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用秋葵新品种105及机械化采收技术

2021-08-21孟庆华陈文王凤梅

长江蔬菜 2021年13期
关键词:油用秋葵棕榈油

孟庆华 陈文 王凤梅

导读:秋葵105是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特色经济作物研究中心、济南飞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而成的适于油用的秋葵一代杂交种。介绍了秋葵105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丰产性、品质和抗逆性及机械化采收技术。

我国油料作物每年进口1亿t以上,占全国油料作物需求量的67%,而且进口油料以大豆和棕榈油为主,大豆以转基因为主,棕榈油品质较差。为了缓解油料缺口,提高油品质量,本课题组陆续开展了油用秋葵的研究。

黄秋葵籽不仅含有较多的铁、钾、钙、锰等矿物质元素,而且可提供油脂和蛋白质,其含油率高达20%以上,蛋白质及赖氨酸、甲硫氨酸含量也较高。秋葵籽油的主要脂肪酸为油酸、亚油酸、硬脂酸、亚麻酸、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花生酸等14种,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构成比例为1∶1∶0.97,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1∶1∶1的理想模式;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人体无法合成,只能从食品中摄入),秋葵籽油的亚油酸含量高达30%,因而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油。

自2014年开始,本课题组以高效、高籽产量和高油含量,适于机采为育种目标,筛选双高油亲本M101和F105并进行杂交,选育出高油秋葵新品种105,并开展了机械化采收技术的研究。

1 特征特性

一年生草本植物,全生育期130天,根系发达,直根性,株型紧凑,无分枝,主茎直立,茎绿色;中秆,株高152 cm;叶小而深绿,掌状五裂,互生,深裂;花中等,黄色,底端紫色,着生于叶腋;果为蒴果,羊角形,果长15~19 cm,果底端直径2.7 cm,有茸毛,5角,褐色,形似羊角;单株结荚51个,每荚含籽30粒,千粒质量66 g。

2 品质指标

油脂含量28.9%,油脂中含硬脂酸4.0%、油酸24.9%、亚油酸33.9%、亚麻酸0.4%。

3 丰产性

2019-2020年在山东济南、莘县、曹县、莱阳和苍山5地试验,平均667 m2干籽产量分别为173.1、169.4、180.1、166.9、177.7 kg,比秋葵101(对照,667 m2产量为149.1 kg)分别增产11.61%、11.36%、12.08%、11.19%、11.92%,平均增产11.63%。

4 抗逆性

2020年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特色经济作物研究中心病圃鉴定,其枯萎病病情指数1.9,黄萎病病情指数10.7,分别比秋葵101(对照)减少1.5、6.1。

5 机械化采收技术

本技术综合利用打顶、化控和农艺农机融合等措施,可实现秋葵105的机械化采收,其技术包括以下4个步骤。

5.1 种植

大小行种植,大行距80 cm,小行距40 cm,采用旋耕、起垄、施肥、播种、喷除草剂和覆膜一体化机械,详见实用新型专利(ZL201721849123.8)。

5.2 打顶

采收前30天前后(一般9月中旬),使用新型秋葵打顶机打顶。秋葵打顶机见实用新型专利(ZL201820374353.1)。

5.3 化控

采收前20天左右(一般9月下旬),采用欣噻利(50%噻·乙)机施1次,每667 m2用100~120 g;或无人机2次,间隔5天,每次每667 m2用50~60 g。

5.4 机械采收

采用雷沃高粱收割机收割。

猜你喜欢

油用秋葵棕榈油
纤纤秋葵淑女指
油用牡丹助农增收
马来西亚一年多来首次提高毛棕榈油出口税
秋葵小炒
油用牡丹在园林中的运用
6月棕榈油市场监测分析
7月油棕市场监测分析
秋葵就要这样种
黄秋葵新品种苏秋葵1号
河北省油用牡丹发展前景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