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2021-08-12段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图书馆

段伟

摘 要:21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数据信息渗入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学生的价值取向、知识的发现都离不开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必备的能力。当前信息素养教育备受图书馆界关注,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本文就此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信息素養教育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大数据;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1;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6-0115-04

1 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1 直面大数据时代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渗透社会各个领域。各类信息通过大众媒介的过滤、加工、放大而不断融合,共享给受众。全球信息以开放性、全面性、即时性等特征日益增长。信息改变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因而信息的选择、获取、整合以及应用信息的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为社会输送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合格大学生。

1.2 学生自我发展的基本要求

信息时代,丰富的信息开阔了视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了获取知识的便利性。但是同时也出现冗余信息、虚假信息、盗版信息和污秽信息。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有多少信息是应该了解的,有多少大学生能调动技能,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聚合?大学生应具备信息素养,凭借自己的阅读能力、搜索能力等学习技能对信息进行研判、分类和处理,最大限度地收获信息并从中受益,信息的获取与自身的信息素养有很大关系。素养是一个人的修养,它不仅包括知识、技术和能力,也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和身心素养等内容。“信息素养”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给美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中首先提出的概念。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对信息素养的概念进行准确表述,定义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懂得如何去获取、评价和有效地利用所需要的信息”。信息素养是影响学生捕捉、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应该注重加强信息素养的提升,实现自我发展。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适应终身发展和数据时代的要求。

1.3 图书馆工作中迫切需要提升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教育从提出到实践经历了漫长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美国最早提出信息素养概念,信息素养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本国教育机构的认可。20世纪80年代美国图书协会将信息素养概念义定为较高的素养,并明晰了信息素养的含义,阐述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终身学习的重要性。20世纪90年代,信息素养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信息素养教育成为各国教育机构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素养教育在许多国家逐渐发展起来。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图书情报学委员会联合组织召开了由多国信息素质专家参加的信息素养研讨会,这次会议上发表了“走向信息素养社会”的布拉格宣言,此宣言明确了信息素养能力对于个人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推行和实施信息素养教育,鼓励各国信息素养实践,出台了信息素养的项目,制定了相关的信息素养标准和行动指南,力推信息素养教育的国际化。在我国,信息素养教育也成为高校图书馆界关切的焦点和研究热点,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图书馆已达成共识。在2019年召开的“信息素养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论坛会议中,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面向全体图书馆界提出了中国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提升行动倡议。由此看出,信息素质教育的提出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将信息素养教育与开展知识交流融合成一体,并深入学生各种实践活动中,使信息素养教育与图书馆具体实践有机结合,是图书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各地高校图书馆普遍重视信息素养教育,加强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和推送,借助于微信平台和网站营造浓厚的信息素养教育氛围。然而由于师资和馆内实践条件等因素影响,有一些馆员与学生没有参与这些实践活动。促进信息素养教育政策落地生根,指导学生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1],将信息素养教育人才培养落到实处,是图书馆服务的永恒主题。

2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图书馆对信息素养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信息素养教育重视程度不足。主要表现在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缺乏系统性,与各院系合作不多,协调不畅。图书馆内没有素养教育的指导文件,没有一套制度化的信息素养教育监督系统。同时,图书馆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意识及其数据资源开发、创新、分析的重要性研究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大数据资源的价值,导致很多资源处在闲置浪费状态。

2.2 馆员缺乏服务创新理念

大数据的出现,使图书馆的传统服务理念受到冲击,数字图书馆所呈现的服务手段网络化、服务内容数字化、服务方式个性化、服务项目的知识信息化等新特点,要求馆员充分认识大数据含义,树立数据思维,将大数据核心理念融入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当中。然而,从当前馆员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看,还存在信息意识薄弱、信息知识不足等问题[2],主要表现在固守陈旧服务模式,思维路径缺乏技术开发、知识管理等创新理念。创新理念是衡量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的重要指标,大数据背景下,陈旧、落后、传统的服务理念有碍于图书馆员准确地把握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的目的和任务,有碍于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育内容,有碍于馆员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服务工作。所以,图书馆员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应转变服务观念,树立正确的创新理念,深化服务模式改革,促进人才培养。

2.3 学生的信息攫取能力有待提高

互联网让学生随时随地享受资源网络学习带来的便利,同时对学生网络信息索取中的很多学习环节提出了挑战,学生学习过程包含了需求识别、信息搜寻、待选信息的最后筛选等,大数据所产生的海量信息也给学生带来了信息过载问题。复杂的信息环境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才能得以生存[3]。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取决于学生的教育程度,目前很多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能力水平较低,从选择性的信息检索过程来看,部分学生不能熟练地操作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和积累信息资源的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面对海量信息,有些学生知识面较窄,缺少检索技巧,没有合理的搜索策略,缺乏信息的组织能力和利用能力,不能完全熟练地操作信息技术,从而在大量的信息库中不能有效地寻找自己所需的信息。如何提高学生信息技能,是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3 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

3.1 丰富的馆藏文献

图书馆有丰富的文献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传统的纸质中外图书、期刊报纸以及政府出版物、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等特种文献,除了传统印刷文献资源外,图书馆还包括联机检索数据库和互联网信息资源等虚拟馆藏资源[4]。

3.2 先进的馆藏设备

图书馆不仅有各种传统的书库设备、阅览设备、复印设备、视听设备和培训室,还具有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化信息基础设备,这些现代化的馆藏设备是图书馆管理和素养教育服务的基础。此外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等在图书馆也得到深入地开发和广泛地应用,因此成为图书馆的技术优势[5]。很多图书馆顺应时代要求,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化技术网络为中心,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手段,加强图书馆互联网建设,不断扩充信息资源。互联网使得图书馆从相对单向、封闭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走向开放性、多元化的信息时代大环境,实现了图书馆与学生双向互动,因此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地域限制,在网上学习更加便利。

3.3 信息技术日渐成熟的馆员队伍

图书馆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团队,他们不仅了解图书馆的性质、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还掌握计算机、多媒体、通讯、数据库、图书情报知识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等,具备较强的洞察各种信息的能力,能在第一时间多方联动协调,有的放矢开展各项服务,他们是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引路人。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化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为了适应新形势,高校图书馆利用得天独厚的教学环境,对任职馆员进行新技能培训,培养馆员的网络知识与网络技能,不断提升图书馆员的网络素质,以满足图书馆不断发展的要求。

4 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措施

4.1 提升信息素养教育资源配置的时效性

大数据时代,信息的迅速增长、超载与多元化给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陈旧的信息不能满足信息飞速发展环境下学生的个性需求,提升信息素养教育资源配置的时效性,迅速挖掘,实时处理海量信息成为大数据时代赋予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信息的时效性是指海量的信息经过信息技术的加工、传输和使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信息处理速度影响信息在不同时间具有很大的性质差异。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配置是指新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实时发生变化的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第一时间及时地捕捉信息并对其合理地分析和总结,发现学生培养所面临的问题,迅速为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资源配置提供依据和指定方向,更快地满足学生的实时需求。在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图书馆要适应大数据带来的环境变化,及时更新替换原有信息,实时引进更新信息、处理信息,确保图书馆信息的时效性,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需求。

4.2 拓展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下,网络信息的高效传输为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带来了变革,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呈现新特点,图书馆的服务不再是各自独立服务的个体,信息共享成为数字图书馆最大的特点。在大数据时代,云端的使用使得丰富的信息不再受时空与地域的限制,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在学校和家里获取各种所需数字信息,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图书馆虽有自己的服务系统,但是信息资源分布不均。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构建新媒体联盟,实现长期共享资源已达成共识。作为高等学校的信息中心、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图书馆应该不失时机,借助各馆的信息资源,扩充自身文献量的手机存储,拓展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和其他联盟密切联系、互相协助,以智慧校园联盟为依托,构建慕课、微课等网络学习平台,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同时推进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建设,构建校园新媒体矩阵,推进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4.3 构建个性需求的大数据系统

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根据自己所需查找学习资料,根据自己的偏好浏览网站,自主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图书馆的机器日志数据记载并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行为状况。图书馆应该建立个性化教育的大数据系统,依托信息技术,通过采集、存储、挖掘和数据分析,掌握学生的个性爱好、学习需求、职业意向、心理动态和价值观等信息,加强对其思想行为的客观认识,及时调整信息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计划,对不同学科学生有针对性地配置或者调整相关信息资源,实现定向信息资源服务,使得信息资源配置趋于合理性、时效性发展。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精准性、针对性的个性化信息素养教育,达到个性化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

4.4 注重校园网络道德文化建设

数据时代,信息广泛渗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大数据信息传播所呈现的大容量、开放性、多功能、互动性、共享性、虚拟性等特征,不同的意识形态与不同的文化内涵,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行为,很多学生缺乏网络鉴别意识,在庞大的信息中不能选择有用的信息,有些学生自我管控能力差[6]。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应运用大数据手段,建立全面跟踪反映学生信息素养状况的大数据平台,依托大数据应用平台,通过学生上网的数据分析和馆内网络资源访问情况分析,搜索关键词,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氛围、行为风气和思想动态,如发现不良的网络舆情,及时扶正祛邪。针对网上不良言行,图书馆应该重引领、促参与,积极开展组织网络信息素养专题讲座,舉办辩论赛、征文比赛、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营造教育氛围,突出思想与文化引领,通过活动促进思想观念和社会规范教育,让学生的思想道德与信息素养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4.5 提高大学生知识检索技能,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能力

文献检索课程是提高大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重要手段。文献检索课是高校图书馆承担信息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真正系统地掌握信息检索技术、途径和方法,并具备从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中查找所需信息的能力[7],文献信息检索课在培养学生如何利用文献,提高信息素养起着重要作用。信息素养不是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学习目标或学习结果,而是一种积累式的结果。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广泛,信息素养教育应广泛地在各门学科中开展,图书馆应根据教育发展要求,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针对学生特点提供明确的、有针对性的相关资源和技能培养服务,这样既可利用信息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促进自学能力,同时又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信息检索、加工、筛选、获取、利用和交流的技能,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包括信息的需求、索取、评价以及利用,图书馆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主要围绕学生的检索技能、学科学习策略、个人能力素养提升等三个方面展开。在文献检索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了解基于关键词的概念检索以及知识推理检索方法,掌握信息检索、加工、筛选、获取、利用的技能,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检索过程中获取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4.6 构建创新型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制度

意识先行,制度到位。工作制度是图书馆实施素质教育的依据与保障。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制度的构建要以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为依据,完善测评体系,构建组织管理制度。对信息素养教育管理模式、系统、平台、评价、创新等相关内容进行科学管理,确保信息素养教育顺利实施与发展,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质量[8]。比如图书馆通过评估制度,对息素养培养目标做出判断,这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管理,还能加强馆员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

4.7 提高馆员的信息素养水平

图书馆员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参与者和践行者,其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推动信息素养教育的关键。由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数字图书馆呈现出服务对象的社会化、内容的数字化、手段的网络化、方式的个性化等特点,引发了图书馆服务重心的转移,图书馆由简单传统服务转变为全方位的文献信息服务。以网络化、数字化、移动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图书馆,对馆员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作为新时代信息素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除了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专业素质外,还应具备良好的信息反应能力、信息导航与信息加工能力。馆员应不断地用知识武装头脑,加强自身的素养建设,提高专业知识综合分析能力与信息检索能力,不断提高信息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徐爽.论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王秀兰,谢辉,梁建荣,等.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合作下的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34):13-16+24.

〔3〕牛晓艳.文献检索课与信息素质教育的优化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5):260-261.

〔4〕蔚晓慧.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职能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9(23):67-69.

〔5〕王静.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4):70-74.

〔6〕任海涛,魏巍,等.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建设[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7〕陈桂华.高校图书馆提高大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创新实践——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图书馆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3,10(23):232-233.

〔8〕董春輝.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路径——大理市探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之路[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35(10):82-85.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图书馆
图书馆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论信息素养教育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浅谈MOOC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社会性软件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