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解“双循环”的新视角,寻找资本市场新机会

2021-08-30花长春

中欧商业评论 2021年8期
关键词:双循环消费科技

花长春

2020年年中,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央适时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后,中央在不同场合不断强调,并在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三“新”核心要义,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作为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导向。

就这个主题,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业界都有很多讨论,笔者在这里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双循环”,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进行探讨。

在这里,笔者提出一个让大家更能理解“双循环”的新视角,并进一步阐明三个相关的关键问题:(1)“双循环”不应理解成两个循环,而是一个循环的两个部分;(2)“双循环”新格局关键还是在于循环;(3)“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实质是补短板,补国内需求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相应地,资本市场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补短板相关的领域。

理解“双循环”的全新视角:由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所想到的

目前很多的讨论都指出了,“新發展格局不是有内无外,也不是有外无内;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等于只要国内大循环,绝不是关起门来搞封闭运动”(钟经文,《经济日报》2020年8月)、“新时代的内循环体系在本质上也是开放的,并随着世界经济格局、产业发展规律的变化而对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元春,《中国经济评论》2020年第2期);等等。这些讨论都非常好,指出了大家一些共同的误解,尤其是不少人觉得外需受别人限制,我们就搞内需,“出口转内销”“内卷化”等。

其实,“双循环”这个概念并不那么抽象、难以理解,在很大程度上类似我们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如果我们把一个国家的经济循环系统看作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话。医学常识告诉我们,我们人体血液循环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组成的“双循环”。

体循环开始于左心室。血液从左心室搏出后,流经主动脉及其派生的若干动脉分支,将血液送入相应的器官,最终到达毛细血管,在此处通过细胞间液,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被组织吸收,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进入血液中,变动脉血为静脉血。最后所有静脉血回到右心房,从右心房再到右心室,从而完成了体循环过程。

肺循环自右心室开始。静脉血被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新鲜氧气,变静脉血为动脉血,然后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其中,体循环又称为大循环,是人身体内部营养和氧气输送,而肺循环是小循环,与外界接触(排出二氧化碳,呼进氧气)的循环。

上述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形象地帮助我们理解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不能把“双循环”理解成两个独立的循环,从而造成可以丢弃一个的想法;实际上,这是一个循环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经济,必须坚持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因此,“双循环”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回归我们应该有的格局,主要方法则是补国内大循环的短板,而不是不重视外部循环。

图1 构建“国内大循环”实施的核心思路与路径

“双循环”新格局下发展主线和路径

既然补国内大循环的短板,那我们的痛点在什么地方?笔者认为,当前国内大循环存在两个最大的痛点。

痛点一,相对于生产而言,我国内需仍显不足,如何从制度上、收入分配等环节使得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循环顺畅(我们称之为“消费内循环”)是后续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

痛点二,我国高端产业链中有着很多核心“卡脖子”的技术尚不掌握,亟需突破,后续如何利用我国体制优势,如何改革创新机制,十年磨一剑,促成在关键领域、关键技术上有突破(我们称之为“科技内循环”)则是重中之重。

因此,构建国内大循环,核心依托于两个抓手:消费(内需)内循环、科技(产业链)内循环。通过如上两大抓手,最终实现对外部需求、外部技术的不依赖,形成自循环经济体(图1)。

消费内循环:六大政策方向

未来构建“消费内循环”,其抓手在于通过收入分配等制度变革降低居民审慎性储蓄、提高居民消费意愿。笔者认为政府可能实施如下变革。

一是持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尤其是财产性收入,从根本上推动内需提升。在农村,进一步推动土地制度变革,在土地“三权”分离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快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从而实现农业产业化生产,并带来稳定收入;在城市,进一步加快经营性国企资本证券化改革,从而增加农村、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

二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养老、住房)体制方面改革,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需求,降低审慎性储蓄。加强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建设;加强社会保障,解除消费的后顾之忧,让居民敢花钱。政策有两大方面:政府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公共消费、投入增加;继续坚持“房住不炒”,堵住房地产对居民消费的虹吸效应。

三是解除循环中不合理的限制来增加需求。政策将可能对之前限制或者不利于消费的政策要合理松绑,例如高关税、汽车牌照等。2020年年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到“要为消费升级创造条件”,这里比较明确的是高端海外产品在国内消费的免税措施。

四是进一步加强民族品牌崛起,提升产品质量,创造需求。要从供给侧进一步提升产品、服务质量,让万亿体量的海外消费回流国内,让消费留在国内。由此带来的机会是本土、民族品牌崛起及其对海外高端品牌的替代。

五是加快5G技术应用,引导数字经济与各产业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信息创造需求。依托于“新基建”,构建起新流通模式,由此带来的机会是依托于5G、线上流量所带来的新消费、销售模式崛起。

六是加快城市群一体化融合,通过都市圈的发展来推动城镇化。

科技内循环:两大抓手、一个核心目标

实现科技内循环,可以从两大抓手入手,以“新基建”为基础设施,以“数字经济”为核心内容。

构建国内科技大循环,以新基建为牵引,搭建起数字经济、数据要素的新基础设施。新基建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不仅本身带来几万亿元甚至十几万亿元的投资拉动,还将通过数字经济产生乘数效应。新基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信息基础建设、(2)融合基础设施建设,这分别对应数字经济的两大部分——数字经济产业化、传统产业数字化。此外,还包括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科技创新体制、平台。

数字经济是我国创新增长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两大部分。产业数字化的政策路径是依托于5G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五个方面推进应用落地。在这五个方面中,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是物质基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是应用建构。数字产业化是将已有产业集群实现数字化转型,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业互联网是未来颠覆性的蓝海领域。

构建科技内循环的核心目标是,突破硬壳技术、“卡脖子”工程,实现自主可控。

构建国内科技大循环,最终目的是实现国内技术发展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牵引和跃迁。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依托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前三次工业革命实现(机械)自动化、电气化、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在这个过程中,将伴随全球第五次产业转移,而劳动力成本、中美经贸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加快了这一进程。“智能化”是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

构建国内科技大循环,在中美脱钩背景下,实现关键领域“自主可控”“产业升级”,保障产业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我国在高端数控机床、芯片、光刻机、高端传感器等领域严重依赖进口。我国的“自主可控”诉求不会因为美国压力而放弃,反而更加激发我们加大相关领域的投入,如光纤制造设备、芯片、传感器、高端数控机床等。在这个过程中,构建国内大循环,“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統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实现关键技术、设备、零部件和新材料的“进口替代”。

最后,资本市场提供适应新经济的融资体制是实现科技内循环的重要保障。“科技大循环”要依托于畅通金融、资本循环。重构金融系统,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升股权直接融资比重是未来持续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要辅之以打破刚兑,加快居民资产从房地产到金融资产的配置步伐,畅通储蓄向股权融资的通道。

“双循环”新格局下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

构建“国内大循环”,看好资本市场中长期发展。未来资产配置三条路径:消费打底,科技为攻,探寻周期成长的龙头。

“消费打底”,是消费大循环,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以内需替代外需,从出口型经济体转为内需型经济体。未来很重要的转变方向包括两大方面:出口企业外销转为内销、(高质量、高端品牌)海外消费回流。内循环消费主要包括三条主线:高端海外消费回流、本土品牌崛起、新消费模式兴起。

“科技为攻”,是科技大循环,加快数字经济、新基建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构建国内科技大循环,最终实现国内技术发展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牵引和跃迁。主要是三个方面:优势产业的升级、再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新型举国体制下,关键科技、技术的创新和攻关。构建国内科技大循环,关键领域“自主可控”、“进口替代”(国产化)、“智能化”、新“双循环”下“国际化”将是未来产业方面的主要机遇。

探寻传统周期行业里的高成长龙头,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再造和升级,在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寻找具有实现进口替代能力的优势企业;二是疏通政策梗阻以新需求消纳产能,减少能源、农产品等对外依赖带来传统经济新机遇;三是寻找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和动力源,大都市圈、城市群发展,带来区域增长新热点。

猜你喜欢

双循环消费科技
“双循环”格局下物流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科技助我来看云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科技在线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