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十年的《体育教学》大历史

2021-08-11王子朴

体育教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发展历程体育教学

摘  要:本文作者担任《体育教学》副主编至今已有17年,对《体育教学》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并充满了感情。本文从大历史观梳理《体育教学》杂志的发展史,从百业待兴、改革开放时期的《体育教学》创刊,到世纪之交《体育教学》的快速发展,再到国运刊运相辉映——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体育教学》创刊40周年的今天,《体育教学》经历了从发生到发展、辉煌的40年,《体育教学》的发展史既是编辑、读者、业界共同努力的成果,更是时代共荣的必然勋章。

关键词:四十年;《体育教学》;大历史;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7-0016-04

公元2021年,《体育教学》四十周年,历史上极其平常又不平凡的一年。以短衡长,不足为大历史;因唯有将其置于前后百余年甚至更久远的历史基点上,方见其大历史的轮廓。这是历史学家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今天看来,中国学校体育的历史已百年有余,中国共产党更是百年华诞,并朝着第二个百年大业昂首迈步。所以,《体育教学》这四十年如果能够置身其间,回首展望,也不枉是四十年的体育教学大历史了。

《体育教学》这四十年,当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而共生存共发展的,可谓唇齿相依、毛皮附存。而中国的这四十年,无论教育事业还是社会经济,又无不是与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及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紧密相连、命运与共的;再看新中国尤其是中国共产党这百年,自然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结果。应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体育教学》卷首文章“怎不忆甲子”中那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成立至今,其60年风雨沧桑,山河巨变,共和国有着初创大业的艰难,也有着上下求索的曲折,更有着风雨之后的阳光和走向新世纪的辉煌。置身其间的各行各业、民族家庭也如此,我们学校体育界亦如其沧海一粟,又怎不忆甲子?

今天,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开局之际,《体育教学》赶上了,那是怎样的一种机遇和幸运呀,又怎能不追忆这《体育教学》的四十年大历史。

这正是:

弹指一挥四十春,生逢党庆百年醇;

回首改革开放时,厕身再越历史轮。

一、改革开放百业兴,《体育教学》现江湖

那是一个春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之花绽放祖国大地及至各行各业,教育、体育领域更是当仁不让。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体育行业中,以中国男女排在国际舞台上为国争光为标志的一系列事件和符号,打开了体育振兴之门。1981年3月20日,中国男排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上以3∶2逆转战胜韩国队,取得了世界杯参赛权。一场久违的体育胜利让北大学子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国人心声。同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以七连胜获得了新中国三大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开启了一个“女排精神”的时代。这一切,几近与中国改革开放、解放思想、造就著中国体育发展最快的时期同步。

这一时期,学校体育工作面临着相同的背景和发展之路。且不说当时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经历十年内乱所遭受的破坏之巨,仅从全国2亿多青少年学生所面临的体育教学无政府状态来看,学校体育工作必须要成为当时体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工作。自然,党和国家在百废待兴中并没有忽略学校体育,也没有忽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1978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条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4月14日,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下达《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

被学校体育工作者津津乐道的“扬州会议”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召开的。1979年5月15日至22日,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在江苏扬州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重点研讨了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学校体育、卫生活动并为之创造条件等方面的问题。[1]

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教学》作为一本面向全国基层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学术期刊诞生了。杂志创刊初期,很单纯,单纯地定位于为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服务,均围绕体育教学展开学术讨论。这一办刊宗旨时至今日也没有变过,反倒是更加明确和坚定这一定位目标了。也正基于此,这四十年来《体育教学》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且越走越宽。“扬州会议”在学校体育史上的地位,在今天看来确实再也找不出更好的替代。作为“扬州会议”之后的重要成果之一,《体育教学》杂志此时也应运而生。作为一个分水岭、标志性的事件,其价值在日后的四十年,相信今后在百年乃至更长久的历史中会愈来愈重要。这也印证了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也是今天《体育教学》四十华诞之意义所在。

《体育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其实很多学术期刊包括体育期刊都是在这个节点上出现的。浙江大学体育学系资料室 (原杭州大学体育系资料室) 编制的《全国中文体育期刊馆藏目录》显示,在1978—1985年间,体育学术期刊数量从原来的22种迅速发展至106种,这些增加的学术刊物中大部分是新创办的。新创办的刊物主要包括各类综合性学术刊物、专业性学术刊物及专门性学术刊物等。其中,综合性体育学术刊物主要包括全国性体育组织主办的学术期刊,如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体育科学》,由原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体育科技》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及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从7种迅速发展至35种;由体育院校主办的综合性体育学术期刊从3种发展至13种。专业性刊物主要指的是《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学校体育》等。专门性学术刊物主要是指由国家或地方创办的各类史料类体育学术期刊,如《体育史料》《北京体育文史》《上海体育史话》《河北体育史料》等。[2]而《体育教学》同上。

正所谓:

改革开放百业兴,同步师生体教情;

《体育教学》现江湖,扎根基层定位清。

二、世纪之交抓机遇,学术引领起风云

如果说把世纪之交看作一个分水岭和历史节点的话,《体育教学》的四十年恰好可以划分为前二十年和后二十年两个阶段。从《体育教学》的文献计量分析来看,前二十年是学校体育稳步发展阶段,围绕着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如概念、理论和实践进行的扎实推进和快速增长,完全符合改革开放前二十年的节奏,即快速增长时期。如果把世纪之交这个节点的辐射效应算上的话,后一个阶段又是可以截取其中十年,它正是中国学校体育最为丰富多彩的十年。

(一)改革和开放也是《体育教学》前二十年的特征

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没有之一。如果说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包括学校体育事业在内的中国教育、科研等再次打开国门“走出去、请进来”,从1978年以来,我国留学人员通过国家公派、单位公派和自费留学三条渠道,前往10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学习或研究。[3]《体育教学》这一时期的发文文献计量学特征也验证了这一点(图1)。

首先,增量的变化体现了杂志创刊之后的发展势头。《体育教学》从1981年创刊到1999年,刊期从当初的半年刊、季刊到双月刊,年发文量也从70余篇达到上百篇。如同我们改革的第一步,解决了从无到有进而到多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先增长再发展。

从内文的研究内容上,也不难发现,主体发文都是围绕着体育教学中的“三基”问题,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这段时期我国学校体育饱受“文革”影响,常态体育教学几近瘫痪。在传统的体育课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哪里还有体育教学科研?所以,杂志创刊之后,首先解决量和基本面的问题。几乎可见的发文均以体育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体育教学基本内容为主。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薛文强的《浅析体操基本技术和基本动作》、陈元福和黄瑞国的《试论投掷教学的共性》(1986年第2期)、吴纪安的《讲究实效的单一教材课》(1987年第2期)、倪依克的《刍议体育教学课中健康教育内容的安排》、刘绍增的《提高细小环节的教学质量是基础》(1997年第3期)等,仅“三基”发文共计941篇。

这一时期的特征还有开放,图中灰色曲线也证明了这一点。《体育教学》后来开辟了“域外体育传真”“他山之石”等栏目,专门刊发国外学校体育经验和启示的文章,极大地丰富了刚刚走向正轨的我国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如同改革开放送出去的大量留学生一样,也呈现出美国、日本、苏联(俄罗斯)等国际特征。例如李鸿江的《日本学校体育的现状和改革新动向》《日本幼儿身体教育》《美国学校的体育课程》、于秀的《美国身体教育计划的要求》、曲水的《马特维也夫谈俄罗斯学校体育——访马教授随感》、吕文元的《苏联4—10年级足球教学简介》、曲宗湖的《赴韩国访问有感》等,他们不仅给封闭已久的中国学校体育打开了一扇开放之窗,也造就了一批学校体育名师和专家,至今令人称道。

(二)一个节点引领前后十年

2000年这个节点,是千禧年,处于世纪之交。这一年,围绕着“素质教育”带来的课程标准改革足足辐射了前后两个十年光景,直至2011年新课标修订出台。所以说用这一年引领十年也不为过,也正是大历史观的又一佐证。《体育教学》同样做到了。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一场关于“素质教育”的大讨论和大实践,如同进一步推进改革深化的号角吹响了。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的出台是世纪之交我国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有关“素质教育”并不是这个决定首次提出,早在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都提到了“民族素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则是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明确提到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如前所言,世纪之交的这个“素质教育”的决定向前可推十余年。

由此而来的各个学科的新的课程标准充盈着课堂内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不例外,从出台到实施推广,从争议到修订,又几乎整整十年。其间,《體育教学》责无旁贷,首先担负起这次新课标实施推广平台的作用。无论正面评价还是负面反响,新课标的出台和实施毕竟是中国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的又一次改革,且影响深远。《体育教学》刊文则完全厕身其中。从迈进新世纪的头几年,围绕素质教育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展开研讨,如张福华在1999年第5期发表的《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邱金国、张红在2000年第3期发表的《从素质教育出发谈中小学体育课程教材改革》,吴锡龙在2001年第3期发表的《期待〈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早日出台》等,研讨持续直至新一轮的课标研制工作展开。

“素质教育”和“新课标”作为这场世纪之交节点上学术争鸣的关键词,前者可前移十年,后者又向后延伸十年,《体育教学》身临其中且全程参与,当然是一个节点置身前后十年的大历史了。

(三)管窥四十年进而百年的十年

新世纪的二十年,可以从中截取十年,2006-2015年,或者2008-2017年,都可以说是中国学校体育史上最为丰富多彩的十年:中央7号文件、阳光体育推进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奥林匹克教育、汶川地震中的体育力量、国庆60周年、国庆70周年、课改十年万里行、百年校长话体育、校园足球及冬奥教育等。上至国家大事件,下到一堂课课练,这十年间,放眼望去,呈现了四十年乃至百年中国学校体育史上的重要内涵,而《体育教学》未敢忘忧国,始终跟随国家政策并引领学校体育发展。

2006年12月24日,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举行。这个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级别最高、范围最广、涉及话题最为敏感、日后影响深远、足以载入史册的重要会议。作为学校体育专业期刊,《体育教学》采访了此次会议。那一天是西方的平安夜,但是相信每一位学校体育工作者并没有“平安”的感觉。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史上的最重要文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简称中央7号文件),连续三年“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拉开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大幕。

奥林匹克教育可谓是中国和近代奥林匹克精神融合的经典之作。就在张伯苓先生关于三个“奥运之问”终见硕果之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以令后人、令IOC高度认可和颂扬的“奥林匹克教育”遗产模式载入史册。其奥运遗产价值超越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商业模式”、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和平模式”、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环保模式”及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复古模式”。直到北京成就双奥梦想,北京奥林匹克教育模式再次延续。这些,《体育教学》可谓是参与时间最早、参与程度最深的体育学术期刊,并于2008年被第29届奥组委授予北京奥运会奥林匹克教育单位和个人两项大奖。

2008那一年,中国发生两件大事,除了北京奥运会,还有令人心痛的汶川大地震。《体育教学》以中华儿女一母同胞的责任第一时间赶往灾区现场,对灾后重建、全面复课进行了深入报道和宣传。用当时的卷首语里面的一句话:发生在神州大地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尤其是一次重大灾难,而且足以改变历史甚至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次大事件,身为中华儿女应当关注,乃至应当亲历。也许未必能够身体力行地去直接抢险救灾,但是有一份与他们心手相连的关注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

于是我们一直在关注,从每一次力所能及的捐款,“特殊党费”的义不容辞,一直到这期关注灾区的专栏,《体育教学》报道组亲身来到了这片美丽而又神奇的川蜀大地。沿着龙门山脉此次地震带的西南走向东北,看到了都江堰中心小学的全面复课,看到了德阳汉旺镇停摆在那一刻的大钟,也看到了绵阳永安帐篷小學和建立在废墟上的擂鼓镇初中临时学校;除了满目疮痍、残垣断壁之外,还看到安置点新生活的炊烟缭绕,听到了孩子们在临时活动场所游戏活动欢快的笑声,这一切让我们读懂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依然充满着希望,中华民族历尽苦难之后依然充满着希望![4]

这样的十年间,《体育教学》关注的不仅仅是大事件,还有深入挖掘的历史事件。2014年,各级各类校长论坛陆续召开,校长大谈体育工作。《体育教学》挖掘出,原来这是“校长”一词的百年,更指出学校体育的关键、学生体质健康的关键在于承上启下的校长,而不只是更高一级的领导或者更下一级的体育教师或家长。还有校园足球,还有常态体育课,还有课课练,还有许多许多,《体育教学》一直在这里。总之,这十年,是中国学校体育事业最为多彩的十年,是横跨着新世纪以来的二十年,也许更引领了下一个二十年。

这正是:

前廿增量看飞跃,而后廿年有风韵;

世纪之交抓机遇,学术引领起风云。

三、国运刊运相映辉,自问还要四十春

回首成就当然欣慰,厕身时代必然怀古。四十年过去,成绩满满;四十年走来,国运昌盛。我们常说的大历史观,在这里其实还有反哺之意。一般意义上的大历史观,是将个体置身于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去,而发现其价值意义。而所谓的反哺大历史观,不过就是从国家、民族的视野看其个体发展,厕身之间的个体自然顺势而昌、乘风破浪。

百年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那个时期诞生,也是大历史观的产物。往前倒推百余年,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让中国饱受欺凌,丧权辱国。后虽有一些尝试性的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但因其不彻底甚至失败,不得而终。盛极一时的大清朝,因其闭关锁国的腐朽政权而轰然倒塌。这时,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启了艰难但最终成就中华民族崛起的伟业。

《体育教学》早在1981年创刊之时,还是半年刊,还是手绘图画,甚至没有刊号,直至1993年获取刊号、1999年变为双月刊、与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合办,又经历了2005年百期庆典、2011年三十周年华诞,直到今天,已成为当前国内面向中小学基层体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年发行量30余万册,影响深远。其发展史源于编辑、读者、业界的共同努力,更源于时代共荣的大历史背景。

我们走过了四十年,但绝不是终点。诚如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伟业之后,更要朝着第二个、第三个百年伟业勇往直前一样,《体育教学》更是要朝着下一个四十年、一百年前进。

正是:

时势造就双英会,国运刊运相映辉;

回首何止百年最,自问还要四十春。

参考文献:

[1]郝勤,主编.中国体育通史(第六卷,1980-1992年)[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2]李晓宪,邱剑荣,李晴慧,等.新中国体育学术(科技)期刊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 (05): 3-23.

[3]潘晨光,娄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事业的回顾与展望[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03):219.

[4]王子朴.卷首看时局——中国学校体育时局分析[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7(第一版).

猜你喜欢

发展历程体育教学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