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春大白菜露地栽培关键技术及经济效益

2021-08-21赵大芹周麟笔马关鹏李极李桂莲刘峰

长江蔬菜 2021年13期
关键词:秋播春播平均温度

赵大芹 周麟笔 马关鹏 李极 李桂莲 刘峰

导读:为了填补大白菜春淡市场,贵州省利用杂种优势育出了系列抗寒特耐抽薹大白菜杂交新品种。多年来在不同生态区进行新品种露地栽培试验示范,这些品种表现出丰产、特耐抽薹的特点,能填补3~5月的春淡市场;且春季生产成本低、见效快、收益好,平均每667 m2增收7 476.79元,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气候复杂多变,倒春寒严重,且大白菜越冬和早春栽培易发生先期抽薹现象,给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在贵州省相关科技项目的支持下,通过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培育出系列抗寒特耐抽薹大白菜杂交新品种,通过不同生态区的示范推广,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近3年,在贵州40多个高、中、低海拔地区示范推广约50 000 hm2,新增经济效益57.54亿元,平均每667 m2新增经济效益7 476.79元,补充了3~5月大白菜淡季市场,农民增收突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现将贵州自育春大白菜栽培关键技术及经济效益总结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贵州春大白菜露地栽培关键技术

1.1 良种选择

春大白菜越冬和早春露地栽培对品种及栽培技术要求极为严格,因此必须选择冬性强、特耐抽薹的品种,如黔白5号、黔白8号、黔白9号、黔白10号[1~4]。

1.2 适期播种、定植及采收

春大白菜播种过早,经历低温时间长,易先期抽薹;播种过晚,不能填补淡季,降低产值,因此要适期播种,及时定植和采收。根据多年试验示范结果,贵州春大白菜适宜播期、定植期及收获期如下。

①海拔350~500 m,1月平均温度9.4~10.4℃的地区 早春播: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大棚+小拱棚育苗,2月底3月上旬覆盖地膜定植,产品于4月上市。晚秋播: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露地育苗,11月中下旬至12月中下旬露地或覆盖地膜定植,产品翌年3月初至4月初上市。

②海拔501~750 m,1月平均温度8.0~9.4℃的地区 早春播:1月底至2月中旬播种,大棚加小拱棚育苗,3月覆盖地膜定植,产品于4月中下旬至5月初上市。晚秋播: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播种,露地育苗;11月中下旬至12月中旬露地或覆盖地膜定植,产品于翌年3月上旬至4月上旬上市。

③海拔751~1 100 m,1月平均温度5.3~8.0℃的地区 早春播:2月播种,大棚+小拱棚育苗,3月覆盖地膜定植,产品于4月下旬5月上旬上市;2月下旬以后播种的,用大棚或小拱棚育苗即可。晚秋播:10月播种,露地育苗,11月露地或覆盖地膜定植,产品于翌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上市。

④海拔1 101~1 500 m,1月平均温度4.0~5.3℃的地区 早春播:2月中下旬至3月初播种,大棚+小拱棚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3月初以后播种的,用大棚或小拱棚育苗即可;也可3月上中旬以后地膜直播。晚秋播:10月上中旬播种,露地育苗,11月中下旬露地或覆盖地膜定植,产品翌年3月上市。

⑤海拔1 501~1 900 m,1月平均温度2.5~4.0℃的地区 早春播:3月上中旬播种,大棚加小拱棚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3月中旬播种的,用大棚或小拱棚播种育苗即可;3月中旬以后也可地膜直播。晚秋播:9月下旬10月初播种,露地育苗,10月下旬11月上旬露地或覆盖地膜定植,产品翌年3月上市。

⑥海拔1 901~2 300 m,1月平均温度1.7~2.5℃的地区 早春播:3月上中旬播种,大棚或小拱棚育苗,4月定植;也可3月中下旬地膜直播,产品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上市。晚秋播:9月中下旬播种,露地育苗,10月中下旬露地或覆盖地膜定植,产品翌年3月上市。

晚秋播种育苗的,太阳大时可覆盖遮阳网,气温过低时覆盖薄膜。

1.3 整地开厢、合理密植

春大白菜栽培要施足底肥,每667 m2施入3 000~4 000 kg腐熟农家肥和30 kg复合肥;采用稻田栽培的,宜开高厢,厢高20~30 cm;旱地栽培的,厢高15~20 cm,厢宽1.0~1.3 m,栽3~4行;厢宽1.7~2.0 m,栽5~6行,每667 m2定植4 500~7 500株。早春大白菜生长期短,应适当密植来提高产量,可作1.3~1.5 m厢宽,栽4~5行;也可作1.7 m厢宽,栽6~7行,每667 m2定植5 500~8 500株,产品0.5~1.5 kg时,适时采收。

1.4 田间管理

春大白菜生长期,要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结合浇水合理追肥。幼苗移栽或直播定苗成活后,每667 m2施1次腐熟清粪水或尿素提苗;莲座期每667 m2施13~15 kg复合肥;进入结球初期,视长势可追1~2次复合肥。苗期至结球初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1~2次。采收前20天内禁止叶面喷施氮肥。春大白菜生长前、中期病虫害少,但仍有蚜虫、黄曲条跳甲、菜青虫等为害;生长后期病虫害逐渐加重,主要有霜霉病、软腐病、蚜虫、菜青虫、小菜蛾,黑、白斑病等发生,因此要及时采取措施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2 贵州春大白菜生产效益

自育春大白菜品种在贵州不同生态区及省外部分地区均取得较好的生产示范效果。

2.1 高海拔区

威宁2 380 m的地区,近年来于3月上中旬采用露地覆盖地膜直播黔白系列大白菜,5月中下旬至6月初采收,经专家现场测产,平均每667 m2商品菜产量8 752 kg,按当地田间平均价格1.5元/kg计算,每667 m2收入13 128元,扣除平均成本2 426元,纯收入为10 702元。

2.2 中高海拔区

大方1 650 m的地区,2月中下旬大棚育大白菜苗,选择辣椒套种黔白系列大白菜模式,大白菜于5月上中旬至6月初上市,经测产,套种的春大白菜平均每667 m2商品菜产量4 497 kg,按当地田间平均价格1.2元/kg计算,每667 m2收入5 396元,即在一季辣椒收入的基础上净增收一季大白菜,扣除大白菜平均成本1 300元,每667 m2大白菜纯收入4 096元。

安顺1 340 m的地区,单作黔白系列大白菜,2月上中旬采用大棚育苗,4月中下旬上市,平均每667 m2商品菜产量6 267 kg,按当地田间平均价格1.6元/kg计算,每667 m2收入10 027元,扣除平均成本2 400元,纯收入为7 627元。

2.3 低海拔区

罗甸1月中旬至2月中旬大棚育白菜苗,采用糯玉米套种黔白系列大白菜模式,大白菜于4月上中旬上市,平均每667 m2商品菜产量3 715 kg,按当地田间平均价格2元/kg计算,每667 m2收入7 430元,即在一季糯玉米收入的基础上增加一季大白菜收入,扣除大白菜平均成本1 200元,每667 m2大白菜纯收入6 230元。

自育春大白菜种植,综合来看成本低、见效快、收益好,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春大白菜生产,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各种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市场需求,采用单作或间套作。在生产中,当大白菜进入结球期,70%~80%包心时,应根据市场价格情况,适时采收上市,以获得较好的收益。

猜你喜欢

秋播春播平均温度
3月热浪来袭悉尼或迎165年以来新纪录
全国春播面积9.4亿亩左右
南方地区圆拱形和锯齿形大棚内温度四季差别探究*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冷季型草+秋播”生草模式总结
云南保山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均生函数预测实验
辽北地区秋播大葱栽培技术
枣阳 党组织服务秋播生产
辽宁省2016年春播种植意向调查
辽宁春播顺利 夏季关注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