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护理预防产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

2021-08-09钟传梅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3期
关键词:全面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剖宫产

钟传梅

摘  要:目的  研究全面护理预防产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方法与效果。方法  在兴国县妇幼保健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接收的产妇中选择60例采用双色球法随机分组,所有产妇均以剖宫产的方式分娩,对照组30例产妇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产妇进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股静脉血流峰速及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全面护理方法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保证产妇产后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值得应用。

关键词:全面护理;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3-0123-03

近来年,由于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更多的产妇愿意以剖宫产的方式分娩,但剖宫产属于有创手术,其对产妇身体存在一定的损伤,同时由于整个怀孕、产后较近的期间产妇身体锻炼时间较少,下肢肌肉较为松弛,所以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偏高,情况控制不良好甚至可能出现栓塞脱落的现象,极其不利于产后身体恢复,严重时还会影响生命安全[1-2]。所以医护人员应加强剖宫产产妇的护理质量。基于此,本院进行全面护理预防产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方法与效果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兴国县妇幼保健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接收的产妇中选择60例,所有产妇均以剖宫产的方式分娩,采用双色球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中最小23岁,最大34岁,年龄21~37岁,平均(27.33±3.21)岁;观察组30例中最小24岁,最大34岁,年龄22~38岁,平均(27.62±3.09)岁。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产妇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院伦理委员会知晓并批准本次研究。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所有产妇临床资料完整;检查显示为正常分娩身体状态;无既往剖宫产史。

排除标准:存在其他严重妊娠合并症产妇;存在血液疾病产妇;无法正常沟通交流的产妇。

1.2  方法

对照组30例产妇常规护理,医护人员注意观察产妇身体情况,按照医嘱予以药物处理,并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

观察组30例产妇进行全面护理,内容如下:(1)孕期护理;分娩前,医护人员应指导产妇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提出适当的建议,如日常身体锻炼、饮食作息等,以保证产妇正常的营养供应,确保其四肢健康状态良好,同时还能降低孕期并发症的风险。(2)健康宣讲及心理护理;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向产妇分发孕期及生产相关知识的健康手册,并指导产妇及其亲属阅读理解,了解产前、产后饮食、锻炼注意事项,使其明确产前、术后下肢锻炼的重要性,指导其适当散步,避免因为疼痛等原因长时间卧床休息。同时,产妇由于药物、对宝宝的担心、对手术效果的不自信等因素影响,有较大的可能性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内分泌,增加血栓风险,所以医护人员应注意产妇心理情绪变化,主动积极与产妇沟通交流,解答其疑惑,了解需求以及时提供幫助。尤其是手术后,产妇还可能由于术后疼痛折磨而产生不良情绪,所以医护人员应密切注意关注其心理变化,告知其产后护理方法及恢复效果,尽量采取对应措施缓解疼痛,提高其自信心,保证护理依从性。(3)术后护理;一般情况下,结束手术后产妇大多处于麻醉状态,此时应注意保暖。麻醉清醒2h,医护人员便可以鼓励并指导产妇进行床上锻炼,如进行足趾主动或被动活动锻炼、踝关节伸屈锻炼,同时应注意帮助产妇调整体位,以避免下肢受压,尤其应注意腘窝和腓肠肌部位的受压情况,以避免其对正常下肢静脉回流产生影响,可以通过适当防止软垫的方式抬高其下肢30°且使其膝关节弯曲15°。除此之外,还可以适当予以下肢按摩处理,按照自远端向近端的按摩方式以便于全面放松患者肌肉。部分情况下直观判断结果不够准确,医护人员可通过多普勒超声的方式了解产妇下肢静脉血流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血栓。

1.3  指标判定

本次研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恢复情况以股静脉血流峰速及平均血流速度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版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用t进行计量资料(x±s)检验,用χ2进行计数资料[n(%)]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流峰速及平均血流速度情况对比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产妇的股静脉血流峰速及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情况对比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30例产妇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现象的有2例(6.67%),对照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6例(20.00%),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88,P =0.006)。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处理难度较大的手术并发症,导致下肢深静脉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患者在手术期间多处于卧床休息状态,锻炼较少,所以血液回流速度较为缓慢,进而出现血液淤积的情况;二是手术完成后多需要一定的药物治疗,而部分药物会使得血液出现高凝状态;三是手术治疗期间,部分患者的静脉壁出现损伤。下肢深静脉形成轻度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后遗症,重度情况下危及患者生命[3]。

近年来医疗技术发展速度较快,人们生活观念也发生变化,为减少分娩疼痛,产妇大多选择通过剖宫产方式分娩,所以剖宫产手术实践应用大幅度增加,其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现象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较轻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其影响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症状严重时可能留下后遗症诊治威胁产妇生命[4]。除此之外,产妇的心理状态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身体内分泌及血液循环情况,进而影响到血液理化成分,导致其出现高凝现象[5]。全面护理针对上述情况对常规护理内容进行优化,通过适当的孕期检查、健康教育等内容促使产妇以更为良好的身体情况接受手术,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稳定产妇情绪,使其保持轻松愉悦,以使得血液循环、内分泌条件等正常,以降低血液高凝的风险。同时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产后护理,指导产妇保持正确坐卧姿势,并合理进行下肢锻炼,定期对下肢深静脉血液循环情况进行检测,可以尽早发现症状并进行处理,如根据检测结果安排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进而降低其对产妇身体的影响[6]。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产妇的股静脉血流峰速及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情况相符。

综上所述,使用全面护理方法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保证产妇产后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常曉玲,刘淑芳.产后全面护理预防产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05(82):132+134.

[2]韩曼琳,周爱梅.全面护理预防产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01):151-152.

[3]吕颜杰.19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研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08(13):118+144.

[4]杨丽英,陈丹.产后全面护理预防产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04):709-710.

[5]崔颖娜,曹祝萍.产褥期护理模式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03):529-530.

[6]梁燕桃.产后全面护理在预防产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04):509-511.

猜你喜欢

全面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
烧伤整形应用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护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