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文补说一则
——释“食繁”

2021-08-04邢建丽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韵脚器皿金文

邢建丽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文法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庚儿鼎出土于山西省侯马上马村13号东周墓中,该墓由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1961年12月发掘。[1]同墓出土庚儿鼎两件,均有铭文,铭文大致相同。著录于《考古》1963年第5期第236页图9、《殷周金文集成》02715、《金文总集》1211、《商周青铜器铭文选》567、《吴越徐舒金文集释》3.5等。现藏山西博物馆。李学勤先生认为该鼎“附耳敛颈,有分解了的蟠螭纹,属于春秋中期偏晚”[2]。铭文中的“飤緐”(下文将“緐”简称A)的意义一直为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图1 庚儿鼎器形

一、“飤”字考释

图2 庚儿鼎铭文拓本

二、“緐”字考释

A,在上古音韵中是并母元部; 皿,在上古音中是明母阳部。二字声母并、明是旁转关系,韵母元、阳是对转关系,根据音近义通的原则,A、皿可以通用。《玉篇》: “皿,器总名也。”《广韵》: “皿,器皿。”因此,A也可以具有皿义,表示食器的统称。[10]另外,称“A”的青铜器不仅仅限于鼎,乙簋、仲义簋、居簋也自称A。簋、鼎为不同功用的青铜器却有一样的自称,也可证明A应该为这些器的统称。庚儿鼎铭文是押韵的,另外两个已经确知的韵脚行、疆均为阳部字,皿正好也为阳部字,与另外两个韵脚韵部相同。

三、“飤緐”释义

飤A,即“食繁”,是盛装食物的青铜器皿的统称。“食繁”在楚系青铜器中指的是青铜鼎中的箍口鼎。这种鼎也称为凸棱形子母口深腹鼎。楚系鼎称“食繁”,主要流行于第三期,以后转称“食鐈”或“鐈鼎”。在春秋中期自名为“A鼎”,春秋晚期直至战国时期则自名为“鐈鼎”。[11]殷墟卜辞中有“乔”字,是一人登上屋顶之形,为举足行高的会意字。乔为鐈的初文。鐈,我们认为此类器不仅如《说文》所描述的“似鼎而长足”[3]294,而且还应是“深腹”。

四、铭文释义

庚儿鼎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为: 在正月第一个吉日丁亥这一天,徐王的儿子庚儿,制作了这件食物器皿,用于远行,用于和羹,长寿无疆。

猜你喜欢

韵脚器皿金文
基于竹材料在当下日用器皿中的应用研究
《花间集·更漏子》韵脚国际音标及韵腹整理札记一则
西周金文车器“鞎”补释*——兼论《诗经》“鞹鞃”
韵脚怎么押?
器 皿
还诗歌教学的本义
语法填空专练
Analysing the cultural osmosis in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class—Troy
锤炼汉语发音的三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