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外交”时代江苏纪录片的提升策略

2021-08-13季静

艺术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

摘要:“数字外交”时代的到来,对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江苏纪录片在题材方面需要积极拓展和丰富文化题材,对历史题材进行当代诠释,在现实题材的选择上要有国际化取向;结合媒介融合的背景,积极实践纪录片的形式创新,包括微纪录片、动画和VR纪录片以及其他类型节目融合等;同时还需要注意提高翻译水平,利用算法助力内容生产,利用新媒体助推作品传播。

关键词:数字外交;江苏纪录片;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1-00-02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各国人民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还未完全得到解决,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与阻碍。在后疫情时期,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的数字化传播与交流,将逐渐成为国际传播的主流。有学者将这种“利用新媒体平台,用视听传播克服中国文化的阅读困难,以‘数字化传播跨越国家边界”[1]的国际传播称为“数字外交”。“数字外交”时代对江苏纪录片在题材开掘、形式创新、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江苏题材的深度开掘与创新表达

江苏作为文化大省,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从吴文化、汉文化、六朝文化以至于明清文化和民国文化,纵向形成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代际传递和开发潜力,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产业价值和文化元素具有明显的可持续利用特征”[2],这为江苏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江苏的历史和人文内涵在以往的纪录片创作中得到了充分诠释:有展现江苏曲艺之美的《昆曲六百年》,有重现与江苏有关的历史人物和文化瑰宝的《郑和下西洋》《梅兰芳》,还有书写真实厚重的江苏历史文化的《1937南京記忆》《雨花台》等等。这些作品都很好地显示出江苏纪录片创作的功力与水平。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观众需求日趋多元化,“传统的宣教型纪录片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3]。结合“数字外交”的时代背景,纪录片创作者需要在江苏题材的深度开掘和创新表达上有所突破。

1.1 文化题材的拓展与丰富

除了昆曲,江苏还有大量可以开掘的文化题材。比如园林,不仅能集中体现中国古典建筑的雅致与精妙,更能展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适合纪录片这一载体进行展现的选题。再比如,江苏有丰富的地方戏,苏州评弹、南京白局这些戏曲由于使用方言而使得受众有限,却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在当下仍具备旺盛的生命力。在国际传播中,传统曲艺的意境之美固然是纪录片表现的重点,而这些传统艺术看似游离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之外却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更是值得纪录片创作者关注的文化内涵要点。在“数字外交”时代,借由纪录片进行的文化输出必然要考虑如何与世界文化进行有效的沟通与融合,既要彰显江苏的文化特色,又要找寻与世界文化的共通性与关联性,才能够获得较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1.2 历史题材的当代诠释

《1937南京记忆》《雨花台》这样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是厚重高远的,创作者以大量生动丰富的细节再现了那段沉重的历史,对历史的真实再现是以往作品的主要诉求。在“数字外交”时代,历史题材作品应当被赋予更多的当代意义。比如,今天的中国人如何看待那段沉重的历史,亲历者的后代如何继承与延续祖辈、父辈的创伤记忆,曾经的苦痛对当今的中国意味着什么……立足当下,回望过去,牢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拥抱未来。创作者应当在对过去苦难的言说中找寻更多的当下意义。

1.3 现实题材的国际化取向

从国际传播的角度而言,要想让纪录片流传面更广、更受观众欢迎,就要选择与科技环保、动物保护、流行文化等有关的更具备国际传播优势的选题。与文化题材、历史题材相比,这些现实题材在国际传播中能较好地避免“文化折扣”,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江苏的纪录片创作者可以从这些题材着手,向海外观众讲述江苏故事。同时,创作者还需要尊重海外受众的文化差异,在充分了解目标观众的收看趣味、文化风俗、审美特点的基础上,做到有针对性地选择纪录片题材。这就要求纪录片创作者要“将文化观念和人类文化心理作为关注的对象,以声画视听语言来书写江苏的地域风土人情,致力于促进江苏地域文化的传承与进步,还需要具备宽阔的文化视野”[4]。

2 媒介融合背景下纪录片的形式创新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不同媒介的边界逐渐被打破,纪录片也从以往以电视播出为主走向了多屏共生。“数字外交”时代,海外观众更多地通过电脑、手机屏幕观看中国的影视作品。媒介环境与观看场景的改变呼唤纪录片的形式创新。

2.1 微纪录片将成主流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类阅读“碎片化”对作品时长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中国以往的主流纪录片大多是大型纪录片,由多集组成,每集的时长都在几十分钟。这样的长纪录片显然不适合“数字外交”时代的观看场景,微纪录片将成为海外观众的首选。时长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可以是单集也可以多集。微纪录片时长上的压缩必然要求内容的凝练和精简,互联网时代观众观看速度快、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就要求微纪录片需要具有紧凑的叙事节奏、鲜明生动的主题表达、娴熟老练的叙事技巧,这样在国际传播中才能很好地吸引观众。江苏此前制作的《本草中国》以及与BBC合作的《你所不知道的中国》都受到海外观众的好评,为江苏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新的媒介环境和观众需求下,江苏的纪录片创作者既可以尝试将以往的优秀作品改编为多集的微纪录片,也可以用微纪录片的理念进行全新的创作。

2.2 动画、VR纪录片的积极尝试

媒介技术的发展为纪录影像的呈现提供了多种可能,国际纪录片导演早就将动画手段应用到纪录片中,动画纪录片也从备受争议到广受认同。江苏的纪录片创作者就在《幸存者Ⅱ》(2017年)中使用了动画这一呈现方式,还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亲身经历。在国际传播中,海外观众对动画纪录片的接受程度更高,由此,纪录片创作者可以更多地使用动画制作一些历史题材、科普题材的纪录片,用动画、三维技术丰富纪录片影像并补充叙事。动画纪录片相较于传统纪录片,在影像表达上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大大增加了纪录片影像的丰富性。需要注意的是,动画纪录片需要在遵循事实的前提之下进行影像创作,而不是创作者天马行空想象的任意发挥。

VR纪录片是近几年兴起的新类型,它可以带给观众一种沉浸式体验与独特的“在场感”,尽管学界有对其真实性与纪录片身份存在质疑,但不妨碍其在实践层面的积极探索。笔者认为,在“数字外交”时代,VR纪录片能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在向海外观众介绍江苏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值得纪录片创作者积极尝试。

2.3 与其他节目类型的融合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不仅媒介间的边界被打破,不同类型的节目也在发生碰撞与融合。纪录片和新闻报道、纪录片和演播室节目、纪录片和直播都可以相互融合、吸收,从而丰富纪录片的形式。2010年,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和凯文·麦克唐纳(Kevin Macdonald)两位导演在YouTube上号召全球网友上传自己在2010年7月24日的生活。2011年,他们将获得的来自192个国家、超过8万段共4500小时的UGC(用户原创内容)视频剪辑成纪录片《浮生一日》并登陆院线,成就了真正意义的“全民电影”[5]。柴静在2015年推出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就将纪录片与演播室节目进行了巧妙融合,纪录片的发布现场也成为纪录片的内容。这些作品在形式创新上为江苏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好的参照与示范。

3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技术支撑

江苏纪录片作品进入国际传播通道,想要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就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既包括如翻译水平在内的软技术,也需要依托互联网时代的媒介技术支持。

3.1 优质翻译为保障

相比于对内传播,“数字外交”时代的纪录片国际传播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问题,对此,一方面需要纪录片创作者在策劃、制作阶段,充分考虑海外观众的理解、接受能力,既深入浅出又生动有趣地以故事化叙事来结构作品,另一方面要提高作品的翻译水平,翻译水平低下是制约中国影视作品国际传播的重要因素。在纪录片领域,学者黄会林在“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的一项关于中国电影传播与接受效果调查显示,字幕翻译难懂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其他国家观众对中国电影的首要印象。在“数字外交”时代,如果无法克服语言障碍,影视作品的国际传播就无从谈起。海外观众更多地通过互联网观看中国的纪录片作品,而很多作品是由个人用户上传的,这就意味与以往电视台播出的经过了译制的纪录片作品不同,互联网中的片源很可能是“原生态”的。作为纪录片生产的地方性主体,想要积极推动本省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江苏需要在纪录片创意生产阶段就将国际传播的需要纳入考量,将外文字幕作为作品出品的标配,主动为作品配置高质量的翻译,甚至是多语言的翻译,为江苏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打通第一道关卡。

3.2 算法助力内容生产

“数字外交”时代尽管对江苏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数字技术的存在为纪录片内容生产提供了助力。Netflix网站在2020年推出了“TOP 10”播放量榜单功能,可以让人们了解国内外观众的观看喜好。这个功能基于Netflix的新测量算法,当一个视频被观看两分钟或更长时间时,算法会自动生成一个视图以供测算。它能够让人们了解不同地区的人们更偏爱什么类型的内容,哪些内容正在成为热门话题并引起广泛讨论。Netflix官方表示将努力让制作人、媒体、用户对全世界正在观看的内容更加了解。纪录片创作者应积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便利,用算法助力内容生产,主动关注海外观众的兴趣与喜好,找寻与江苏题材、江苏故事的结合点,从而指导纪录片的创作和选题方向。

3.3 新媒体技术助推作品传播

江苏卫视和BBC合作的纪录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首轮播出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视观众近1亿人次”[6],这离不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与推动。目前,新媒体平台对纪录片的跟进与布局给纪录片创作和传播注入了活力。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助推下,成功成为当年的现象级作品,使纪录片行业认识到新媒体对纪录片传播的重要作用。新媒体与纪录片的结合,生成了新的传播规则,纪录片的传播版图也正在被重塑。与传统的电视媒介相比,新媒体平台与新媒体技术为纪录片创造了更加宽松自由的传播环境,纪录片爱好者拥有了稳定、便捷的收看途径,受众群体得到逐步扩大。

江苏的纪录片生产创作机构要主动开拓纪录片的新媒体播出平台,努力与国内外知名的纪录片平台、出品方建立深入合作关系。在国际上,BBC、Discovery、Netflix、CNEX等都是知名的全球纪录片出品方。江苏卫视曾与BBC有过良好合作,应当以此为基础和契机,与更多国际纪录片出品方开展合作。在传播渠道上,江苏应积极与国外新媒体平台展开合作,利用新媒体技术提供的精准推送功能锁定海外受众,实现纪录片的有效传播。

4 结语

在依靠数字化传播进行国际交流的“数字外交”时代,江苏作为纪录片生产的地方性主体,要树立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意识,认识到“数字外交”时代给纪录片国际传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开展适应新的媒介生态与传播环境的纪录片创作,在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中把握主动权。

参考文献:

[1] 黄会林,朱政,方彬,等.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战略区域的传播与接受效果——2015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J].现代传播,2016(2):17-25.

[2] 朱锦程,邵春明.江苏历史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供给[J].南通大学学报,2013(1):20-25.

[3] 张同道,胡智锋.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20)[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20:45.

[4] 季静.对外传播视域下江苏纪录片生产的四个意识[J].今传媒,2019(3):122-124.

[5] 张红军.媒体融合时代中国纪录片产业链建构新动力[J].中国出版,2015(24):37-40.

[6] 陈超.对外传播国产纪录片的选题方向与原则[J].电视研究,2017(11):84-85.

作者简介:季静(1986—),女,江苏南通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艺术与传播。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影视纪录片对外传播路径及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TQC001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