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心理资本开发的小学心理课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2021-08-09张兰

教育界·上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张兰

【摘要】基于心理资本开发的小学心理课教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心理资本开发作为切入点,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分析小学心理课教学模式的构建,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心理资本开发;小学心理课;教学模式

所谓心理资本,主要指的是个体在发展中体现的积极心理状态,它是超越人力、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是一种推动个人发展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基于心理资本开发的小学心理课教学,能够对小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说,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尤其是有利于对学生自信、希望及乐观等心理资本的培养。通过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学生能逐步成为更加积极向上的个体,从本质上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一、基于心理资本开发的小学心理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基于心理资本开发的小学心理课教学,能够对个体心理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心理资本开发为小学心理课教学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为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全新的想法和别样的可能,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系统性,在符合小学心理课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较好地满足了时代的发展要求[1]。除此以外,心理资本开发完善了小学心理课教学的评价体系。在此模式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综合情况,对教学的方式、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从而进一步保证小学心理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基于心理资本开发的小学心理课教学模式构建

(一)教学目标

心理资本开发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自我效能感、韧性、樂观及希望。对此,基于心理资本开发的小学心理课教学目标可设置为: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学生对今后发展的希望;强化学生的心理韧性,使学生勇于面对挑战[2]。教师以此作为目标开展小学心理课教学活动,则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当遇到挑战时,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向目标迈进,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教学原则

基于心理资本开发的小学心理课教学,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首先,预防性原则。所谓预防性原则是小学心理课教学中首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积极地感知、体验及培养个人的心理素质,如在遇到阻碍时应选择相信自己、肯定自己,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等,使个人逐步形成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

其次,积极体验性原则。在小学心理课教学中,教师有必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参与及运用,强调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而并非只注重心理知识的教学。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就需要营造一个融洽的环境,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体验,并逐步内化。

最后,发展性和希望性原则[3]。积极心理学认为,任何人的内心深处都具备健康、向上的心理资源,同时拥有积极的人格和成长的能力,可以实现自我调节,有着自愈的能力。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数都是发展性问题,换言之,就是问题不具有长久性,而是暂时的。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严格遵循发展性原则,将重心放在对学生发展能力的培养和内在品质的提升上,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内心健康、向上的力量。

(三)教学内容

结合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部分,并按照学生情感意识、认知能力、自我意识等进行细致的部署,从而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首先,自我效能的培养。社会学理论认为,自我效能的主要获取途径是个体的成功体验。这样的体验不但能通过自身经历获取,而且可以通过对他人经历的观察来获取,这是推动个人尝试、发展的关键力量,同时也是体现自信心的一种方式。对此,教师就可以从自我认识和他人分享等方面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个体体验,为其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提供平台[4]。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能力大比拼、让学生分享个人的成功体验、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等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和感悟。

其次,希望的培养。所谓希望,主要指的是基于内在成功感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动机状态,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目标、计划及动力。基于心理资本开发的小学心理课教学,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树立目标和避免“习得性无助”的方式展开的,能有效降低学生的无助感。教师将希望的培养与学生的自我效能进行有机融合,能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具体来说,它包含希望的培养、幸福感的培养及生命教育等内容,如“被铁链拴住的大象”“成为优秀的自己”及“我的计划表”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切实感受到积极情绪,以此唤醒个人的体验。此外,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心理,从而促进其个性化发展;打破以往观念的束缚,如“差生标签”等,使学生重新建立希望。再次,乐观的培养。教师在培养学生自我效能和希望的同时,还应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即积极归因、人际交往及情绪管理等,通过“人际沟通”“我的烦恼”及“换个角度看问题”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从其他角度看待问题,学会正确与人交往,并对今后的人生充满希望。

最后,韧性的培养。韧性培养主要包含危险中心策略、过程中心策略及资源中心策略三个内容[5]。危险中心策略是缓解学生的危险感和紧张感;过程中心策略是当处于新环境、新困境时让学生学会适应,以此更好地化解危机;资源中心策略则是增加可以带来好结果且不具备危险性的资源。对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及实践活动等方式,缓解学生由于学习或交际等产生的不良体验,不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生活掌控感;让学生填写“社会资源表”,从而使其深刻意识到,当遇到问题时,应明确可寻求的外部支持,从而提升其抗压能力,并有效避免其心理问题的出现。

(四)教学方式

就心理资本开发下的小学心理课教学模式来说,其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是较为吻合的,它能够较好地满足当下的时代发展要求,且具备较强的理论支持体系[6]。具体来说,将心理资本开发作为指导,能够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從而使心理课教学更具针对性;同时,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为学生设置不一样的目标和内容,从而实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渡;就教学方式来说,它注重有效交流、互动,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师生营造一个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并通过各种方式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整合绘画艺术表达、心理剧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亲身感受认知观念改变而产生的体验;在教学设计中,明确“暖身导入”及“课后巩固”的重要性,在调动学生认知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生的体验和个人发展动力,使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价

基于心理资本开发的小学心理课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考虑到心理品质有着较强的抽象性和渐进性等特征,对此,教师在教学评价环节应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其中应涉及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互评、个人感悟及心理测试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心理测试阶段,教师应以“小学心理资本问卷”为标准,从而对学生形成更加全面的了解,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科学的部署和规划,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学心理课教学的功效,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基于心理资本开发的小学心理课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五个方面着手,而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配合。教师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采用满足学生成长特点和实际需求的心理资本开发策略,从而真正发挥心理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张乙玲.关注心理健康,提升课堂实效:小学心理课教学模式初探[J].学子(理论版),2017(21):11.

臧晶宁.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269.

张淑梅.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J].文渊(小学版),2019(01):120.

张俊秋.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分析[J].好家长,2017(37):64.

祝桂青.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初探[J].新校园(学习),2016(08):105.

严秀英,崔美玉.中小学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05):142-144.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美文阅读USE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