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7-30董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0期
关键词:环孢素障碍性贫血

董薇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南阳473012)

再生障碍性贫血为多种病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发病率相比女性更高[1]。本病病因较多,主要与放射线、化学毒物、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关,发病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血、感染、贫血。若不及时治疗,可对机体循环、呼吸等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甚至有脑出血危险。本研究将司坦唑醇与环孢素A联合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治疗中,探讨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19~58岁,平均(36.15±2.31)岁。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20~59岁,平均(36.19±2.3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告知后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同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骨髓病理学检查、外周血涂片等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年龄>18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合并严重心、肝、肾器官疾病者;因白血病、血红蛋白尿等疾病引发的全血细胞减少者;临床资料不完整或丢失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治疗依从性较差者;对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司坦唑醇片(国药准字H45020728)治疗,口服,1片/次,3次/d,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环孢素A(国药准字H10960122)治疗,口服,4 mg/(kg·d),2次/d,用药时间间隔>12 h,持续治疗6个月,用药期间对患者环孢素A血药浓度进行检测,正常范围在200~300 mg/ml。两组治疗期间每个月进行1次血常规、肝功能检查、血细胞检测,必要时进行心电图检查。

1.4 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2)治疗后6个月,对两组疗效进行判定。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治疗后患者贫血、出血等症状消失,血液指标水平恢复正常,白细胞含量>4.0×109/L,血小板含量>120 g/L。显效,治疗后患者各项症状基本消失,血液指标水平接近正常值,白细胞含量>3.5×109/L,血小板含量相应增加;有效,治疗后患者各项症状显著改善,血液指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无效,血象、临床症状等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观察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肝功能异常、血压升高、皮疹。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液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b、WBC、P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s)

PLT(×109/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Hb(g/L)治疗前 治疗后WBC(×109/L)治疗前 治疗后53 53 t P 43.69±6.52 43.72±6.55 0.024 0.981 96.13±8.41 80.65±7.26 10.144 0.000 2.15±0.71 2.18±0.74 0.213 0.932 4.71±0.86 3.82±0.79 5.548 0.000 26.35±3.61 26.41±3.65 0.085 0.932 68.75±6.17 60.37±4.25 8.143 0.000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 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临床较为常见,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需及时治疗。本病发病诱因复杂多样,与造血干细胞损伤、免疫介导反应、血液微循环功能异常等因素相关。有相关研究表示,T细胞免疫介导功能紊乱抑制造血干细胞造血功能,对机体正常造血功能造成影响,进而引发贫血症状[2~3]。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对缓解症状有重要意义。

在常规促造血功能治疗上给予高效免疫制剂,可有效促进机体造血功能尽快恢复,并减轻免疫介导反应对机体造成功能形成的影响,发挥双向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提供新的思路[4]。目前,异常免疫介导损伤造血细胞抑制造血,抑制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间接抑制了T细胞生成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与白介素对造血的负调控。病因主要包括:(1)药物,临床药品滥用的现象严重,导致药物性再障的发病率也日趋增多;(2)苯及其衍生物等化学毒物,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从而诱发机体出现障碍;(3)电离辐射,可破坏造血肝细胞;(4)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在临床上通常将环孢素A作为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药物,是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多肽组成,为一种真菌的活性代谢物,对患者体内的T细胞亚群比例具有调节作用,而T细胞对白介素受体可有效抑制,促进白介素的生成,同时可以有效加速单核细胞的集落,还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增生、降低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使钙磷沉积和减轻骨髓抑制等作用。司坦唑醇为蛋白同化素、雄激素制成的药物,为临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用药物,作用机制为增加红细胞生成素,促使肝细胞分化、增殖能力增强,进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5],还能提高血干红细胞对EPO的敏感性。环孢素A为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作用机制为对机体内各种免疫性反应进行缓解,对机体内T细胞亚群比例进行调节,对T细胞所产生的干扰素、TNF-α等进行抑制,减少其对造血功能的负性调控,进而促使机体免疫状态逐渐趋于正常,减轻免疫介导反应对造血功能的影响[6~7]。所以,将环孢素A与司坦唑醇配合使用,能有效对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及骨髓造血功能进行改善,极大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观察组使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后,Hb、WBC、PLT各项血液指标水平均显著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未增加过多不良反应。提示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A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综上所述,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用司坦唑醇联合环孢素A治疗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Hb、WBC等血液指标水平。

猜你喜欢

环孢素障碍性贫血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夕阳红难以启齿的元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孢素胶囊以及软胶囊的溶出度分析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环孢素A的有关物质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HPLC法测定环孢素胶囊的含量及有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