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育融入“动物繁殖学”课程教学探索

2021-08-06裴杨莉林树茂刘燊贾新政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3期
关键词:典型人物思政教育法律法规

裴杨莉 林树茂 刘燊 贾新政

[摘 要] “动物繁殖学”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与生产实践结合紧密,是讲述动物繁殖规律及繁殖技术的学科。该课程不仅能为畜牧业培养专业人才,还能为人的辅助生殖和基因编辑动物生产等培养人才。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重视立德树人,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的要求,积极寻找“动物繁殖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入点,力求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学生的学习中,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动物繁殖学”教学全过程。

[关键词] 动物繁殖学;思政教育;典型人物;学术道德;法律法规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广东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2018SFKC41)

[作者简介] 裴杨莉(1985—),女,江西上饶人,理学博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3-0089-04    [收稿日期] 2021-02-23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学校大力进行在专业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完成思政教育。

“动物繁殖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而专业课教学的四大特征是载体多、时间长、德育培养效果佳和空间跨度大[2]。“动物繁殖学”中讲授的专业知识、技能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政的渗透,会让学生感觉比较自然,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共鸣[3]。“动物繁殖学”的相关知识不仅能应用到畜牧业,还应用到人的辅助生殖及基因编辑动物或转基因动物生产等工作,为此采取专业知识讲解,结合动物繁殖界典型人物事迹、最新研究进展和学生互动等方式开展教学,并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法律教育、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要求,以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和规范,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一、讲述典型人物

在讲授人工授精以及配子与胚胎工程等内容的时候,选用郑丕留教授、安民教授、陈秀兰研究员的事迹为例。除了讲解相关专业知识外,还要介绍动物繁殖领域专家矢志报国、服务社会、克服各种困难,为我国动物繁殖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动人故事。

(一)将郑丕留教授的人生故事融入人工授精技术章节

郑丕留教授,家畜人工授精的开拓者,为了实现“科学救国”和“实业兴邦”的理想,郑教授几次改变了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职业方向。在1931年,他考入了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并获得清华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43年8月,郑丕留受清华大学选派赴美进修,他不顾领导的反对,坚持自己的决定,改学应用动物学,同年10月,考入康奈尔大学动物学系。但由于学校开设的课程非他想学,便转入畜牧系,主修家畜育种和人工授精。1945年,他顺利取得了硕士学位。当时郑丕留认为,光靠现有的畜牧知识是不够的,还得掌握乳制品的加工技术,回国后才能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于是在取得硕士学位后,他便立即前往美国的威斯康星州州立大学主修乳品加工。除了微生物学和加工厂管理等必修课外,他每天都会去加工厂,学习各种乳品的加工技术。但之后在好友的劝告下,于1945年转入遗传系,经过三年的刻苦钻研,他完成了哺乳动物精子的研究论文,并获得博士学位。终于在他37岁时完成了波折的求学之路。1948年回国,他在南京中央畜牧实验所组织建设了中国第一个家禽人工授精实验室,并担任家禽改良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前身)畜牧系,担任副主任[4,5]。

郑丕留早年一直怀有“科学救国”“实业兴邦”的报国之心,但均未得以实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终于實现多年的抱负,为新中国的畜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当时国家在全国各地开展家畜改良,需要培养大批技术人员来推广人工授精技术。郑丕留教授便开设人工授精培训班,负责教学工作,并亲自讲授人工授精的基础课,他从头到尾参与了所有期的训练班的教学和技术培训工作。郑丕留教授翻译了《苏联农畜人工授精》、编写《绵羊人工授精》和“家畜生殖生理的讲义”。1966年,在国家农业部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协助下,郑丕留教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奶牛冻精种公牛站。至此,我国人工授精技术进入了超低温保存精液的新时代,他培训了大量家畜人工授精技术人员,为大规模推广人工授精改良家畜做出重要贡献,是我国家畜人工授精的先驱者和传播者[5]。

(二)将安民教授和陈秀兰研究员的故事融入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章节

安民教授是青年学习的榜样,在他的青年时期就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的运动中,并且加入“新青社”,领导学生运动。1947年,安明同志毕业于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同年前往英国达廷顿农业研究所深造,学习家畜繁殖和人工授精技术;1949年回国后,在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任教;1950年,在北京首推奶牛人工授精;1960年,在国内首开家畜繁殖学课程;1965年,指导其研究生在我国首次成功开展了家兔胚胎移植;1976年,首次用国产技术控制群体母牛发情、定时输精,为我国黄牛改良做出了重大贡献;1983年,首次用黄母牛生产出了奶犊牛,极大推进我国奶牛产业的发展。安民教授非常重视教学工作,主编了多部教材:《家畜繁殖学》《家畜生殖生理和繁殖学》和《大家畜繁殖和改良》等[4],并翻译了多部家畜繁殖相关专业书籍,这些珍贵的书籍为我国动物繁殖领域的人才培养奠定了重要基础。安民教授在民族危难之际、国家建设之时,英勇抗战,为国为民,无私奉献到畜牧科研、生产和教育实践中。

猜你喜欢

典型人物思政教育法律法规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