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番茄套种丝瓜与花菜轮作栽培技术

2021-08-21马政缪辰钱小华

长江蔬菜 2021年13期
关键词:花菜棚膜花球

马政 缪辰 钱小华

导读:为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收入,采用番茄与丝瓜套种采收后再轮作1茬花菜的模式,每667 m2总产值33 595元,效益可观,且可避免连作障碍。

番茄、丝瓜套种能更好地利用空间资源,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收入。丝瓜采收结束后,栽培花菜,可避免连作障碍。蔬菜价格受市场行情影响,时高时低。据了解,江苏泰州番茄、丝瓜、花菜近2年上市期间平均价格分别为4.23、4.18、3.28元/kg;番茄、丝瓜、花菜每667 m2产量分别按4 500、1 600、2 400 kg计算,合计总产值33 595元,效益可观。根据本地种植经验,就大棚早春番茄套种丝瓜后轮作花菜的主要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供种植户参考。

1 茬口安排

番茄于10月上旬育苗,12月上旬前后定植,翌年4月中旬开始采收上市,至6月中旬采收结束;丝瓜与番茄套种栽培,于3月上旬育苗,4月上旬定植,5月下旬开始采收上市,9月中旬结束采收;花菜8月下旬育苗,丝瓜采收结束后,整理田块,10月上旬定植,12月底开始采收。

番茄育苗

2 番茄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番茄选择抗病性强、果形好、产量高的品种,如苏粉系列、金鹏系列等生产中表现较好,市场接受度高。

2.2 育苗

番茄采用穴盘育苗法,使用专门的育苗基质,不仅省时省工,还便于后期管理。播种前,可用温水或药剂浸种等方法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温水浸种:将种子放于55℃恒温水中,边搅拌边浸泡15 min,再置于常温水中浸泡4~6 h,之后播种。药剂浸种:将种子置于0.1%高锰酸钾液中15 min,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播种。播种后至出苗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温度15~18℃。出苗后,适当降低温度,增加光照,预防徒长。

2.3 整地及定植

番茄不宜连茬,选用上茬作物为非茄果类的田块,于定植前10天完成整地并覆盖棚膜、地膜,提升地温。基肥每667 m2施腐熟粪肥2 000~3 000 kg、复合肥50 kg。深翻耕后,起垄栽培。为便于低温期间架设小拱棚,中间留走道,两侧按东西方向起垄,垄高20~25 cm,垄宽65~70 cm,垄间沟宽30~35 cm。垄上架设小拱棚钢架,一方面在冬季低温期间,用于覆盖棚膜及无纺布等进行保温防寒;另一方面作为支撑,用于引枝吊蔓。定植行株距45 cm×30 cm,每667 m2定植3 000~4 000株。

2.4 田间管理

初期以防寒保暖为主。定植后立即浇足定植水,之后严格控制浇水。定植后,密封内外棚膜,棚膜底部要触地,避免寒气从缝隙侵入冻伤植株。缓苗后,适当揭开内棚膜,增加光照,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13~15℃,棚内温度高时,适时通风降温。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棚内架设中拱棚,拱棚上覆盖棚膜及无纺布,在-10℃左右寒潮期间,田内番茄正常生长,未遭受冻害。另外,生长期间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防控工作。

开花坐果后适当浇水追肥。第1花穗坐果后,结合浇水追肥1次,选用冲施肥2~5 kg/667 m2(具体根据品牌确定)或复合肥20 kg/667 m2左右。第2、3花穗坐果后再各浇1次水,盛果期每隔15天左右追肥浇水1次,具体操作根据田间情况而定。开花坐果后,田间需水量大,容易增加棚内湿度,为避免湿度过大引起病害,除控制浇水外,还要根据天气情况适时通风降湿。

及时进行植株修整。番茄植株枝蔓较多,可采用双秆整枝法,每株留4穗果,每穗3~4个果。在生长过程中,及时吊蔓并剪掉多余的侧枝、残枝和老叶,4穗果坐住后打顶。气温低,番茄坐果难时,使用坐果灵进行蘸花处理。4月中旬,当果实基本全部着色,且仍然坚硬时即可采收上市。若要进行远距离运输,采收期适当提前。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番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晚疫病、早疫病等。棚内防病尽量选择烟雾剂,如667 m2选用20%腐霉·百菌清烟剂200~400 g、3%噻菌灵烟剂250 g+10%百菌清烟剂200~400 g等防治灰霉病。灰霉病可选用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1 000~1 5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800倍液防治;晚疫病可选用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800~1 000倍液+10%氰霜唑悬浮剂2 000~2 500倍液防治;早疫病可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虫害以物理防治为主,如蚜虫、白粉虱等,可使用黄板诱杀。

3 丝瓜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选用品质好、当地接受度高的丝瓜品种,本地种植选用五叶香丝瓜。五叶香丝瓜果实圆柱形,肉厚、有香味、耐运输,在本地及周边城市深受欢迎。

3.2 育苗及定植

播种前,将丝瓜种子放于55℃温水中搅拌浸种30 min,之后搓洗种子表面黏液,再置于清水中浸泡6~8 h。丝瓜可采用穴盘育苗,也可采用营养钵育苗,选择专用的育苗基质。3月上旬育苗,4月上旬定植。丝瓜与番茄套种,定植时,部分番茄果实已经开始采收。每垄定植1株丝瓜,定植位置距棚膜钢架脚边位置30 cm左右,每667 m2约定植260株。定植后,将番茄植株底部老叶清除。

3.3 田间管理

丝瓜定植后,肥水管理同番茄。随着植株生长,利用绳索引导主蔓沿着大棚钢架结构往上生长。5月底6月上旬揭除棚膜,之后丝瓜枝蔓以棚架为支架延伸生长,下部侧枝全部清除,留棚架上部侧枝。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收,并根据植株生产情况或每采收1次瓜后追肥1次,可追施腐熟粪尿肥。盛果期注意摘除老叶、弱枝。

番茄采收结束后,及时清除田间植株、杂草,预防病虫害发生。丝瓜不耐涝,夏季生产期间常会遭遇雨天,所以要经常关注天气预报,提前疏通周边沟渠,保证流水畅通,避免水淹。降雨后田内若有积水,及时排干。

丝瓜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蔓枯病、白粉病、红蜘蛛等。霜霉病可选用70%呋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或25%甲霜·霜霉威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防治;蔓枯病可选用20%丙硫·多菌灵悬浮剂1 500~3 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800~1 000倍液防治;白粉病可选用70%硫磺·甲硫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25%乙嘧酚悬浮剂1 500~2 500倍液防治。红蜘蛛可选用73%克螨特乳油2 500~3 000倍液或5%噻螨酮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等防治。

4 花菜栽培技术

4.1 品种选择

选择耐寒、抗逆性强的中晚熟品种,如台松100天、申雪108天等。

4.2 育苗及定植

采用穴盘育苗法育苗。花菜育苗要提前做好预防高温、台风、大雨等恶劣天气准备工作,高温期间,利用遮阳网等遮荫,另外,育苗床周边要保持排水通畅,避免雨多积水。

9月下旬清除田间丝瓜枝蔓、杂草后翻耕田块。基肥每667 m2施腐熟粪肥600~800 kg、复合肥20~30 kg。田块翻耕后起垄覆盖地膜,膜下铺设滴灌。选择晴天下午定植,株距50 cm,行距60 cm,边定植边浇水,浇足定植水。

4.3 田间管理

定植初期可不覆盖棚膜,之后根据天气情况再覆盖,或者直接定植于棚内,初期将四周棚膜掀开。花菜生长期间不易过干过湿,若遇大雨天时,要提前疏通周边沟渠,雨后及时排水,避免积水。定植后追肥2次,第1次是定植后15天左右,追施尿素,每667 m2施用10 kg;现蕾后进行第2次追肥,每667 m2施用复合肥15 kg。另外,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0.1%硼砂液、0.2%磷酸二氢钾液等叶面肥。

花菜花球见光容易变色,而且裸露在外容易感染病菌,所以当花球长至乒乓球大小时,及时保护花球,可将植株下部大叶片剪下盖在花球上,或者将植株比较高的叶片束在一起遮住花球。待花球充分膨大,周边呈松散状时采收,采收时注意留2~3片叶保护花球。

花菜主要病害有黑腐病、霜霉病、细菌性软腐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小菜蛾等。防治黑腐病可使用20%噻菌铜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或20%噻唑锌悬浮剂600~1 000倍液等;防治霜霉病可选用25%甲霜·霜霉威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70%呋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等;防治细菌性软腐病可使用20%噻唑锌悬浮剂300~500倍液+12%松脂酸铜乳油600~800倍液等。虫害以色板、性诱剂等物理防治为主,药剂为辅,防治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等;防治白粉虱可选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000~3 000倍液或5%高氯·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等;防治小菜蛾可选用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 000~4 000倍液或5.1%甲维·虫酰肼乳油3 000~4 000倍液等。

花菜

猜你喜欢

花菜棚膜花球
不同光谱条件对越冬型拱棚韭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弟子规
弟子规
花菜这样做,比肉还好吃,不知道太可惜!
花菜妹妹的爆炸头
漂亮的毛线花球框
新建大棚覆盖棚膜防误区
青花菜侧花球留几个为宜
采用花球提高乒乓球搓球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清洁棚膜新方法—— 棚膜清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