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写人记事类记叙文教学探析

2021-08-02朱添洋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记事记叙文母亲

朱添洋

写人记事记叙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学生对于写人记事记叙文的理解深刻,并且能在写作中灵活应用的话,将会大大提升学生的文章写作、情感抒发以及获取知识等各个方面的能力。故而,在初中语文写人记事记叙文的教学中,笔者提出了四种教学方法,分别为披文入情、主问题贯穿、仔细阅读品味和迁移式读写。下面就对上述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给广大同仁提供一点帮助。

一、披文入情

在九年级上册《故乡》中有一段文字值得我们多次进行阅读,开展师生讨论,那就是成年闰土与课文中“我”的对话。文中“非常难”三个字可以看出闰土近况非常不好,在如此状态下碰到昔日好友,有着不安、紧张、躲闪等负面情绪。即使闰土在痛苦中盘旋,心情如此沉重,但当“我”向他问候时,他却沉默不语,只是摇头,可见他无处诉说心里之话。学生在练习阅读这段时,慢慢体会出闰土的复杂情绪。“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这句话可以看出闰土孩子较多,本来以为孩子多能增加家里劳动力,生活会越来越好,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家里粮食总是不够吃,收入又不高。无论如何努力,家庭仍然摆脱不了窘状。后面省略号可看出他生活中经历的苦难太多。学生通过再读这片段,就能感悟出闰土的憋闷。“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这句话说明闰土有怨恨情绪,不仅经历天灾还遇人祸。从“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这句话可以看出其实虽然有怨恨情绪,但已思想麻木。他也向往美好生活,但每每都落魄收场,文中多次出现省略号足以表明他被折磨得已无话可说。学生再次阅读此处,感悟到闰土的无奈、不得不从、穷困潦倒。也能从内心情绪浮动句子及旁白中品出对他的怜悯之情。

通过这种读一段就分析一段,进而总结一段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借助标点符号、语句旁白等来立体感受人物特点。教师选择节点进行反复阅读比为尊重学生意愿,让其自选喜爱片段,不能透彻理解其中内涵的阅读方法要好太多。

二、主问题贯穿

教师在讲解七年级上册《小巷深处》这篇课文时,可以先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如文中母亲是一位怎样的人。虽然学生能说出母亲的一些共性品质,诸如善良、宽容、坚强等,但是講不出来从哪里看出母亲这些品质,没有明确的分析思路以及逻辑性。这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一下,要想知道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就要知道母亲做过哪些事情,通过所做事情的细节分析出母亲的整体性格品质。

按此思路,一个巨大的主问题被分成一个又一个相互联系的小问题。学生在教师提示下,顺着散文顺序,就可找到答案。母亲收养我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善良之人,为我而搬家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无私之人,为供我上学、维持家用而苦心经营卖冰棍的小摊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坚强之人。学生在这种一环接一环的思维逻辑中,很容易讨论和分析出教师提出的主问题。在分析完这个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原来只知道自己母亲好,但具体描述不出来哪里好。学生之间就此纷纷讨论,每天母亲送我上下学可以看出是一位不辞辛苦之人,为我缝补衣服可以看出是一位慈爱之人,监督我作业完成质量情况可以看出是一位严格之人。以主问题教学方法思路作为指引,可以衍生到学生实际生活中面对的人与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条理又充实。由此可知,主问题法在写人记事记叙文教学中如果运用得当,能够使教学过程变得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三、仔细阅读品味

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分别讲述这两个地方,文章按照空间顺序进行描述,表述出作者小时候生活的美好,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与探究,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单纯、天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进行第一遍阅读,找到百草园中出现的景物,学生会发现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云雀、油蛉、蟋蟀、蜈蚣、斑蝥等。再让学生进行第二遍阅读,找到描写这些景物的形容词。绿色有很多种,深绿、浅绿、墨绿等,但作者对菜畦的描述用碧绿这一词,让阅读者感到清新自然。光滑、高大、肥胖通常是形容一个人的外在特征,但作者把这些词用在景物上,这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到文中景物的形态。轻捷、低唱、弹琴多数用在形容一个人的动态,而文中云雀、油蛉、蟋蟀用这些词汇描述,让阅读者身临其境。

在写三味书屋的时候,作者在描述先生的家写道:“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此句话可以看出描述家时,采用由近及远的空间描述手法,近处是竹门,书房在远处。对于物品的描述是按由上及下的顺序。在描述画的时候,把画中内容生动形象表述出来,梅花鹿很肥大,让学生不禁感到很可爱。在描述四季的景色时,有色味形声、远近高低变化不同、动静结合、视听味三重享受,对比、拟人、比喻修辞手法齐用。这样节节相扣、言简意赅的教学内容生动传神,让学生印象深刻,学生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感叹,对百草园的热爱之情,也同时让学生学习到描写景物的手法。

四、迁移式读写

在学习七年级《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分出几个步骤,分别是初读文章、研读文章、讨论中心思想、细品寓意及写作手法、练习写作。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感知整体文章内容,清晰认知这次历程为以后人生道路带来的走向。在重复阅读基础上,探出写作思维,并要以此为原点,引导学生学习实在又有技巧性的写作手法。留出充足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只有对文章透彻了解才能分析出其中深意。文中出现可以进行类比的话语,通过研读这些话可以让学生很自然联系到自己实际生活和学习上发生的问题,引发自我思考。文中结尾叙述中,写到“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句话与“坚持每一天,再坚持每一天”,具有很强一致性。从学习文章到用到文章,让文章贴合学生真正状态,给予启迪。

一般情况下,学生写写人记事记叙文时,当事情讲述完之后,文章也就跟着结束,不会有深层面思考的语句,这很难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这方面要与学生进行研究讨论,学生产生感想后,落到笔端写作。在学习《端午的鸭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定不同位置角色,让学生进行笔头写作。如果你是高邮人,但现在在外地生活,以家乡的端午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如果你是一位美食家,写一篇点评高邮鸭蛋的文章。如果你是一名导游,写一篇为游客介绍高邮鸭蛋的文本内容。这种从不同角度出发理解课文的教学方法,既保持基本语文能力培养又能多角度思维,锻炼写作能力,课堂氛围也会变得活跃起来。

综上所述,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最基础的内容就是写人记事记叙文,在研讨教学方法过程中,写人记事记叙文方向需要得到充分重视。教师在教学时,会涉及到预判学生理解思路以及回答,为引导学生跟随教学思路达成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展开深入探索。教学方法作为连接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纽带,不仅影响着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也对学生学习知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沈水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记事记叙文母亲
《安徽记事》
记叙文阅读专练
记事中的“情节”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记事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