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表及里,提升中学生二次作文能力

2021-08-23杜芬

语文教学之友 2021年7期

摘要:在高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从选材、语言、布局入手,逐步深入,提升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而提升学生作文的二次修改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立意,选择能凸显主题的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和语言, 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二次作文;修改能力;高中写作

新课标提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促使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养成和同伴交流互动的习惯,并乐于展示自己的作品。由此可见,提升学生作文二次修改的能力也是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重点。不少学生在修改作文的时候常常只是调整词句,却没有从思想、艺术的层面进行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在优化作品语言的基础上让文章的立意也有所提高。

一、阳光立意,走出“灰暗”

叶圣陶先生提出在评改作文的时候,首先要看作品的立意如何,“无论写什么东西,立场观点总得正确,思想方法总得对头。要不然,写下来的决不会是有意义的东西。”叶圣陶先生认为如果有不當的地方,教师要给学生提出,并且给予他们切实的帮助。由此可见,修改作文不仅只是做疏通文章词句等工作,还应该注重文章的立意,把握作品的灵魂。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文章的立意是否准确、积极,如果出现主题思想灰暗等问题必须马上修改。

以模拟考试作文题为例,有的学生在面对“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这个题目时,只看到了人们在疫情下保持距离,相互不敢亲密接触,选择线上购物等,多展现距离感、恐惧感,却没有看到人们在疫情下依然互相关心,全国人民为疫情严重的地区捐献财物,医务人员逆行抗疫等。有的学生的作文过于片面化,写作主题显得“灰暗”,没有看到其阳光积极的一面。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展开自主修改。首先要思考如何让立意变得更积极,其次要思考如何能让主题变得更全面。学生修改后不仅写出了疫情让人们保持距离,而且也写出了“保持距离”只是物理上的距离,人们的心理距离却更加接近了。此后学生还写了人们相互帮助、医务人员远赴疫区展开救治工作等内容,文章立意积极、整体格调提高。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展开交流,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展现时代气息。

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立意是否阳光以外,还要引导学生注意中心思想的全面性。尤其是在文章中批判社会不正之风的时候,也要正视社会的主流风气。在这样的修改后,学生的作文能由表及里地得到改善。

二、合理选材,突出主题

修改作文时,学生常常只是注意自己是否能准确生动地展现材料的内容,常常忽略了本质的问题,即材料的准确性。所以,教师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要由表及里,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作文写得是否生动,更要思考其材料的选择是否准确。学生要结合主题展开思考,探究材料是否围绕主题展开,是否有重复的地方,尝试去掉那些不真实、不准确的材料,突出主题材料,这样创作才能更高效。

例如,学生围绕“车辆与时代变迁”这个主题展开创作。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了不少材料,如中国高铁具有速度快、稳定性好的特点;不少城市都有轨道交通网络,城市交通四通八达,十分方便;共享单车让人们出行便捷;滴滴打车等软件让高科技融入了百姓生活;汽车租赁业务让人们全家出游更顺畅等等。这些内容太多太杂,主题的体现不够明显。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能在突出主题的基础上进行选材,省略其中与主题关系不紧密的内容。“如果仅仅是交通工具本身发展了,那么这样的发展是否能作为时代变迁的代表呢?能否选择那些能体现人们出行观念变化的例子呢?”学生在思考后认为高铁和轨道交通网络等例子主要展现的是科技发达,没有体现出人们观念的变化,于是便果断地舍弃,着重写了共享单车等更能体现观念变化的例子。在这样围绕主题调整后,学生发现作文更紧凑,结合主题细致地分析人们观念变化的原因,详细叙述体现在哪些方面,更加凸显了主题表达。

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作品的材料进行思考,探究材料是否能很好地为主题服务。如果发现二者不一致,就要更换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舍”的重要性,认识到割爱舍弃对于优化作品起到的积极作用。

三、合理布局,调整结构

不少学生写作时只是围绕主题将所有材料一一陈述,缺乏逻辑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思考,不仅要思考材料本身是否合适,还要探究材料之间的关系是否紧密,文章的整体布局是否合理。只有合理修改,才能让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具有逻辑性。

例如,围绕“说纽带”这个写作主题展开创作,有的学生的作品就显得比较零散,一会儿提到人心需要纽带进行凝聚,一会儿又说全球经济化发展就是纽带将人们都联系在了一起,一会儿又说历史的传承和社会的关系等。这样的写作缺乏整体性,也无法更好地体现主题。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展开写作,尝试先写一下物质化的纽带,然后再逐步展现抽象化的纽带。不仅如此,还要引导学生尝试从个人到社会、从历史到当代,逐步进行升华。学生得到启发后修改文章的布局:首先,写了物质化的纽带,那就是人在母体里获得营养传输时用的“脐带”;此后,写了家庭之间的纽带,将物质化的纽带抽象成家人之间的关爱;最后,将社会想象成大家庭,将社会责任感想象成连接各个家庭的纽带。在这样的创作中,学生层层递进地写了自己对“纽带”的认识,修改后的作文结构更具条理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对于结构比较松散的文章,要思考如何能将材料变得更紧凑;对于结构有残缺的文章,要思考如何能合理布局,补充相关内容;对于前后内容不贯通的文章,则要合理修改,让文章形成一个整体。只有这样合理调整,才能让文章变得更紧凑,结构更完美。

四、推敲语言,力求富有张力

有些学生认为修改文章的语言只是起到了润色作用,属于雕虫小技,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从文章的语言深入进去,思考通过语言展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表现对于人生的思考。若文章的语言有张力,那么文章自然能有力吸引读者。

例如,学生围绕“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这个主题展开创作。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基本能抓住主题,写在人生中需要寻找各种“镜子”,看到自己的“自画像”,然后思考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能为社会做些什么。但是在具体写作时,有的学生语言掌控能力不佳,只是简单地论述,使读者印象不深。教师要指导学生尝试引用古诗词或名人名言,并围绕其写出自己的理解。有的学生结合“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等名人名言,写了自己的感悟,语言更有说服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平时阅读就要积累好词好句,不仅要抄录,还要写下感悟,以便融入写作。

参考文献:

[1]袁庆峰.创设多种写作情境,提升语言训练效果[J].语文教学之友,2020(10).

作者简介:杜芬(1980— ),女,江苏省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