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文学阅读与写作”实践探究

2021-08-23石姝蓉

语文教学之友 2021年7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策略

摘要:“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学习是高中語文统编版教材的重点。在任务群学习中落实项目式学习可以有效实现学习目标。以高中语文统编版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为例,从项目学习的选择和项目学习活动对“文学阅读与写作”进行实践和探究,从而提升任务群学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文学阅读与写作;项目式学习;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其中强调“注重学习活动设置,感知文学作品的魅力,并且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要求语文学习要走出单篇阅读的思维,能够宏观地关注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从而有效设置具有多重价值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鉴赏、探究、运用”的语文学习能力。因此,“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个任务群具有一定的活动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如何实现语文学习与阅读活动的有效融合?项目式学习应该是一种引导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效学习方式。在任务群学习中,教师以项目式学习为依托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统编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学习选编了五篇小说,突显出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中普通人物的命运变化。其中有被社会歧视、厌弃的底层妇女祥林嫂,有被权臣视作“眼中钉”的林冲,有被嘲笑、惊惧羞恼、一命呜呼的别里科夫,有得虫复失、子化促织的成名,还有那个一觉醒来变成甲壳虫的格里高尔。这些人物有其共性——或是反复陷入人生绝境之中,或是最终走向了死亡。但是命运的悲剧色彩在主人公身上的表现却各有不同,作者的描写方式各有侧重。教师可以在学习目标、情境、内容、方式上寻求突破。具体为:学习情境为生活情境,学习内容和资源来源于文学作品本身和相关文献资料,学习方式立足语言品味。基于以上学习项目,执教时笔者结合文本进行探讨。

一、选择专题研究项目

项目式学习有效实施的前提是选择恰当的研究项目,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任务群学习的方向,也关系到任务群学习目标的达成。

首先,依据新课标要求,设置研究项目。新课标就“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一任务群提出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主要有:(1)阅读文学作品,品鉴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2)运用“梳理探究”的学习方法,品鉴文学作品;(3)在文学作品品鉴过程中进行语言建构和运用;(4)在文学作品品鉴过程中学会鉴赏写作技巧;(5)在文学作品品鉴过程中形成自我体验,进行个性化阅读体验表达。新课标中的这些内容为研究项目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其次,依据单元文本的特点,设置研究项目。统编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下册第六单元所选的五篇文本都是小说,并且文本特征鲜明。“命运的悲剧性”是五篇小说主人公的共同特点,而主人公命运发展变化的轨迹又有所不同。教师需要依据小说的共同点及差异性在单篇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群文比较阅读,从而体味“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基于此,笔者在组织“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教学时,确定以下学习项目:梳理情节,提炼主要内容;品味语言,感知人物形象特征;撰写人物小传,体悟小说主题;借鉴小说,补写情节空白;依据小说内容,读写测评。上述研究项目的学习都必须依据一定的主题进行相关内容整合优化。只有选择一个具有统摄性价值的主题,上述学习活动才能形成有效连接,教学目标才能更加清晰。

二、项目实施具体任务

项目实施需要以任务驱动作为导向。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托项目活动完成项目任务,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提升阅读思维。笔者依据统编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的五篇小说具体设置以下学习活动。

活动一:根据章回体回目要求,提炼小说主要内容

1.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给教材节选的章节重新按照《水浒传》的标题特点,设置新标题。

2.阅读其他四篇小说,依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原标题,为其他四篇小说拟写标题。

3.讨论原标题与重新拟写的新标题之间异同,说一说教材中原标题的特点。

这三个学习任务是为了完成“梳理”这一主要任务,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从熟悉的语言表达中寻找出整体阅读的方法。《水浒传》作为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标题的设置凝练简洁,教师以此作为拟题的标准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学会提炼文本主要内容的拟题方法。

活动二:改变称谓,感知人物形象

1.阅读《祝福》,梳理出关于祥林嫂的称呼,说一说这些称谓分别在什么情形下使用,有无深层含义。运用表格具体呈现。

2.梳理其他小说中人物的称呼,说一说称谓转变的理由。

3.品析人物形象特征,找出人物命运起伏变化的原因。

这三个任务紧扣人物形象展开,目标明确、清晰。三个任务有效地依托一篇文本,由此展开群文的阅读,从而全面梳理出这一类作品人物形象的特征。学生在称谓的转变中可以看出人物身份、命运的转变。比如,祥林嫂从鲁四老爷的女工到贺老六的媳妇,中间经历被绑、被嫁,从阿毛的妈妈到捐门槛的“信徒”,这中间祥林嫂不仅仅是肉体上受到折磨,更多的是精神上不断寻找赎罪、解脱;从“讨饭的乞丐”到死在除夕夜的”谬种“,祥林嫂的精神在不断地遭受众人的折磨,成为看客的谈资,最终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在这中间,学生可以明晰地感知到一个可怜、愚昧、可悲、最终被弃的祥林嫂的形象,同时也可以体悟主人公想苟全性命而不得的悲剧命运。学生用这种方法也可以完成其他四篇小说的文本梳理,感知其他四个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活动三:人物评论,体验人物命运

1.结合五篇小说人物的经历,选取人物的一两个情节,以“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为主题,为五个主人公分别写400字左右的人物评论。

2.学习《促织》的最后一段文字,为其他四篇小说补写一段人物评论,注意突显出小说的主旨。

这两个任务主要是在五篇小说内容提炼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小说的主题。同时人物的评论也很好地从“阅读”到“写作,有效提升了学生阅读的深度。任务二要求学生从一篇文本中学习写作的技法,做到全面细致,然后有效运用到其他就几篇小说中,做到了学以致用。

活动四:读写结合,深度体悟

1.查阅五篇文本的原版,并且与文本的节选进行对比,说一说二者之间的差异。

2.依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对节选的文本进行相关内容的补充,从而形成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3.选取五篇文本中自己喜欢的一篇,为其设置推荐语,或者将其改写成话剧,并以脚本的形式呈现。

这一环节设计了三个阅读任务,紧扣“写作”,注重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实现了阅读是为了更好地写作这一目的。其中补写情节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原著的理解,同时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而设置推荐语、编写话剧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落实了语文的“听说读写”,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学习任务群要在在单元大任务的基础上,依托“课”的小任务做到小中见大、大中有小。同时,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需注重学习内容选择的目标化,学习活动的结构化,学习方案的有序化,从而有深度、有广度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组织编写.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朱再枝,何章宝.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当代文化参与”实践探究[J].基础教育课程,2019(1).

[3]刘伟,甘云萍.如何教出“这一篇”[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石姝蓉(1980— ),女,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项目式学习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全过程控制”工程项目式教学法在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PLC项目式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浅谈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