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州依托自然生态优势,做强体育旅游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2021-07-23张吉厚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洱海大理体育产业

张吉厚

一、问题的提出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大理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时,曾殷殷嘱托“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2018年底,大理白族自治州在中央与云南省的支持下,全面打响洱海保护治理八大攻坚战,全力推进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等,开启了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大理州在 “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大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确定了两个统领:用洱海保护和绿色发展来统领全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理州明确要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国示范样板,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努力在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两个建设、三个走在前列”的发展定位。

要实现这些规划,那么源头活水从何而来?世界上生态好,然而经济落后、生活贫困的地方,仍然比比皆是。我们打下了青山绿水的基础,下一个着眼点,就是发展生态可持续经济。

只有为大理的生态保护注入绿色经济的发展活力,这种生态保护,才是稳定的,长期可持续的,否则我们的环境保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消极概念。所以,洱海保护只是大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未来只有建立了绿色经济生态圈运行的闭环,大理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高速轨道。

二、问题的分析

(一)绿色经济的选择

绿色经济的范围很广,具体包括有: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环保产业、绿色服务业等。

(二)大理的优势与短板

大理的优势是其气候优势、环境优势及人文优势,其不足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规模化经济基础的薄弱。

从气候优势来说,大理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南端,地處低纬度高原,在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年温差小,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四季温差不大,多数时间体感温度适宜人们进行户外活动。

从环境优势来说,大理有苍山有洱海,海西有大片田园,自然风光资源丰富,每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达99.5%,非常适宜旅居。

从人文优势来说,大理自古就是“文献名邦”,有南诏到大理国的深厚历史积淀,古时又是蜀身毒道(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交汇的商贸集散与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多宗教汇集、民族风情浓郁,传统手工业发达,这些都是大理的深度魅力,是一种可资开发的人文资源。

大理的短板也很明显,很多地方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比较薄弱。大理没有太多规模化的工业企业,这一点既是大理碧水蓝天的优势所在,同时也可能是经济升级的较大障碍。因为物质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是当对容易的,而服务业的聚集,需要一定的产业演化过程,需要人流、资金流在新商业文化下的聚合,没办法立竿见影地快速引进。

所以大理着重要发展的就是第三产业。我们把第三产业分成“内循环”和“外循环”两部分来看。内循环是指满足本地生活基本需要所产生的服务经济,外循环就是指大理参与跨境的经济循环所发生的服务经济。也许对于任何一个地方来说,内循环都是经济体魄健康的基本,但是“外循环”的部分才是主要的增量。

那么,我们下面就要来分析一下大理在广义的旅游产业上存在着那些历史性机遇,又有哪些不足与挑战。

(三)大理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我们简单来谈一下大理旅游产业的问题。

大理的旅游业,存在很明显的问题,就是商业模式的老化。

现代人的旅游模式,已从过去程式化的团队游,向自助游过渡。随着交通、酒店、餐馆等“旅游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日益通畅,可以自行设计旅行方案,传统旅行社大包大揽的低价低质旅游团,逐渐为新一代消费者所抛弃。自驾车的游客和背包客,代表着旅游模式的第二波浪潮。

我们看到国内有许多案例,是用文旅品牌为一个地方文化注入新的精神内涵,从而激活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

但是,过多的选择,等于是仍无从下手。我们提出一个新颖切入点,以体育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大旅游经济”。

从大的时代潮流来说,中国的体育产业正处于时代风口。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办工作时就指出,建设体育强国,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近些年民间体育发展的如火如荼。在民间体育发展中,最具群众参与基础的运动,无疑是马拉松。在进入21世纪以前,中国的国内城市马拉松赛事每年一共只举办了5场。而后从2010年到2014年,每年马拉松赛事数量由22场增至53场,处于缓慢增长的阶段,一直到2015年,国内马拉松运动进入爆发态势。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2015年国内马拉松赛事数目突破百场,相比前一年几乎翻了两番,2017年飙升至千余场,2018年顺利破千。到2019年,全国范围内成规模的赛事就有1828场。

我们设想,大理在高原训练基地发展方面,可以与昆明形成配套与错位竞争。昆明作为一个国家级的训练基地,无法容纳更多省队的训练需求,那么大理可以承接过来,同时大理应当利用其自身优势,在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发展上投入更多。中国的体育事业,正在从专业化的竞技运动,走向成为一种全民性的健康休闲娱乐活动,准确地把握这一时代潮流,无疑有助于大理的产业升级发展。具体来讲,我们会有三步走的实施建议。

三、实施建议

我们建议大理以体育产业带动大旅游经济发展的战略可以分三步走:

(一)整合专业训练队资源,做次中心级的高原训练基地

大理目前已经有一定的高原训练基地的基础。我们知道仅在2021年初,就有江苏田径队、湖北马拉松队和山西太原市体校等高水平运动队来大理进行高原训练。同时,据我们了解,中国越野跑的几位领军选手祁敏、姚妙、申加升、珊瑚等都有长期旅居大理,进行日常训练。

大理本地素来有跑步健将涌现。在中国长跑届只需要提到一个人,就是来自大理鹤庆的张国伟。他在上世纪80年代被誉为“亚洲长跑王子”,是中国万米破29分、5000米破14分、3000米破8分大关的第一人,并曾四破万米全国纪录,至今无人能出其右。目前张国伟已任云南省长跑和马拉松队主教练,同时也是国家队的领军教练。他在带队云南省队的28年间,将云南队打造成了中国马拉松的王牌军,中国马拉松最好的男子队员,包括董国建、杨绍辉、栗国雄,女子的张德顺都是其麾下弟子,(其中杨绍辉是大理巍山人,张德顺是大理云龙人)另外,虽名义上属其它省队的彭建华、杨乐和吴向东,其实也是长期随其训练。

(二)以赛事带动体育产业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国际性的赛会中心

大理每年有国际马拉松赛,之前也有越野赛,但是全国影响力不足。以体育为产业切入点,就绕不过体育赛事。大理建设了洱海的生态廊道,可以用这一优势,发展诸如环洱海超级马拉松,自行车赛,铁人三项赛等赛事,与马拉松赛、越野赛,甚至是更丰富的户外运动赛事相结合。

(三)搭建良好的民间体育氛围,带动大旅游产业发展

截止2019年的统计数据,中国的跑步人口已经有3亿,马拉松、半程马拉松等跑步运动赛事的参与人口已逾千万。

四、主要结论

在大理的绿色经济战略中,体育产业是一个可选项。大理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宜进行高原户外运动,应将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做有机结合的探索。通过建设高原训练基地、发展有全国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为大理的新旅居经济中,注入体育文化的元素,在国家发展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的历史机遇中,在全民健身与跑步的社会热潮中,顺势而为,提升大理的旅游品位,完成新的体验型旅游经济产业的升级。

猜你喜欢

洱海大理体育产业
大理:梦游理想国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开学第一课《洱海保护》教学设计
大理好风吹
体育产业之篮球
走到洱海
诗意洱海
洱海太湖石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