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是儿童释放天性的重要出口

2021-08-06赵婷

文教资料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天性游戏

赵婷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游戏是一种极古老和普遍的社会生活现象,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本方式。对于身心未发育完善的学前儿童而言,游戏是他们主要的存在方式,即儿童通过游戏证明自己的存在。因此,儿童天性喜爱游戏,儿童释放天性的重要出口是游戏。

关键词: 天性   天性释放   游戏

一、何为天性?

人们对于天性的定义各有不同,笔者主要认同以下三种概括解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人先天具有的品性或性情[1](1294)。天性即人先天具有的,独立于人的后天经验而存在,通过种族遗传而形成,人类所共有或个体所独有的性质、性情、性向、性好等[2]。“天性”——人的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综合的集中反映和表现。从生理角度讲,它是人类行为的自然法则。从心理角度讲,它是人的意识、思想和情感活动的自然表露。这种生理和心理的结合表现为:人的本能,即人对生活的一种能动性[3]。

天性既然为人先天所具有,说明它是一种自然法则。自然法是世间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天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自古以来,没人能与自然法则抗衡,正是因为人类顺应自然法则,才有今天的进步社会。因此,人的成长要以尊重天性为前提,不但不能忽视天性,反而要顺应天性。每一个人都必须沿着天性的轨迹成长,只有这样,人才能得到最符合内在需要的发展,才能发挥天性的潜能机制。

天性是一种天然的内在动力,即人生命发展的内在能动性。这种内在动力在人生命初期尤其敏感,因为儿童的心灵未受世俗沾染,他们用异常敏感的天性感受未知世界。儿童在灵敏的感受性推动下得到发展,并表现出对智慧的热爱[4](245)。天性可以推动人的发展,这种动力为人的成长提供营养和能量,滋养生命,唤醒灵魂。每个天性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人都无法代替他人成长,成人可以利用天性的动力推动作用促进儿童成长,而不是任意改变儿童天性,打断他们的成长节奏,破坏他们的成长动力。

正因为天性是人先天具有,是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它的重要性才值得我们重视。如何重视天性,或者说天性应该通过什么出口才能得到发展呢?

二、天性释放的出口——游戏

天性的发展亦可说天性的释放,需要一个出口,即符合天性发展需要的道路之门。究竟什么样的出口才是符合天性需要的呢?亚里士多德曾说:“人本自由。”[5](5)由此可见,自由是天性发展的第一要素。进一步思考什么样的自由才能使人顺应天性发展,才能激发天性的释放呢?对于儿童而言,自由地玩是他们遵循内心天性需要、促进天性发展的最好出口。因为,儿童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最初阶段,身心的发展主要通过玩,即游戏接触和认识外面的世界。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生活适应说”:“儿童期不仅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6](6)即儿童不能只为将来活着,也应为现在生活,他们应该享受童年这一特殊的时期。儿童期的特殊性恰恰在于他们的身心尚未成熟,暂时不需要承担任何社会责任,玩便是儿童生活中天经地义的事情。

儿童在玩时,即在自由游戏时,他们的认知、记忆、思维等都处于最好的状态,天性在轻松自由的游戏情境中更容易释放出来[7]。儿童的自由游戏具有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好的促进作用[8](25-26)。其中,最主要的作用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游戏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展。儿童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各种游戏活动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儿童通过各种室外游戏活动的锻炼,促进身体骨骼、内部器官的健壮发育。例如,在户外的大肢体游戏活动中,儿童自由地奔跑追赶、跳跃攀爬,不仅能锻炼肌肉,还能增强肌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儿童在与自然环境的接触中增强了机体的抵抗能力。

(二)游戏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学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游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游戏促进儿童产生愉悦情绪。儿童在自由游戏过程中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自己心情愉悦,刺激大脑健康发育。其次,游戏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儿童的好奇心一次又一次被激发,主动探究答案。

(三)游戏促进儿童智力健康发展。学前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游戏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游戏可以促进儿童各种感官的健康发展。儿童智力认知活动的开端是感知觉,它是儿童认识外部世界、发展智力的重要通道。各种类别的游戏,特别是手动操作类别的游戏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感官练习机会。其次,游戏促进儿童语言沟通能力的发展。在游戏中,儿童之间需要密切交流,提供了频繁使用语言的机会。例如,大家一起商量玩什么游戏,一起协商游戏规则,一起分配游戏角色任务等,对这些话题的讨论促使儿童之间必须频繁地沟通交流。第三,游戏发展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在游戏中是自由自在、充满想象的,这种想象为儿童创造力的發展提供了必要前提。儿童通过自由游戏创造出想象的东西,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四)游戏促进儿童社会性健康发展。社会性的发展也称儿童社会化发展,主要指儿童在交流中自然而然的社会化过程。游戏有助于儿童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不同的游戏角色,发现自己与角色的观点不同,改变看待问题的片面角度,并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逐渐懂得合作和分享[9](56)。

既然游戏对儿童发展有如此重要的促进作用,那么怎样通过游戏释放儿童天性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讨论如何通过游戏释放天性:

(一)利用游戏激发儿童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兴趣才能充满热情地做一件事,如果没有兴趣,那么只会把这件事当成一个带有强迫性质的任务,敷衍了事。如果对所做的游戏充满了兴趣,儿童就会全身心投入,天性就会在游戏过程中自然释放。相反,如果儿童对所做游戏不感兴趣,游戏过程就是一种煎熬,天性的释放便无从谈起。

(二)让儿童在游戏中主动发展。因为本文提到的游戏是指自由游戏,即儿童随心进行的游戏,所以在游戏中成人尽量避免指挥儿童。让儿童根据喜好自由选择游戏方式,并主动参与游戏过程。因为天性是具有内在动力的,只要在游戏中儿童发挥了主动性,内在动力就会自动释放力量促进儿童发展。

(三)保护儿童的好奇心。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的本能是求知。”儿童天生对未知世界好奇,成人要保护好儿童的好奇心,让他们在游戏中探索未知世界。

(四)做中玩,促进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从儿童自身角度出发,他们进行游戏不是为以后学习工作做准备,而是因为“好玩”。这种不带任何功利性目的游戏给予儿童充足的自由感,正是因为这种自由感儿童才能全身心投入,在获得极大的快乐和满足的同时促进天性的释放和发展。笔者认为天性通过游戏释放的最大优势在于游戏可以促进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符合儿童天性的自由游戏,能激活儿童生命内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由游戏中,成人不在意儿童的游戏结果,不给予任何功利性评价,使儿童在轻松的气氛中玩得高兴,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10](5)。

虽然游戏的目的在于享乐,但是享乐的过程又有潜在的发展价值。儿童在享受游戏的同时,身体和精神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智力和情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知识和技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为身、心、智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生理和心理的准备。同时,儿童在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旧经验在新游戏中交替巩固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儿童新经验的产生。只有儿童在游戏中享受的程度越高,对自由的体验越强烈,所带来的收益才能越大。正如杜威所说的:生活的目的不在生活之外,生活本身即是目的,享受生活的幸福应是此时此地的。

总之,学前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天性特征是喜爱游戏,所以成人要给儿童一个安全自由的空间,允许儿童自由游戏,让儿童的天性通过游戏释放,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健康发展。

三、天性释放出口的堵塞

当今社会最响亮的早教口号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随着现代教育功利化程度的提高,社会整体对儿童自由游戏价值有所忽视,导致儿童天性释放出口堵塞。其中堵塞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占用儿童自由游戏时间。现在一些私立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向家长承诺大班交完小学一年级甚至二年级的所有知识。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学校和家长把儿童自由游戏视为浪费时间,争分夺秒地让孩子多学知识,开发智力。成人忽视儿童成长中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无视儿童天性释放的重要性。他们打着一切为孩子好的旗号,不惜重金将孩子送进不同的早教班,目的是为十几年后的高考提前打好基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儿童的教育不可能因为提前几年便一辈子抢跑在别人的前面,在市场营销的骗局下,成人乐此不疲地送儿童学习他们认为重要的知识。儿童在应接不暇的学习补课中渐渐失去玩的动力,精神萎靡不振[11](93-94)。

(二)幼儿园教学功利化,只把游戏活动当作教学手段。教师强调通过游戏进行教学,不放弃任何寓教于乐的机会,提高教学效率。实际上,教师很容易将目的性、计划性等特质强加于幼儿的游戏活动中,使游戏慢慢偏向教学。当游戏成为教师教学的附庸时,游戏就很难有自由舒展的余地,游戏的价值就不复存在。例如,当教师过多地“参与”游戏时,孩子们就少了一些随意多了一些紧张。他们玩游戏的目的变得不单纯,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将材料摆放得井井有条,作品一律干净整齐、内容相似。游戏结束时,他们一排排坐好,等待教师的奖励。当游戏成为教师主导的活动时,我们看不到幼儿对于游戏的迫切渴望,看不到天性的释放。显然这样的游戏没有内在精神,剩下的只是游戏形式,而非游戏本质[12](58)。

(三)电视、电子产品和价钱高昂的玩具代替了儿童的自由游戏。现在的成人忙于工作,电视成了照看孩子的免费保姆。儿童热衷于各种动画片,就像许多成人热衷于电视剧一样。这种行为的问题在于看电视占据了儿童游戏的时间,导致儿童疏远了自己的伙伴。近几年流行的平板游戏融入了儿童生活当中。在这种游戏中,没有游戏者对自然和人的生动的现实感,幼儿只是被动地根据屏幕上的画面按动键盘、鼠标或游戏手柄。长时间坐在屏幕前,不仅损害了儿童的身体发育,还淡化了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阻碍了幼儿语言、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一些家长因为工作忙碌,无法陪伴儿童,所以买来价钱高昂的玩具弥补亲子时光的不足。这种行为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没有促进作用。因为冰冷的玩具不能代替父母的拥抱和陪伴,也不能代替同伴。电视、电子游戏、玩具在儿童生活中的融入,实际上是孤立儿童的主要源头,除了家庭和教育机构外,儿童找不到其他生活空间,正陷入社会性的自我封闭状态之中。这种自我封闭对天性的释放有毁灭性的打击,对儿童今后成长更是不利。

四、疏通出口,让儿童顺应天性健康发展

蒙台梭利曾说:“人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个事实,即儿童拥有一种积极的精神生活,虽然当时儿童并不能把它表现出来,而且儿童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才能秘密地完善这种精神生活。”[4](47)成人要停下忙碌的脚步,用心关注儿童成长的需要,尤其要重视儿童天性释放的价值。尊重儿童的天性,不把儿童当作任意揉捏的泥团,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够真正作为儿童生活的环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儿童在无忧无虑的状态下自由自在地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疏通天性释放出口的做法有以下几点:首先,社会要改变功利化的教育目标,还儿童轻松的生活环境。严禁早教培训机构夸大早教作用,宣传虚假信息。严禁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让儿童享受童年。其次,成人改变拔苗助长的错误教育方法,正确对待儿童的成长过程,把儿童的游戏时间还给儿童,让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让儿童天性正常释放。再次,不要用电视、电子产品、玩具代替儿童的正常游戏,多鼓励儿童和同伴交往,进行自己喜爱的游戏活动。最后,正确认识自由游戏和天性释放的价值,家长和教师要支持儿童自由游戏,更要创造儿童自由游戏的机会。只有通过游戏释放儿童的天性,他们的身心才能健康发展,人格才能健全完整,人生才能幸福快乐。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7.

[2]苗曼.天性引领教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3]刘立滨.“天性”说[J].戏剧,1998.

[4]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5]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6]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7]丁海东.游戏精神是学前教育的灵魂[N].中国教育报,2011-07-08(004).

[8]刘飞.玩本天性,玩中成长——“游戏:点亮快乐童年”专题研讨会综述[J].四川教育,2017(Z2).

[9]童秀娟.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控能力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05).

[10]左婧.解放天性   快乐游戏——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实践[J].新课程(综合版),2018(03).

[11]曹婷.尊重儿童天性,研究游戏科学,弘扬游戏精神——第二届全国“游戏精神与儿童发展”论坛综述[J].幼儿教育,2017(Z6).

[12]李小静.游戏教育,适应天性[J].新课程(综合版),2019(04).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母亲语言支架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干预研究(编号:KYCX20_212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天性游戏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游戏
爆笑游戏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
或许,只因为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