到了快速的普及与推广,从清晨到傍晚,不论春夏秋冬,洱源县空旷场地上都会有人跳广场舞,广场舞已经深入到群众生活中,成为洱源县城人民主要的娱乐方式。

据洱源县文化馆馆长何丽斌、副馆长张炳芝介绍,洱源县广场舞蹈发展有三个阶段。复苏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洱源县经济尚未恢复,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人们的娱乐活动相对匮乏,每年最大的娱乐活动莫属于春节,春节的活动较日常生活较为丰富,人们会聚在广场上打歌、跳简化的《里格高》、锅庄、霸王鞭,会跳的人都出来参与,不会跳的人就在旁边边看边跟着学。80年代后期,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每逢过年过节前会派老师来县城指导我们舞蹈,因为没有统一的文艺工作队组织,县文体局就会把附近村镇会表演的人组织起来进行统一排练,不分老少男女,只要能跳都会邀请来。起初因为经费有限,所以规模不是很大。90年代以前,因为县里与外界沟通较少、信息相对闭塞,因此舞蹈的内容主要依靠洱源县各民族的传统舞蹈。

发展阶段,国务院于1995年最早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国家发展社会体育事业的一项重大决策,作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纲领性文件,国民健身意识得到了增强,加之改革开放后县城经济的起步发展以及西方文化迅速被大众所接受的影响,90年代中后期,城市广场舞渐渐在洱源县城蹿红,其中曾经作为“高雅文化”的交谊舞受到了城市中青年人的喜爱,他们思想开放,对县城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渴望交友、娱乐,根据电视的交谊舞教学,他们约邻居、朋友为伴,三四个人晚上就到小广场或老图书馆门口跳交谊舞,随后欣赏的人多了便也慢慢加入了队伍,在高峰时期这个舞队达到了四十人左右。交谊舞的迅速蹿红与改革开放后新时代的人们想要表达的强烈欲望和追崇个人自由有一定的关系。

21世纪初,因种种原因交谊舞在洱源热度慢慢减退,虽然交谊舞未得到普及,但人们对于健身的探索仍不止,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尚不能满足人们快速增长的健身需求,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指导下,2000年,“健身秧歌”在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的组织下正式完成。秧歌本就是伴随洱源人民近50年的舞蹈,曾在解放初期洱源人民就开始跳秧歌,一直到文革“忠字舞”开始才不跳,出于对秧歌的熟悉喜欢、州体育局的推广,健身秧歌取代了交谊舞。参与健身秧歌的人群以农村妇女居多,她们大约生于40—50年代,经历了秧歌作为“时代正气舞”“全民扭秧歌”的年代。改革开放后因生活、工作的需要,他们离开熟悉的老家搬迁到城市,见证洱源县城一步步城市化的进程,洱源县城对于他们来说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90年代末的交谊舞,熟悉的是现在的健身秧歌,仿佛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加之年轻时期有一定的秧歌基础,因此加入秧歌队的人群渐渐多了起来,这一时候城镇秧歌广场舞队有近百人,可以想象,年纪相仿、时代记忆相同的人群相聚在广场上,随着熟悉的音乐扭动起来,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她们在广场舞中重新寻找年轻的记忆、生活的热情,朝气蓬勃的健身秧歌舞便普及起来。除了健身秧歌,这一时期洱源县各民族传统舞蹈在广场舞中也有流行。据洱源县最大馆办广场舞团体“斯干俏”团长杜瑛介绍,“最开始跳广场舞的时候不是很想随着大家一起跳健身秧歌,觉得健身秧歌不是自己民族的舞蹈,更想跳本地区的舞蹈”,同一时期跳洱源传统舞蹈的人想法大多与杜团长相似。杜团长说到:“本民族、本地区的广场舞蹈更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我们在广场上跳的时候能认识好多志同道合的人”。从杜团长的态度中不难看出其较为强烈的身份认同,他认为在洱源广场上跳本地区传统舞蹈更能够获得地域及民族身份归属感,而“跳本民族、本地区的广场舞蹈更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恰恰体现了凝聚民众的表意,这也许就为后续官方引导广场舞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8年的“奥运会效应”、2009年确定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及在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推动下,形成了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将广场舞的发展推向了高潮,参与的人群多了,舞蹈的种类也不再单一,人们不再跳秧歌,简单易于掌握、记忆的“佳木斯”等健身操成为了广场舞首选,同时在“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动下,洱源县政府大力修建多个文化广场。据文化馆馆长何丽斌、副馆长张炳芝介绍,“现洱源县最大的广场舞场地就是2012年搭建的。这一时期,洱源县广场舞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舞蹈场地变好了、变多了。广场刚建好后为响应国家号召,文化馆指派广场舞骨干带动人民一起跳广场舞。此外,政府还大力采购便携式音箱,分几批免费发放给每个团队,政府帮忙拉线通电”。硬件设施到位,加之经济条件的改善,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人们更多的关注和追求健康的生活品质,广场舞以其便利、经济、易学等多种优势,成为中老年人的锻炼首选,这也促使大量自下而上的自发式广场舞队成立。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是从低级向高级的需要发展,当人的低级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便会有更高一层的追求”。②当温饱需求得到解决后,健身需求随之而来,如果说2008年以前的广场舞是为爱好、娱乐而舞,那2008年以后的主要目的是为健康而舞。除了为健康而舞,还为身份转变而舞。这群新加入广场舞团体的人中还有一部分人,因洱源县城城市化的发展,大多随儿女迁到县城居住,他们同21世纪初扭秧歌的人群一样,离开故乡的朋友和亲人,生活环境、居住习惯等都发生了变化,广场舞为他们提供了融入当地生活的情感需求。何阿姨说:“10年随儿子搬到县城定居,面对县城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特别的不适应,不像在老家随时走出家门找邻居聊天,儿子的家在一个小区里,走出家门没有一个熟悉的人,孩子们上班、孙子上学后我都是一個人独处,时间长了我特别不想在这呆。后来在老乡刘阿姨的引导下,她邀请我加入她们的广场舞队,她说这个队有一半都是白族人,而且也有很多都是从西山来的。在刘姨的要求下我加入了舞队,最开始不会跳,觉得在大庭广众之下跳舞很别扭,时间长了这种别扭就不存在了,在舞队中认识的人慢慢多了起来,还能找到特别多的老乡,大家一起跳跳舞,累了聊聊天,互相招呼,这样感觉就像在老家一样。我们除了跳佳木斯、扇子舞,还会跳霸王鞭、里格高。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来自西山,所以我们从小接触的舞蹈动作大多都是相似的,所以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也许广场舞对于老人来说,是从他者融入我者最方便、舒适的方法了。

2012年县里根据《云南省文化厅关于“十二五”期间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文社【2011】16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全县群文工作者、辅导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和能力,丰富和活跃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推动和促进全县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举办了首届乡镇文艺骨干培训班。培训的主要课程包括大众广场舞白族《心肝票》、傣族《月光下的凤尾竹》、藏族舞《金色的弦子》及大理州礼仪歌曲。从培训课程中我们能够发现,至2012年开始,广场舞不再仅限于洱源县城,洱源各乡镇村落都慢慢得到普及。

当专业的广场舞指导员、专业的广场舞队、专业的广场舞培训出现及广场舞作为比赛项目之时意味着广场舞的发展到达了成熟阶段。国家先后颁布《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洱源县广场舞蹈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文化部等四部委印发“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通知”为广场舞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在国家的指导下洱源县积极响应号召,目前全县有各类文化体育协会20余个,业余文艺队1000支以上,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形成了“以互动促普及、以培训促专业、以比赛促创新、以参与促传承”等方式,多角度推进当地广场舞蹈发展。近几年在州、县政府的支持下,广场舞文艺队得到较快发展,群众参与积极,年龄主要集中在40—65岁,甚至还有学生群体的加入,整体年龄较之前广场舞参与者有年轻化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洱源现有广场舞团96个,每个团体50至100人不等,仅从数字结果来看,洱源县广场舞的发展得到了很好的普及。与此同时,文化馆与体育局的工作人员也亲自走向广场,深入参与到各个舞队中,他们与广场上其他舞群和广场舞游离者、驻足围观路人发生互动的同时,积极将游离者与围观路人吸引到团队中,通过练习中的聊天或结束后的结伴回家,通过互动使他们成为广场舞常驻人员。此外,文化馆还借助助力脱贫攻坚文艺下乡演出等活动,使广场舞之风吹到每个乡镇,以此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

2012年后,洱源县依靠县文化馆、州文化馆、省文化馆自下而上的培训方式,培养了一些较为优秀的广场舞指导员及文化骨干,在培训过程中不仅培训动作,还穿插有教学方法的辅导,培养他们的组织引导意识,还会向他们普及文化知识以及政策法规。据调查显示,洱源县广场舞指导员有90多名,年龄基本在50岁以内,他们大多是广场舞的骨干或舞队的灵魂,通常有10年以上的广场舞龄,且都拥有国家级、省级或州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他们协调性高、接受能力强、记忆力好,甚至有的创新能力很高,编创了新的广场舞。有些人的表演能力或编创能力可以与专业演员、编导相比拟,他们不仅能够自己学习,还能够将所学再教授给更多的人,将广场舞与洱源县传统民族舞蹈元素相结合,使传统舞蹈现代化、科学化,在科学训练之时既简单易学,又便于流传,同时还兼具洱源特色,又促进洱源传统文化的发展。

以比赛促创新,除了洱源县每年一次的8月8日的广场舞大赛、还有大理州广场舞大赛以及云南省“彩云奖”群众文化广场舞大赛等多种比赛,洱源县每年8月8日广场舞大赛的比赛分规定节目和自选节目两项,规定节目多以本年度全县培训时期的推广节目为准,旨在检测推广节目的普及度、完成度以及指导员或文艺骨干的教学能力。自选节目不限舞种,可选择网上教学,也可自我编创。通过比赛,涌现出较多富有民族性、流行性、健身性的高质量节目,有效促进了广场舞节目的创新。其中以斯干俏艺术团的原创节目最为出色。斯干俏艺术团为右所镇的骨干团体,他们在团长杜瑛的带领下,多次走入民间,挖掘、整理、学习传统霸王鞭,在不失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编创出了适用于大众的、有一定健身效果的霸王鞭舞蹈剧目——《盛世迎春》,他们先在右所镇进行教学推广,在推广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盛世迎春》不断完善,随后又参加县级、州级比赛,此外他们还在大理电视台和大理州州庆精品晚会上演出。斯干俏所在的石所镇积极促进当地文艺团体与高校合作,进一步推进当地民族文化的发展,在石所镇政府的积极沟通下,斯干俏艺术团与云南师范大学进行合作,共同编创了白族健身操。据斯干俏艺术团杜团长介绍:“在洱源县委、政府大力开展群众白族健身操推广精神指示下,洱源县组建白族健身操工作领导组成立教学组,拟写推广开展方案,以右所镇斯甘俏艺术团为主的骨干进行4天的强化培训,召开群众文艺队动员宣传会,并分成9个片区进行推广,为达到效果,分为教学、检查、考核三个流程,培训时间共7天,推广人次接近22466人次,推广覆盖到洱源3个镇乡,效果非常明显,群众积极性非常高,很受欢迎”。③现斯干俏艺术团为洱源当地最为著名舞团之一。

二、基于吸引客人的商业“民族广场舞”

随着洱源县广场舞的普及,参与人群的壮大,其商业经济性慢慢凸显。作为新兴的文旅融合城市,洱源县是久负盛名的“温泉之乡”,随着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温泉旅游为洱源带来了源源不绝的客人,洱源人民更是出奇招想为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之成为回头客,邀请当地居民来酒店跳广场舞就是措施之一。在国家大力倡导“体育+旅游”的当下,富含民族特色的广场舞有利于进一步吸引游客驻足,助力旅游产品推广。酒店中的广场舞与篝火晚会有些类似,篝火点起来,音乐响起来,大家围到一起,虽然都不认识,但是却能开心的手拉手舞蹈,一起陶醉在这热烈而淳朴的氛围中,游客在欣赏、参与广场舞的同时还能够深切感受到当地民族文化的特色。洱源县“地热国温泉度假酒店”就尝试了此方法来吸引游客。地热国酒店每晚会邀请附近居民来这里跳锅庄、霸王鞭、西山打歌等舞蹈,酒店广场舞作为一种商业行为,其目的并非健身或文化传承,因此这里的广场舞动作并没有过多的强调规范性与文化的准确性。在地热国广场舞曾出现用迪庆藏族音乐跳青海藏族锅庄的现象,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虽然贯彻了“体育+旅游”的指导方针,却也丢失了“文化+旅游”的发展根本。

三、基于文化传承的官方引导广场舞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主题,洱源民间舞蹈种类繁多,据统计有有26类33种,外来舞蹈的入侵、广场舞蹈的大面积普及,使得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方式成为洱源县政府迫在眉睫的问题。据洱源县文化馆馆长何丽斌、副馆长张炳芝介绍,县文化馆每年都有挖掘洱源民间舞蹈,然后将其记录,最后再编创成集健身性与表演性于一身的广场舞,同时组织各乡镇文艺骨干及广场舞指导员进行学习,再经由他们普及到各位群众,这就是基于文化传承的官方引导广场舞。洱源县传统舞蹈众多,1984年,在省教育厅、省民委、省舞协的主持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的试点工作在大理州洱源市先行展开,试点工作的成果及经验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可以说洱源民间舞蹈的挖掘保护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但后期传统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确实做的不尽人意,官方的文化发展定位有些许模糊,并没有找准自身特色,盲目的发展霸王鞭、八角鼓、云南花灯等舞蹈,忽略了白族最传统舞蹈,比如西山打歌、里格高等,致使洱源县民族舞蹈文化在全州失去了竞争力。目前洱源市文化馆依据广场舞蹈的强势发展,将传统舞蹈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洱源县各级部门,应全力打造属于洱源特色广场舞品牌。洱源县文化馆依据洱源凤羽、牛街等地流传的传统霸王鞭动作,经过县文化馆整理和编排,创作出《凤羽霸王鞭》健身舞,音乐和动作都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当地审美,《凤羽霸王鞭》曾荣获全州广场健身舞大赛铜奖,这个舞蹈现已广泛地流传在洱源大地。此外,如前文所提到的斯干俏舞蹈团依据霸王鞭大胆创编的《盛世迎春》《稻浪飘香乐丰年》,节奏感强、动作幅度小且简单,虽然其与传统的霸王鞭不相同,但它却能在锻炼身体的基础上重温传统文化,成为右所镇的广场舞品牌。目前洱源县广场舞品牌虽并未像大理霸王鞭、巍山打歌这样响亮,但各级文化部门仍然在不断积极探索中,笔者相信洱源县各级部门会经过努力成功梳理自己的广场舞品牌,重拾民族舞蹈文化竞争力。

综上所述,洱源县广场舞蹈呈多角度、多形态的发展趋势,经过笔者的调研发现,洱源县广场舞蹈的发展既有与全国广场舞发展的相似之处,也有其獨到之处。不可否认,洱源近些年“文化强县”的建设推动了洱源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广场舞活动的覆盖区域达到了顶峰,实现了村村有广场,一出家门就有舞台,人人多才多艺。洱源群众文化日新月异展的同时,更应加强对当地民间文化的挖掘和对文艺骨干工作者的培养,注重走群众化发展道路的同时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真切的做到文化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传承方法,不断扩大洱源县广场舞品牌,提升其竞争力,推动本地区广场舞取得更加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库尔特·萨克斯.世界舞蹈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

[2]李灿文,余利斌.文化大理·洱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

[3]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洱源县志编纂委员会.洱源县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5]陶成武.广场舞现象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年.

[6]高倩.传播构成社区——基于西安市长城区樱花广场舞蹈队的讨论[D].西安:西北大学,2018年.

[7]李北达.传统与当代:两种广场舞的形态与功能[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05).

[8]陆扬.文化定义辨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广场舞蹈变化与当地民间舞蹈传承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20J0450。

①李北达:《传统与当代:两种广场舞的形态与功能》,《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

②高倩:《传播构成社区——基于西安市长城区樱花广场舞蹈队的讨论》,西安:西北大学,2018年。

③www.meipian.cn/bohzr8w.洱源基层全民健身之花开遍村村寨寨——白族霸王鞭健身操推广剪影。

猜你喜欢

广场舞发展
区域发展篇
试论广场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
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广场舞与群众文化建设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