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2021-08-09许丽

教育界·下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传统文化阅读教学

许丽

【摘要】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学习优秀的教学方式,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从而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正式接受系统教育的开始,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也是奠定学生传统文化底蕴的重要阶段。文章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想要做好传统文化渗透,就要革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于语文阅读不再是单纯古板的死记硬背。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种老旧的学习方式也能够达到教学目的,但是大大浪费了时间。而且这种学习方式只能单一地提高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却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更加无法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各项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阶段。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于各种事物的认知和了解都很模糊。这一时期的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教师对于学生的塑造更加容易,所以教师一定要有效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支柱,只有积极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才能够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的传授,还要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文化体系。小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好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拓宽视野。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许多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与爱国主义情怀,实现健康成长,成长为国家栋梁。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数千年,具有极强的文化穿透力,并且中华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进程。作为炎黄子孙,生活在华夏大地上,就一定要掌握好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最为重要的标志。学习、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是墨守成规,全盘接纳,而是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选择,对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发展,树立国民正确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渗透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且教师所选取的教学方式一定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基于学生的情感与个性特点,深入推进教学。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合进来,使学生做到守本固根。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问题

首先,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虽然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体现,使全世界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但也对中华传统文化造成严重的冲击,国外的一些文化糟粕严重影响了国人的价值观,例如享乐主义、金钱至上主义等恶劣的思想不断冲击着国人的思想,使中华传统文化无法有效发挥重要的作用。学生由于心智不成熟,更加容易受到这些糟粕思想的影响,使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建立受到严重的误导,导致思想品质建设出现偏颇,不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其次,小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时间不长,心智不成熟,活泼好动,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强。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背诵记忆的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加以有效引导,就不能使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习,无法提升学习成绩,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不利于向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

再次,虽然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整个社会的功利心仍十分突出。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将来有一个好的前程,学校与家长都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十分看重。所以教师将提升学生成绩作为唯一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将所有的知识一股脑地全部灌输进学生的大脑里,忽视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最终使素质教育的质量不断降低。

最后,教师要想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改进教学模式。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学习主动性差,文化积累与对社会的感悟不够深厚,对于内涵较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不能进行有效的理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指导,导致传统文化渗透效果不佳。

因而,想要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提高学生的认知,教师要改进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运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来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汲取。

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教师想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就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入寓言与成语故事。这些故事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尤其是成语,一般来源于古籍,历史久远,运用广泛,经久不衰。学生通过对寓言和成语故事的学習,能够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在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加以运用,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第二,教师可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例如,《司马光》这篇课文就是文言文形式,其主要讲述的是司马光利用自身的睿智、勇敢将小伙伴从水缸中救出来的故事。为了有效地展开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收集关于司马光的生平故事,将其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将司马光勤奋刻苦、睿智勇敢的品质渗透给学生,促使学生以古人为榜样,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同伴之间友好相处,关键时刻对人施以援手,将来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第三,古诗词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重点,也是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载体。古诗词的影响力巨大,反映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一定的历史背景,表达了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很多优秀的古诗词表现了作者高尚的品质、气节等。而且古诗词形式整齐,意境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出口成诵,易于记忆,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喜欢。古诗词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吸收,使学生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提高文化素养。例如,在对《独坐敬亭山》这首古诗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搜集诗人李白的一些优秀作品,让学生进行扩展背诵,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让学生对于诗人每个时期的境遇有一个深入的认知。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夠更加有效地对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加以体会,提高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第四,教师要不断地对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联系的课内外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发掘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传输给学生,促使学生有效吸收中华传统文化。教师要抓住社会上的热点事件,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教师想要加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一定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不要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当成唯一的教学目标,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来树立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五、结语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教师想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增加传统文化渗透强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主动发掘与传统文化联系密切的内容,抓住契机,及时讲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待传统文化要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优秀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并将其与新时代的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推陈出新,丰富其时代内涵,如《论语》《弟子规》等古代典籍就是很好的传统文化范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以便将来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柱,其思想品质决定着未来社会的整体走向。学生只有认真学习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葆先进。

【参考文献】

马亚龙.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渗透策略探究[J].求知导刊,2021(06):14-15.

魏丽霞.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1(03):232.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传统文化阅读教学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