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铺垫未来,细节完善自我

2021-07-23张伟君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学素养科学

张伟君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小学新课标的实施标准,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小学科学课不仅可以传授给小学生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而且承担着启蒙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任务。教师通过传授小学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可以启发小学生探索欲望,满足的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情,为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根据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出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正确理解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对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如果要更好更高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要依靠小学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新课改的要求启发学生独思、合作和探究。因为小学教师是小学生科学知识的传授者、科学精神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引导者,所以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的好坏直接关乎着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高低。

二、科学素养培养的基石

(一)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科学的设定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学水平,都需要根据一个基线,即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而据研究可知,小学阶段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比较强烈,他们活泼好动且喜欢动手,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有利于提高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些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树立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最终达到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二)科学理论依据

1.任务驱动法

小学信息课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可以运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让学生主动参与信息技术的学习,通过各种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同学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可以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科学的热情,树立他们的科学意识。

2.实验研究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围绕教师设置的若干条件或是命题进行主动探索,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一些既定的实验探究方法,通过有目的、有根据实验操作行为,观察所进行的实验的全部过程,明确实验的目的,最终得出一些具体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培養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合作讨论法

合作讨论法是指以小组的形式,由小组成员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或是学生个人的作品进行相互交流与学习,利用集体的智慧、质疑和在讨论的过程中提出异议的想法和观点,进而为科学思想的挖掘和合作能力提升做铺垫。

4.发现学习法

科学需要大胆探究,更需要发现精神,因而通过小学生的主观努力与教师的指导,探究科学素养的养成与其他学科科学文化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学科之间的相似性,用新颖独特的学习方法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强化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

三、小学教师如何在信息课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信息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呢,我根据结合具体的实际教学案例,阐述了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科学兴趣,树立科学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各门科学文化知识源源不断的动力,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课而言,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认知结构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世界上的每一种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身边的所见所闻也都使他们产生一种莫名的疑惑,因此,培养他们拥有正确的求知欲,可以有效的养成他们对上信息课的强烈兴趣,有助于激发他们探究科学的热情,从而树立正确的科学意识,为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二)运用信息技术,培养探究能力,掌握科学知识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必须提高我们每一个人的自主探究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求必须从儿童抓起,仔细认真的观察身边的事物,掌握住熟练的社会实践方法。在信息技术课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究未知领域的良好平台,计算机对他们而言无疑是新鲜的、充满神秘感的,通过自己的摸索形成实践经验,学会使用好计算机学习到更多的科学知识。

(三)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思维方式,培育科学精神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处于比较薄弱的时期但是也是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正在一步步的形成属于他们思维方式和习惯,通过信息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改善原来的思维方式。

(四)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实践经验,形成科学方法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任何有价值的经验都是通过实践获得的,在学习信息课的过程中,绝大部分课程都与其他学科相关联,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的掌握,这样结合实际的信息教育工作,可以总结提炼出丰富多彩的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正确的科学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为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运用信息技术,形成正确评价,养成科学品质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处于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在新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意识成为了信息教育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信息课,对他们来说对于科技的认识还是很迷茫的,是一个未知的领域,但是又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心,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他们认识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对于课程目标的完成存在着好中差的现状,对于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知识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做出肯定性的表扬,以示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而对于掌握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做出鼓励性评价,用科学家不怕失败,用于探求真理的大无畏精神来激励他们,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教师用客观的态度去评价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科学知识的良好认识,培养他们坚定的科学品质,最终有利于科学素养的养成。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科学素养培育作用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然而教学相长,所以针对当下问题进行教师队伍的改良是首要保证,而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落实更是重中之重,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科学素养科学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饮料瓶中的云
探析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
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
梦想中的学校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