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建构

2021-08-06赵登攀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思政教育党建工作

赵登攀

[摘  要]对于高校而言,大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是整个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与思政教育在不同的层面与途径都发挥着其自身的作用与价值。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获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相应的挑战,传统的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文中从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关联性着手,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的现状并给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为构建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  党建工作  思政教育  协同育人

引  言

高校的党建工作是落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但是在新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人们的交流方式和工作模式也开始向数据化、虚拟化发展。而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他们对于事物的理解以及自我心理意识也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如何在新时期环境下构建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间的关联性

1.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具有统一性

首先,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的目标基本是一致的。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阵地。开展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其次,党建工作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方式存在较多的相似之处。两者都是在“人本理念”的基础上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提高学生政治水平的同时,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第三,两者在教育的结构上也高度相似。在落实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都是从政治理论着手,在帮助学生确立道德素养和自我信念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虽然两者在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本质上没有明显的区别。

2.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具有相互性

在落实人才培养工作时,通过落实党建工作可以让学生在党政教育中理解并坚持党的原则和各项方针政策,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指明正确的道路。除此之外,正确的理论依据和思政教育可以对学生起到良性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其积极、自觉地加入高校的党建工作中,在扩大党建工作影响力的同时,为我党提供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相互性。

高校内推行思政教育是党建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反过来说,党建工作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实践的体现。高校党建工作把思政教育作为理论基础,对于深化学生的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党性和党员意识影响深远。党建工作既是学生思政教育的一种意识升华,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对于强化学生的爱国、爱党意识意义重大。在高校内构建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模式,不但可以为高校未来的发展确立方向,创新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对于提高党员素质、优化思政理论结构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1.新媒体的出现使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资讯的传播也不再受地域和时间的影响,人们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按照个人的想法、兴趣爱好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內容,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即时性与互动性,实现信息资讯的共享,互联网的使用者拥有了平等的信息自由权。但是,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不同的信息资讯也开始充斥网络,一些外来的思想和行为(拜金、颓废、消极等)也通过网络渗透大学生之中,给当前大学生的三观和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

大学阶段的学生处在社会和学校的交界区域,他们的思想并不成熟,而且对于是非观念的判别能力较为薄弱,容易受到一些错误思想和意识的干扰,甚至会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和言论,这也给当前高校的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既要做好自身的教学工作,还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教育和爱国、爱党思想的引导,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国家建设接班人。高校要做到与时俱进,在更新现有党建和思政教育内容的同时完善教育结构,重视全新教育途径的探索,这样才能构建出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2.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现状

经过几十年时间的发展,我国的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变得更加成熟,两者相互补充又相互增益,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是在新时期环境下,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具体国情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资讯的交互和教育环境也开始向着自由化、效率化方向迈进,这也使得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模式无法再适应当前的高校发展需要。有一些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仍然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教育理念,思路的创新力度不足,工作流程过于单一,无法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党政教育。还有一些高校只重视学生入党前的党政教育,对于学生在入党后的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既未采用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的方式来对新党员进行考核、培训,也没有把高校党建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制订相应的发展规划,导致许多师生党员在党政工作中无法发挥出其自身的党性和模范性作用。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1.通过教育内容协同模式,强化党建与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党建工作是整个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而思政教育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且缺一不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因此,高校的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要把学生的德育、正确价值观的确立、意识形态构建融入每一个教育环节之中。

首先是德育。高校只有做好“立德”工作,才能够实现“树人”目的。新时期的大学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拥有积极进取的态度和高尚的道德素养。高校方面要加大党员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力度,把党建与思政教育中的职责与紧迫感体现出来。此外,党员教师要以身作则,把学生正确的意识形态培养作为终身的教育使命,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党员学生也要重视自我意识的提高,严格遵守党员的行为标准,构建正确的世界观。其次是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通过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既可以体现出大学生的坚定信念,还能够为传播和推广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注入活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把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学生,凝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入教材和师生的校园生活中,发挥出核心价值观的最大效果。最后是意识形态构建。高校内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是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强化人才素质的根本所在。但是在新媒体普及的环境下,网络环境、社会发展等都对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而这种影响中包含了机遇和挑战。为了实现党建与思政教育相互协调的目标并迎接挑战,高校既要强化党建工作的针对性,还要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国情构建主动、积极的教育环境,为意识形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2.利用教育模式协同化,实现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现代化

高校的党员师生队伍是落实高校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因此在落实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之前,要对整个队伍的内部进行重组与优化,并运用现代化的思维进行针对性分工,采用协同合作的方式打造出一支高效率的工作队伍,这样才能够为高校今后的党建与思政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能够实现党建与教育的协同发展,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的目标,高校可以把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按类型进行区分。

首先是教师。教师除了要主动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与作用,在做好党建工作的同时,还要把思政教育融入工作中,对现有的教育机制进行更新、优化,把一些社会热点以及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党建工作相结合,为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打下基础。其次是高校的学工部门。该部门主要负责高校的党建与思政教育管理,处在实践党政思想、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一线,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做所有党员师生的榜样与模范。最后是高校的党政部门。和高校的其他部门相比,高校的党政部门除了要负责基层的党建工作和学生的思政教育之外,还要做好政治宣传,把上级党政机关的任务和文件进行下达与全面落实。对于高校内的学风、教风进行监督与管理,确保全体师生都能够处在一个良好、稳定、和谐的德育环境。在党政工作和高校思政教育方面,高校的党政部门还起到了重要的衔接作用,并采用现代化、科学化的政治思维来提升高校的政治教育水平。

3.重视教育途径的协同化,维持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先进性

为了保障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先进性,就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导出课堂,开展校园志愿者、贫困山区支教、西部开发计划、下乡等新型党建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活動。高校方面也要博采众长,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除了要坚持“立德育人”的思想外,还要结合新时期的党建工作特点,把一些新的元素引入到党课与思政教育课堂中,把纯理论的课程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的教育形成一种良性的互补。高校要鼓励学生参与校内社团活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设置一个独立的社会活动管理小组,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各种形式(例如文体、公益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素质培养等内容融入高校的社团活动,并将其发展成为特色性、标志性的校园文化。此外,高校还要对网络阵地进行合理利用,利用校园网、微信、博客、论坛、QQ等互联网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协同育人目的,通过这些平台传播的快捷性与即时性,把高校的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内容迅速扩散,对于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要组织高校媒体舆情监管队伍,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跟进,同时设定相应的考评体系,避免出现工作“形式化”的情况。

结  语

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新媒体作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普及和推广的过程中给高校的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实现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目标,高校要把握好时代发展的趋势,充分新媒体平台,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庄伟.试论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J].法制博览,2019(31).

[2]刘深诣.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建构[J].现代职业教育,2018(13):188.

[3]吴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模式[J].文教资料,2018(13):161-162.

[4]李绍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

[5]李燕敏,李晋玲.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路径探析——以厦门市集美大学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7):58-60.

[6]韩军.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杨凌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思政教育党建工作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