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守正与创新

2021-08-06段洁琼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新文科创新

段洁琼

[摘  要]文科教育的振兴关乎高等教育的振兴,因而新文科建设刻不容缓,而新文科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守正与创新,古代汉语课程作为中国语言文学类的基础课程,既要遵循传统,又要融合创新,当好新文科建设的螺丝钉,培养出更多时代需要的人才,坚定国人的文化自信,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

[关键词]新文科  古代汉语课程  守正  创新

基金项目:西安翻译学院校级重点项目大学生文化素养与底线思维互动研究(项目编号:18A01);西安翻译学院科研团队汉语历史发展与国际交流研究(项目编号:XFU17KYTDD02);西安翻译学院校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写作教学团队”(项目编号:Z1710)。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题为“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 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报告中提到,守正创新——新文科建设的必由之路,没有守正,不知来路;没有创新,没有出路。为响应教育部新文科建设部署,本文結合民办本科院校的实际,对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目的及现状

近年来,西方崇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进入我国高校并影响着高校学生的生活,使得部分学生盲目地对外崇拜、对内自我否定,看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这在古代汉语的学习中表现为学生对古代汉语课程的认可度低,且学生普遍感到古代汉语难学,再加上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基础比较差,缺乏一定的古文功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古代汉语时存在着“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问题。因此,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应用和实践入手提高学生的古代汉语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古代汉语,在古代汉语的学习过程中有获得感,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只有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在西方文化日益扩张的背景下保持自己独立的文化身份和地位。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守正

1.遵循人才培养基本规律

民办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非常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学生为中心,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活动由“重学轻思”到“学思结合”,由“封闭性”到“开放性”,由“灌输”到“对话”,由“知识性”向“能力性”的转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深挖学生的创新潜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的能力。

2.传承传统文化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作为未来中流砥柱的大学生,学好古代汉语,才能更好地了解过去,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及文化认同度,更好地走向未来。

在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中,反映社会文化最深的是词汇。本文以王力《古代汉语》教材中的词汇为例来进行说明,如第一册第四单元文选《孟子·滕文公上》的“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饔飧”分别是名词用作动词,意为做早饭和做晚饭,指贤君跟老百姓一样做两餐饭并且还治理国家。说明我国古代两餐制,且古人重视定时而食,早餐是大食,每天上午八点是一日的主餐,因为要开始一天的劳作,非常重要。晚餐是小食,在下午四点,比较简单,因为晚餐之后人们就进入休息状态,消耗能量较少。鲜明地体现出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第三册通论(十九)计时法里提到了“鸡鸣、平旦、食时、日中、日昃、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夜半。”食时就是早餐的时间,晡时就是晚餐的时间。掌握了这样的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再看第三册第八单元文选《史记·淮阴侯列传》:“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时。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亭长妻子为了不让韩信吃饭,故意晨炊,韩信食时来已无饭可吃,由此可知汉代晨炊是不常见的。第二册第五单元文选《庄子·逍遥游》:“三湌而反,腹犹果然。”这里的三餐是指吃三次,是动词,而非量词三次饭。唐宋是两餐和三餐的交替期,元代出现“中午饭”“晌午饭”“晚饭”的说法,还有了一日三餐的观念与词语,陶宗仪《辍耕录·点心》:“今以早饭前及饭后、午前、午后、晡前小食为点心。”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创新

1.依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优化课程结构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围绕既定的教学进程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对课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民办本科院校应以语言文化应用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学习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遵从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将应用型人才学习的目的作为教学目标,对应用型人才的学习内容进行优化,以学生学习结果为驱动力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如在学习完古代汉语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后,学生了解了词义引申的方式有链条式、辐射式和复合式。当学到第二单元常用词时,教师要积极发挥课堂主导作用,首先将一些古今词义差别不大,引申义现代较常用的过滤掉,只保留古今词义差别大,引申义较繁复的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六人为一小组,每人负责六个左右的常用词,参考字典辞书,画出思维导图,再以此为基础,加入图片、音频、视频、故事等元素,以易学、学好为原则做成PPT。学生此时已有了学习第一单元常用词时教师引领的经验,教师成为成果导向的设计者、促学者和引领者,使学生明白对一个词的掌握不仅要了解它的“前世今生”,还要将语言与生活,语言与文化连接起来,不能使语言失去了其本身的鲜活与魅力。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和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到“学用结合”。在课程考核中加入实践环节的评价,主要从团队合作、语言表达、现代技术的运用、创新观念、态度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样能促使学生更加重视实践环节,切实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2.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

在讲授第三册通论(二十二)时涉及古代衣饰,其中有做衣服的原材料麻、苘、毛、毫、褐、绢、缯、帛、纱、罗、纨、练等。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将不同的材料及相关成品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还可以找些影视剧中的视频,引导学生探讨我国古代的衣饰文化,还可以据此布置成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资料并做成PPT和大家分享。鼓励学生在假期走入博物馆去看看真实的古代衣饰,理性和感性相结合,使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教师讲授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文化词语入手。比如“布衣”这个词除了代指庶民,教师在授课中还可以讲得更详细一些,布指麻织物,庶民穿的衣服是以麻为主要原料的麻布之衣,还可以联系教材第三册第十一单元文选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中的“是以‘衣锦褧衣,恶文太章。”“褧衣”锦彩衣裳的罩衣,“褧”又作“苘”,是一种麻,也可做成粗布衣。又比如“纨绔”这个词,我们现在说的多是指不务正业的富贵少年,其實,纨的本义是白色且有光泽的丝织物,《释名·释采帛》中“纨,焕也,细泽有光焕焕然也。”类似的还有“罗绮”,代指富家子弟,宋张俞《蚕妇》“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罗”和“绮”都是一种丝织物。再比如“缟素”指白色的丧服,但其实“缟”“素”均指白色的生丝织物。又如古代的头衣有很多,如冠、帽、盔、巾、笠、帻等,同样也可以通过PPT、视频等向学生展示,还可以引入我们最熟悉的词“乌纱帽”“衣冠楚楚”“怒发冲冠”“衣冠禽兽”等。《隋书·礼仪志七》:“帽,古野人之服也。”御寒的帽远古就有,但中原汉人戴帽到魏晋南北朝才广泛流行。“帽”较简约、便宜,一般日用便帽无上下尊卑之别和礼仪色彩。“冠”的主要作用是礼仪性,从西周起,因“礼不下庶人”,贵族男子二十岁起加冠,表示成人,可步入社会仕于朝。加冠的过程需提前“筮日”,即选定日期,“筮宾”即选定一位士以上身份的主持者,接下来还有一套非常庄重、繁杂的仪式,而且在不同场合贵族戴的冠都有不同的形制,以适应不同的礼仪场合,此处可加入相关视频,教师再加以讲解,将枯燥的文字和形象的仪式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不是死的文化,它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一言一行。也可补充教材中有关的信息,如第一册第三单元文选《论语·先进》(公西华)曰:“……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中的“章甫”是指祭祀时的冠。按照周礼,士以上的贵族戴冠,士以下的百姓束巾。巾有不同的叫法,颜色也不同,有“仓头巾”,《汉书·陈胜传》:“胜故涓人将军吕臣为苍头军,起新阳,攻陈,下之。”有“黔首”,秦命民曰黔首,就是用黑布巾裹头。

词汇教学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学中采用讲文化背景、举具体实例、听相关音频、看相关视频、师生互动等方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使学生的古代汉语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

3.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

古代汉语教学中可以融入文化语言学内容,吕叔湘说,我所了解的文化语言学是说某一民族的某种文化现象在这个民族的语言里有所表现,或者倒过来说,某一民族的语言有某种现象可以表示这个民族的文化的某一方面。王力的《古代汉语》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文选、常用词、通论,每一部分的讲授都会涉及古代文化词汇,其在词汇语义研究中应占重要地位,是语义、训诂的主要对象,可以按照三个方法进行处理,一是揭示具体的历史变异,如对“方”“邦”“国”的讲解。二是挑选典型重点讲解,如跟古代邮递有关的词有“遽、传、传舍、置、亭、驲、驿、邮、邮亭、递铺”等,我们重点讲解在教材中见到的“亭、传舍、驿”。三是补充文化义,加深学生的理解。如车马部分可从对“辐辏”“发轫”的讲解扩展到古代车战中的相关文化。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可用古代汉语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大一学过的现代汉语课程中的知识,拉近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如对“滥觞”“虎踞龙盘”“章”“因”的讲解。

古代汉语是记录古代文学的工具,要想学好古代文学,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分析文言材料中相关语言现象的能力。如学习《寡人之于国也》中“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这一句时,运用句式变换的方式,把这个变式句变为常式句,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体悟文中用变式句来进行强调及加强语气的用意,帮助学生理解文意。从语言学的视角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会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对学生学习古代汉语会有一定的帮助。

结  语

对新文科建设我们要紧紧抓住课程这一最基础、最关键的要素,具体到古代汉语课程中,我们应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内容的更新,将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耳熟能详的古代名句引入课堂,并将其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有意识地将专业内的其他学科与古代汉语知识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知识融通能力,增设实践教学专题,完善实践评价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社会培养出更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8.

[2]郭锡良.唐作藩,等.古代汉语(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 言语研究导论[M].陆卓元,译,陆志韦,校订.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新文科创新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