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带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

2021-08-09闵正良

商场现代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优势产业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闵正良

摘 要: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具体形态,关于如何发展县域经济,总体来看,我们的研究仍较欠缺,还有不少未知领域值得探索。本文通过对寿光发展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一个地区如果选择了适合自己当地自然条件的特色农业,并使之达到足够强大时,就可以带动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变单一产业优势为地区整体经济优势。所以,寿光的成功发展实际上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县域经济乃至更大范围内区域经济的模式。

关键词:特色农业;优势产业;整体经济发展;发展模式

一、本文的写作背景及目的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域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具有特色的区域性经济,它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结合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连接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以其作为我国最低一级具有财政功能,且在经济上一、二、三产业相对完整的行政单位,区域经济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加之地域差异,往往呈现出某些特色。尽管如此,县域经济毕竟有着共性,探索这种共性,推动我国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推动全国范围内以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我国农业的总体现状的确不能令人乐观,“三农问题”作为一个特殊的词汇一再被人们提及,它表明农业的发展不够顺利,甚至已困扰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就是在此背景下,山东省寿光市(1993年寿光县撤县设市)却由发展大棚蔬菜起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了该地区整体经济逐渐繁荣,使该市获得了较其他地区明显更快的发展速度。由此,我们又看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本文试图通过对山东寿光经济发展基本事实的分析,提出一个新的理论:一个地区的农业若具有足够的特色和优势,同样可以带动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二、寿光以蔬菜产业为龙头带动整体经济发展的简要历程

寿光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畔,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辖14处乡镇,人口100万。1989年底,寿光县三元朱村王乐义等17户农民建起的17个蔬菜大棚通过反复试验,成功掌握了不用烧煤的冬暖式日光蔬菜大棚技术。1990年,寿光县组建了冬暖式大棚推广小组,在寿光县发展大棚蔬菜,这一年,寿光县发展的5130个冬暖式技术大棚全部获得成功。

寿光市利用冬暖式大棚实行蔬菜反季节种植的成功,结束了中国北方深冬不能生产喜温性蔬菜的历史,及时填补了市场空白,所产蔬菜自然成为冬季北方市场的抢手货。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寿光冬暖式大棚的发展更加迅速。到1997年,寿光市冬暖式大棚已发展到30万个。到2000年举办第一届蔬菜博览会,寿光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大棚28万个,品种120大类300多个,年产蔬菜30亿公斤。

随着时间的推移,寿光蔬菜销售所覆盖的地域越来越大,市场的扩张反过来又刺激蔬菜种植面积和品种的不断增加,大棚蔬菜已从原来10余种增加到2000多种,而且已经开始了花卉的种植,他们力争使之成为花卉种植基地。蔬菜面积达到80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发展到30万亩。今天的寿光,已经从起始的产地输出型市场演变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随着寿光蔬菜声誉的鹊起,被誉为“万国蔬菜博览园”的“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已经商务部正式批准,该会每年一届,从2000年起,已举办了19届,已成为集展览展示、技术推广、商贸合作、理论研讨、文化交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农业盛会。

寿光大棚蔬菜的发展既改变了寿光农业,又改变了寿光的整体经济。

三、山东省寿光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数据

山东省寿光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可以由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来看。

1.寿光自身经济发展的纵向比较

寿光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从1999年的19.89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106.1亿元,增长了5倍多。寿光市2010年财政收入为56.2亿元,2015年财政收入达115.8亿元,增长了近2倍。

社会消费品总额的大幅增加,充分反映了市民购买力的不断增强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也反映了寿光市市场的不断扩容。近年来,寿光市商贸领域购销异常活跃。到2015年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268.8亿元,不断增长。

2.寿光经济发展速度的横向比较

(1)在全国范围内比:寿光市已连续19次跻身全国百强

百强县的测评指标体系由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活力指数、发展潜力指数组成,共涉及33项指标,是衡量一个县(市)在全国县城综合经济实力所居位置的最重要标志。从2000年开始,我国开始按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进行排名,从1998年起,寿光市已经连续19次跻身全国百强行列。寿光市从2000年的96名前移到2003年的53名,再到2015年的24名,跃升速度极快。

(2)在同一地区内比:寿光市脱颖而出

在潍坊地区,诸城与寿光具有大体相同的自然条件,两者可比性极强。所以,将诸城与寿光对比,最能说明问题。

诸城市总面积和耕地面积都大于寿光,但由于诸城不如寿光的农业发达——这既表现在诸城的农业方面的投入(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施用量、化肥施用量等)远低于寿光,也表现为由此所决定的农业的产出要低于寿光,从而也决定了诸城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要低于寿光。

而诸城与寿光的差距也主要是由对农业(此处确切地说是对蔬菜)的投入差距导致的。

四、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寿光市农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

熵值法是通过计算指标的信息熵,根据指标的相对变化程度对系统整体的影响来决定指标的权重,相对程度变化大的指标具有较大的权重。本文首先运用熵值法对寿光市蔬菜产业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每一年的综合分数。再将这一综合分数作为衡量寿光市以蔬菜为主的农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指标,将寿光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億元)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的方法对寿光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以蔬菜为主的农业之间的关系进行考量。数据来源于《寿光市统计年鉴》、《潍坊市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以Excel、Eviews8.0为工具。

1.运用熵值法计算以蔬菜为主的农业的综合指标

(1)指标体系中的信息熵值和权重的确定

需要评价寿光市2002年-2011年蔬菜产业发展的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含有7个指标,可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每一年由7个指标的数据表征组成:

因此,得到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原始数据矩阵数列:

xij表示第i年样本中第j项指标的数值,标准化后的:

计算第j项指标在第i年所占该指标的权重:

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

(gj越大,说明指标越重要。)

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

计算样本的综合评价值:

(2)研究结果

2002年-2011年寿光市以蔬菜为主的农业的综合状况表

2.寿光市农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1)数据与变量

首先运用寿光市2002年-2011年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上面计算的每一年的综合分数作为衡量以蔬菜为主的农业发展的指标。数据来源于《寿光市统计年鉴》、《潍坊市统计年鉴》,其中各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换算为2011年的水平,数据分析以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8.0为工具,采用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的方法对寿光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农业发展的关系进行考量。

(2)平稳性检验

2002年-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用GDP表示,以蔬菜为主的农业的综合指标用X来表示,经相关性分析得出GDP与X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3,表明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为了确定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先对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如下表:

由表可知,在5%的置信水平下,GDP与X为非平稳序列,但GDP与X的一阶差分为平稳序列。则说明GDP与X为一阶单整序列,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3)协整检验

对GDP和X进行回归分析得到:

GDP=93.05+2191.41X

t  (1.65) (4.32)

R2=0.700286,拟合度较好,为了确定GDP与X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则对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的检验。经检验,残差序列是平稳的,以蔬菜为主的农业每增加一个单位,寿光市的GDP会增加2191.41个单位,由此可看出寿光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与以蔬菜为主的农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寿光市的以蔬菜为主的产量与寿光市的GDP呈现正相关,在寿光市以蔬菜为主的农业增加的同时,GDP也会随之增加。

五、寿光蔬菜产业对该市整体经济带动的主要表现

回顾二十多年来寿光市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该市的经济发展是以蔬菜的产销为源动力的,是蔬菜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第一,寿光大棚蔬菜促进了交通和运输业的发展。以寿光孙家集镇为例,到2000年时就有1000余辆(丈夫驾车、妻子压车)“鸳鸯车”,专门进行蔬菜运输,年收入超过1200万元。全市发展了蔬菜运销专业户、联合体1.7万,6万余人,12000多辆机动车。

由于地方财力的显著提升,同时也由于经济活动规模扩大的需要,近三年来,寿光累计投入10多亿元,先后改造建设了环城路、外环路等188条、930公里的省市乡道路,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等级柏油路,寿光市柏油路通车里程达到2040公里,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93公里。

第二,对农产品加工业的促进。到1997年,寿光按照农业产业化战略要求,全市各级抓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连基地带农户的龙头企业,建成投资过2000万元的大规模龙头企业5家,各类龙头企业发展到167家。

第三,寿光蔬菜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生资行业的发展。寿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资交易场所。

寿光蔬菜由普(通)到特(殊),要求种子部门做好同步工作,甚至是种子引导蔬菜的发展。同时,对种子质量的检测、种子销售的售后服务要求随之提高。这就刺激了种子业的发展。2000年4月寿光市组织了首届中国寿光蔬菜种子交易会。年种子交易量超过3500吨。良好的发展势头使得当年已有50多家种子经营业户进入该市场,很多外地种子商家也纷纷涌入。

从竹器、薄膜到各种各样的化肥、农药,生产资料种类齐全、质优、价稳。近几年来,寿光为全国各地提供薄膜5000多万米,农药化肥4000多吨,缓解了这些地区生资供应不足的矛盾,为这些地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证。目前,河南、河北、新疆等地都與寿光市建立了稳固的生资供应关系。

第四,由于寿光大棚蔬菜产销量的扩大和外来人员的增多,也带动了饮食服务、商业零售和信息服务等的发展。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迅速增加,产值也相应增加。

第五,寿光大棚蔬菜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为适应市场和种植业需求,在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周围形成了蔬菜种子市场、停车洗车市场、蒲草市场、小五金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及水产品、畜产品市场等20多个专业批发市场和180处农村集贸市场。寿光已初步形成了以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以集贸市场为支点,以外地直供直销市场为纽带,生产资料市场相配套,与全国大城市相连接的开放型的蔬菜市场体系。这些“卫星”市场的诞生,既容纳了更多人的就业,又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六,寿光大棚蔬菜促进了寿光“观光农业”的发展。每年有十几万人来寿光市参观学习,每年的博览会期间有数十万人前来参观。到1999年,寿光市已具备了发展“观光农业”的条件。首先,因为寿光“菜乡”的名牌效应能够吸引足够的客源。近年来,随着寿光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蔬菜产业的蓬勃兴起,“菜乡”寿光闻名遐迩,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与日俱增。其次,寿光市涉农“景点”已初具规模。寿光市投资建起了三元朱绿色食品开发基地、市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都以规划科学合理、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好等特点吸引了各地的参观者。再次,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新交易大厅、弥河自然风景区、市林海生态博览园、农业高科技走廊、巨淀湖旅游度假村等的建成,也大大丰富了寿光市“观光农业”的内涵,增加了对外地人的吸引力。

六、对寿光经济发展的逻辑分析与结论

1.由农业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逻辑

寿光对冬暖式蔬菜大棚在资金、技术、人力上进行大量投入,大面积推广,大幅度提高了蔬菜产量;由此带来农民收入的较大幅度增长;为了与蔬菜产量较大幅度增长相适应,蔬菜批发市场被一再扩展;蔬菜批发市场的建立与扩展既满足了蔬菜产量较大幅度增长的需要,又为蔬菜产量进一步增长创造了条件。一方面是物质上的——它是蔬菜的物流渠道;另一方面是信息上——大批的菜农由此获得了有关蔬菜的需求信息,借以避免种植的盲目性。实际上,市场还为蔬菜的生产提供了一种刺激机制。菜农收入的较大幅度增长刺激了其增加投资、增加品种、提升产品品质的积极性,这又造成蔬菜供给的更大增长,形成蔬菜供给、收入之间的良性循环。

由于蔬菜产、供、销的较快增长,使寿光逐渐成为蔬菜的生产中心、供给中心、区域性的商业中心,这又为当地的宾馆和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形成蔬菜供给、相关商贸、服务行业之间的良性循环。

由于个人和集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积累,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将由蔬菜种植和营销所得到的资金投向运输业以及具有更高收益率且需要更多投资的工业中去,促进了运输和加工业等的发展,而且当地由蔬菜业启动的其它产业的发展,彼此互为市场,多产业共生、良性互动。这样,越来越多的其他产业的发展又成为当地经济的较大幅度增长的新源泉。

这就是寿光经济发展的逻辑。

2.结论与启示:优势特色农业可以带动整体经济发展

寿光走出了一条农业强市的成功之路,通过总结经验、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寿光的成功在于充分利用、强化自己在蔬菜发展上的比较优势,并成功地变蔬菜生产的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产业优势;蔬菜产业的充分发展使利益不断外溢,逐步惠及交通运输、商业等产业的发展,最终变单一产业优势为地区整体经济优势,带动了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由此所得出的启示是一个地区如果选择了适合自己当地自然条件的特色农业,并使之得到強化,具有强大的优势,那么就可以像寿光一样,最终变单一产业优势为地区整体经济优势,并带动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这样,寿光的经验便具有了普遍意义。所以,寿光的成功发展实际上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模式。

参考文献:

[1]寿光市统计局.《寿光市统计年鉴》(1999-2003).

[2]潍坊统计局.《潍坊统计年鉴》(1999、2002-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

[3]《寿光日报》(1993-2005).

[4]寿光市统计局.《寿光市统计公报》(2004).

[5]第六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组委会提供的资料.

猜你喜欢

优势产业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加快水稻技术创新 促进优势产业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农村文化产业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文化产业是经济新常态下的优势产业
促进辽宁优势产业生态化转型和创新政策建议
“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