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堂评判:从学习过程推进的角度

2021-08-23张春华

关键词:学习过程优质课

张春华

摘要:14节2020年江苏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都采用了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都是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堂,体现了教师主动践行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在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堂上,适合的任务将学生从被动参与听讲带到主动参与、积极表现和理性表达的教学情境中,真正落实了“学习任务群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目标。

关键词:任务驱动学习;情境任务;学习过程;优质课

2020年江苏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展评采取每位选手带课展评的形式,淡化了课堂教学名次角逐的意味。每一节课都安排了教研员现场点评,突出了基于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语文教研与培训的功能。14节课给听课教师一个共同的感觉: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真是太优秀了,不少课堂彰显了高品质的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课堂参与程度、思维品质特征以及沟通合作、解决问题、批判创新等能力。教师在组织学习任务群活动中给学生创设了充分的学习机会,学生才以优秀的表现回馈课堂。

14节课都采用了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都是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型,体现了教师主动践行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样态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样态有何不同?笔者以为,最大的差异就是学习任务群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学生参与热情明显高涨。在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堂上,适合的任务将学生从被动参与听讲带到主动参与、积极表现和理性表达的教学情境中,真正落实了“学习任务群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目标。以下从学习过程的推进视角,评析此次展评中观摩的课堂。

一、课前为学生提供自主预学的机会,是课堂精彩的前提

有的教学文本篇幅较长,例如《变形记(节选)》《装在套子里的人》;也有一些有难度的文言文本,如《鸿门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赤壁赋》;还有一些语文实践活动课,如《家乡文化生活——乡土人物志》等。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预学,课堂45分钟很难保证学习活动的充分展开。

从课堂表现看,14节课都安排了预学任务,无论是文本阅读还是实践活动准备,学生在课前都花了一定的时间进行预学。学生对教学内容熟悉程度高,课堂参与度高,而且不时有独到的理解和发现。学生之所以表现得如此精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前做了充分的预学。如果没有预学,学习过程推进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

预学是将新课学习的起点向前推移,将“教—学—评”各环节尽量呈现在课堂上,可以减少课后复习巩固的学习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预学是学习过程的组成部分,是上好语文课的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只要科学安排预学任务,合理设计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愿意为学习任务付出努力,并能自主地参与到预学之中,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反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益。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预学也是发现学习难题的手段,尤其是任务群学习具有整合性、综合性、创新性等特点,课前预学为课堂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也是减轻课堂教学压力、提升课堂教学品质的有效措施。

不容忽视的是,虽然教师布置了课前预学,但学生常常忙于巩固性作业,预学时间难以保障,预学任务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反而认为预学没有多大的效率,更加不注重预学。只有把预学落到实处,才能纠正这种错误的认识。

那么,如何才能让预学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明确预学任务。有明确的预学任务,学生会比较重视。明确的预学任务让学生的自主预学有抓手,也有利于教师的检查,更有助于学生体验实实在在的自主学习过程。从14节课的预学情况来看,有的教师让学生课前认真阅读文本,做好评点和问题记录;有的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学习任务单,明确了预学内容和要求;有的教师给学生印发了辅助阅读资料让学生完成比较阅读;有的教师布置了明确的写作性情境任务;等等。这些预学任务将教学内容、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教师教学设计有机融合。教师根据预学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以便课堂上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优化教学方法,为课堂深度教学打下基础。

二是加强预学方法指导。要保证预学效果,需要积极的预学态度、明确的预学任务和有效的预学方法指导,三者构成一个立体的学习网络。如为集中注意力,激发思维,增强记忆,要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做笔记的习惯,养成对教学难题做记号的习惯,让读、想、记三者有机结合。又如,让学生关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学会用思维导图等形式将知识贯通,学会对学习内容主动想问题、提问题,对所学内容主动质疑。再如,养成有针对性地联系和搜集相关资料的习惯等。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选择適合的预学方法,让预学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入得了境。

三是及时评价预学情况。评价具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功能,评价也是为了促进学习,应该贯穿教学始终。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预学活动,调动学生预学的积极性,对学生的预学情况及时评价,让预学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有价值的重要环节。对于书面预学任务,教师可以通过检查了解情况,对于口头预学任务,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抽查了解情况,也可以采用学生互相检查的方式了解预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对于预学任务完成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鼓励,并让优秀者示范指导;对于不认真完成预学任务的学生要及时提醒并跟进,避免他们产生懒惰和侥幸心理而轻视预学。

二、课上给学生更多表现的机会,是课堂精彩的保障

(一)设计参与式情境任务,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学习的机会

相对于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参与式情境任务的设计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本次展评课上多位教师都设计了学生充分参与的情境任务。如邵然老师在《变形记(节选)》教学伊始,就设计了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参与式情境任务:

为纪念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某出版社决定重新出版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现在请你结合自我的解读,参与到《变形记》的封面设计中,为即将出版的《变形记》封面设计建言。

从课堂表现看,学生很喜欢这个情境任务。因为它打破了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变形记》比较难理解,教师讲解为主似乎是比较可靠的教学方法,但这样一来很难保证学生的参与热忱。邵老师设计的这个情境任务,既是预学任务,也是课堂教学任务。学生在课前对文本做了认真的阅读,有的学生还阅读了《变形记》整本书。课堂上,教师把它分解成有机联系的几个语文学习活动(见图1),让学生各自发表封面设计建议,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表现的机会。

从课堂表现看,学生很愿意在这样的参与式情境任务中自主学习这篇颇有难度的小说,而且很多精彩表现出乎意料。从封面的色彩选择,到封面图案的设计,到腰封推介文字的撰写,逐步实现文本深度阅读的学习任务。如在“探文本深度,绘我之图案”的学习活动中,一位学生手绘了如图2所示的这张图片,作为《变形记》的封面设计草图。

这位学生解释说:

我的画面中设计了一个白色的人,象征着格里高尔;还有一个黑色的是甲虫。格里高尔具有双重的外在身份:一个是甲虫,一个是格里高尔。画面中,人后面的黑色象征的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阴暗心门,人心脏处有一个门,象征的是格里高尔所经受的生活压力,甲虫的黑象征的是格里高尔最后命运的黑暗。整个画面的黑白象征着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中格里高尔内心的善良以及社会的黑暗压抑,象征着格里高尔与这个社会之间所产生的矛盾。

首先为这位学生的封面设计叫好。画面中的人与虫、黑与白,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教师用“探文本深度,绘我之图案”的情境任务帮助学生打开联想和想象的丰富世界,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画面展示出来,甚至融入了自己的创造。试想,如果是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独具创意的设计和解说吗?

(二)设计写作类情境任务,为学生提供书面表达的机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都对写作有明确规定,突出情境写作训练,突出与真实生活对接的实用文写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设计真实情境的写作任务,为学生提供更多书面表达的训练。这既为缓解学生怕写作的心理,也是应对新高考的有效手段。杨彬老师在执教《与妻书》一课时,设计了以书信表达带动文本解读的写作类情境任务,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教师在课前布置了学习任务单:

这封“最难忘的革命家书”,文字优美瑰丽,情感悲抑纠结,妻子陈意映读后心如刀绞,几欲赴死;儿子林仲新读后奋发图强,承父伟志;千百万革命者读后前赴后继,以身报国;新时代的中学生读后长风破浪,直挂云帆……生活中有无数个“你”读过这份家书,“你”是谁?“你”最想对林觉民说什么?请用书信的形式表达“你”的内心所想,400字左右。

学生在课前已经打好草稿,课堂上教师又给学生五分钟时间结合作品阅读修改自己的作品。我们也看到了更多学生的精彩表现,如下面这封信:

林觉民先生:

您好!

也许您不认识我,我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个中学生,但我仍然想对您说:感谢您!

偶然间读到您曾经写给妻子的一封诀别家书。尚未读完,眼中已经噙满泪水。我不仅为您和夫人间真挚的爱情感动,也敬佩您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精神。如今光阴在朝夕的霞光中离去,时代在流动的沙漏中发展,美好的21世纪已经到来了。人们不用再担心满街的狼犬和遍地的腥云,因为伟大的中国站起来了。

曾經您在家书中说:“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现在您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百姓安居乐业,人人幸福美满,祖国正在直奔小康。这盛世终于如您所愿。

望您和妻子在地下终得圆满。

高一(6)班杨慧

这位学生以21世纪的高中生的身份写这封信,写作表达与文本的内容是一脉相承的,说明她读懂了林觉民,读懂了《与妻书》,并且用适合的文字表达出来。还有的学生以历史爱好者、林觉民妻子、林觉民儿子等不同的身份,不仅展示了“写了什么”,还解说了“为什么这样写”。这种写作展示,不仅能展示学生自己读出了什么,而且能与文本甚至与文本人物进行对话交流,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这种真实情境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写作,也在交流中增进对文本的理解。

(三)设计展示性情境任务,为学生提供“晒”学习成果的机会

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堂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课堂展示的机会。有的课堂展示是以成果形式体现的,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如邵然老师组织学生“写腰封文案,评我之文字”的活动,有一位学生“晒”的成果令人耳目一新:

我写的腰封文案是“是我不像人,还是我不够像虫”。这句话是我化用的《绿皮书》的“是我不够黑,还是我不够白”。格里高尔变形之后,他没有像真实的虫子一样,摒弃一切杂念,在世上无忧无虑地生存。相反,他无时无刻不为家人的生活着想,甚至临死前,也不忘感激家人曾经对自己的温情。我认为这正体现出变形后,格里高尔还拥有着人性,它其实是一种“虫形人性”。但是,它的人性并没有被他的家人所接受,甚至他被家人所厌恶。也许就是他不像人,也不够像虫,才导致了他最终的死亡。

这个情境任务活动有两个要求,一是展示自己的腰封文字,二是对此进行解说。从这位学生展示成果的过程看,文字极简,内涵极深。无论是书封文字还是解说,都十分契合《变形记》的意旨。

葛高瑜老师在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设置了排演课本剧的情境任务,分解为角色选择、情境还原、现场排练和海报文案设计四个活动,给学生“秀”的舞台、“晒”的机会。“晒”成果不仅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过程,还为课堂提供了更多教学资源和教学契机。教师给学生“晒”学习成果的机会越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思维和表达能力越能提升,师生在课堂的获得感越强。

(四)设计思辨性情境任务,为学生提供参与评价的机会

新课标关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求是:“教学过程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引导,注意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在设计学习任务群活动时,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思辨表达的机会,尤其是让学生参与评价,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如,刘兆勋老师教学《鸿门宴》时,设计的学习任务是:请通读《项羽本纪》,并结合《高祖本纪》《留侯论》《淮阴侯列传》中有关项羽的文字,对项羽作出自己的评价。再如,张进老师在《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故事结局可否改为别里科夫不死,全城都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刘月霞老师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则设计了如下情境任务:

孔子将此次述志之事发到了朋友圈:“与诸生谈志。由也强民,求也富民,赤也教民;独点也,沂水春风,让人喟然长叹,心向往之。”作为新青年的你,会如何在朋友圈留言呢?

“评价项羽”“把故事改成美满结局”“朋友圈留言”等学习活动都是思辨性情境任务。它们源于文本阅读,又突出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表达。评价的学习活动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载着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既有针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性评价,也有针对学习状态的表现性评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辨能力。评价也是促进学生互学互助的手段,让学生不仅成为学习者,也成为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评价者,这样才更加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纵观14节展评课,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堂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情境任务的创意设计,践行了“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和思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过程,给课堂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也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语文建设》编辑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是”与“非”——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访谈[J].语文建设,2019(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青年专项课题(重点自筹)“课堂张力视阈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编号:Cb/2018/02/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学习过程优质课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育研究与评价项目获奖结果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高职日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方式探讨
基于学习过程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调查与分析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例谈x/1+x0)题型的构建
优质课评选当精减
让优质课走向新常态
语文优质课有利也有弊
插翅还是折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