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入活动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21-08-23钱媛

求知导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活动小学数学

钱媛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科目,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习惯于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不高,学习效果有待提高。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开展活动以优化课堂教学,带领学生在活动中实现高效学习。

关键词:活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0-0073-02

引 言

活动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通常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创设教学情境,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和特点,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能力,主动参与阅读、讨论、游戏、学具操作等活动,积极学习新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多种因素科学地引入活动中,优化课堂教学流程与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收获更多乐趣。

一、巧妙开展游戏活动,构建趣味数学课堂

游戏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天性,能够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帮助学生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1]。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小学生的身心特點出发,巧妙开展游戏活动,将知识融入游戏中,全力构建充满趣味的数学课堂。

例如,在讲解“因数与倍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先组织学生开展“报数”游戏,规则如下:从数字1、2、3……开始报数,当报到7或含有7的数字,以及能把7除尽的数时,学生不能说出这些数字,而是用“过”来表示,当然,其他数字不能用“过”,出现报数失误时要接受惩罚。在游戏情境中,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初步了解了新课内容。接着,教师带领学生玩拼图游戏,给每位学生分发12个小正方形,让学生尝试将其拼成一个长方形,让学生思考每排该摆几个正方形,一共摆几排。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尝试拼出更多样式。在完成活动后,学生总结了自己的拼法:1排12个,2排6个, 3排4个。之后,教师组织学生研究4×3=12,根据式子说:“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教师让学生模仿教师来说一说,尝试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互为”关系。

对于上述案例,教师巧妙地引入一些趣味十足的小游戏,不仅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让学生理解两者的“互为”关系。

二、合理引入生活化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数学是一门生活化学科,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通过引入活动来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可合理开展生活化活动,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增强其数学学习信心。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某些概念或定理时可以运用生活化语言,组织学生在生活化活动中认真地进行观察、思考和研究,提升其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千克与克”时,教师通过谈话进行导入:“大家都很喜欢去超市购物吧,都买过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购买的两样物品。”教师拿出一袋食盐和一袋方便面,先让学生猜一猜哪一袋更重,再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使他们感受物品的轻重。接着,教师在课件中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秤,包括电子秤、杆秤、台秤、体重秤、地磅、机械秤与托盘天平等,并拿出实物台秤,引领学生观察上面的指针与刻度,指出:“秤面上的一大格表示1千克,这是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教师把两袋食盐放在秤盘上面,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秤盘指针指向数字“1”,这表示两袋食盐的重量是1千克。随后,教师指导学生用台秤称出重1千克的书本,然后将其装在塑料袋中用手拎一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同1千克的食盐做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1千克到底有多重。“称重”活动为小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以感知物品质量的机会,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直观感受能力。

三、开展情境教学活动,推动学生深入理解

在小学阶段,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枯燥乏味、难度较大,他们的学习兴趣较低。针对这一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可开展情境式教学活动,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为其提供思考的空间,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教师应事先拍摄或上网收集一些水果店中不同水果价格的标签,如苹果4.5元一斤、香蕉1.8元一斤、橘子2.3元一斤、西瓜0.7元一斤、草莓12.1元一斤等,据此创设生活情境,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标签,讨论这些数与之前学习过的数有什么不同。教师在情境中引出小数,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带领学生学习小数的读法与写法。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观察教材第87页中例1的情境图,说出书桌桌面的长与宽,并结合学生的回答提问:“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4分米呢?”当学生说出“0.5米”与“0.4米”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原因,让他们在情境中进一步了解小数。之后,教师出示一根长度为1米的绳子,演示:假如将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多少?也就是十分之几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说出“1分米”,从而透彻地理解5分米是0.5米、4分米是0.4米的原因。

教师借助生活中的素材、图片及实物开展情境教学活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直观,使学生结合真实情境更为深刻地记忆所学知识。

四、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大部分数学知识是前人历经千辛万苦探索而来的,经过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自然离不开动手操作,尤其是几何图形的特征、周长、面积和体积公式等,更是在实践中研究得出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动手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画、剪、折、拼、组等机会,使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习体验。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活动小学数学
“活动随手拍”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