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仿生物电刺激在重复人工流产术后的应用价值

2021-07-22韦彩素陈慧峰潘琦文李建湘冉丽芬蓝燕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1年7期
关键词:复潮生物电宫腔

韦彩素,陈慧峰,潘琦文,李建湘,冉丽芬,蓝燕

人工流产次数在两次及以上者即为重复人工流产,我国重复人工流产大约占人工流产的50%以上[1],其中未婚者占33.1%~38%[2],约36%的重复流产发生在1年内[3]。重复人工流产对生殖健康的危害较大,可造成子宫过薄、宫腔粘连、月经紊乱、不孕等并发症,且其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第一次人工流产明显升高,严重损害妇女身心健康[4]。术后促进患者子宫内膜修复以及预防并发症,是临床妇产医学发展中的重要内容。研究证实,仿生物电刺激已在防治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特将仿生物电刺激用于重复人工流产术后患者的康复中,以期能够为该类人群提供更好的康复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因意外妊娠在河池市人民医院行人工流产术的重复流产患者140例。纳入标准: 年龄<40岁;月经周期规律(25~35天);停经42~60天,B超检查宫内妊娠且符合停经天数;均为本地常住居民;均符合手术指征,签订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 伴有其他系统或脏器严重疾患者;合并其它内外生殖器疾病或炎症;精神类疾病史或者沟通不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对本研究用药或电刺激治疗存在禁忌证者;排除治疗和复查依从性差者或未按时接受术后复查及治疗者。术后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不干预的空白组32例,雌孕激素治疗的对照组48例,以及仿生物电刺激治疗的观察组60例,3组患者年龄、婚育、既往流产次数等临床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比较例 (%) ]

1.2 方法

3组患者均采用传统负压手术,负压严格控制在53.2~66.5 kPa,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空白组术后服用新生化颗粒(生产厂家:湖南康尔佳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Z43020133,规格:6 g×12袋),2袋/次,2次/d,连服6 d。嘱患者忌食生冷刺激,注意保暖。对照组术后给予妈富隆(生产企业:Desogestrel and Ethinylestradiol Tablets,批准文号:H20130491,规格:21片/盒)口服,1片/次/d,尽量在每天同一时间服用,连服21 d。观察组采用PHENIXUSB-4盆底功能治疗仪(广州市杉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于术后5 min开始使用:将直径为50 mm的圆形电极片,分别贴于患者双侧耻骨联合上方、小腹部(宫体体表投影处)、腰骶部区域,采用子宫内膜修复模式,频率85 Hz,脉宽为150 μm,刺激强度根据患者舒适度调整,20 min/次/d,10 d为一疗程。之后使用阴式肌电探头,分别于患者月经复潮第1、第2个月的月经干净后第3 d开始治疗,频率为85 Hz,脉宽为150 μm,10 d一疗程。3组患者均避免术后1个月内同房,1个月后均采用避孕套避孕,期间所有患者使用统一品牌、规格的卫生巾。

术后复查和随访: 对患者强调重复人工流产的危害,并告知术后复查的重要性及复查时间。随访护士根据患者入组时间,于每次复查前3天对患者电话预约,并于复查前1天再次电话提醒并确认,对于复诊依从性出现问题的患者,及时了解原因,帮助其一起解决,确保按时复诊。过程中尤其加强对空白对照组患者的复诊管理。

1.3 观察指标

统计术后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出血量通过称量法计算得出。出血量(mL)=(有血卫生巾重-干净卫生巾重)÷1.05;通过三维超声检测所有患者术后10 d,21 d 以及月经复潮后第1、第2个月经周期第14 d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值;采用宫腔镜探查3组术后6个月宫腔粘连情况,根据美国生殖协会宫腔粘连评分[5],

将术后患者宫腔粘连分为:轻度,1~4分;中度,5~8分;重度,9~12分。各组宫腔粘连率=(轻度粘连+中度粘连+重度粘连)例数/各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术后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比较

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阴道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空白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详见表2。

表2 3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比较

2.2 术后不同时间段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子宫内膜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厚(P均<0.05),但两组之间术后10 d,21 d,第1个、第2个月经周期第14 d子宫内膜增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各时间段子宫内膜厚度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详见表3。

表3 3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2.3 子宫内膜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值比较

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动脉RI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I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而空白组术后各时间段RI变化不显著(P>0.05),与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详见表4。

表4 3组患者子宫内膜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值比较

2.4 术后6个月宫腔粘连发生率比较

术后6个月3组均出现宫腔粘连现象,但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总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且以轻度宫腔粘连为主;而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总宫腔粘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页表5 。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人工流产呈现重复流产率高、年轻化的趋势,其术后并发症严重困扰着流产妇女的生活、工作和学习[6]。资料显示,有效的干预可降低重复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子宫是雌孕激素的效应器官,其主要依赖于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相应受体的结合来完成内膜的增生和重塑[7],当子宫内膜被人工刮除尤其是反复刮除后,不仅对子宫内膜创伤性大,且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分泌雌孕激素,造成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周期性作用明显减弱,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异常、修复缓慢,引起患者术后阴道出血量多、出血时间延长以及月经紊乱等现象[8]。同时重复人工流产还容易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引起子宫内膜过薄[9]。而较薄的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明显减少,内膜动脉RI升高,会进一步影响子宫内膜修复[10],此时子宫间质中纤维蛋白原渗出并沉积,促使宫腔粘连的发生[11]。目前临床大多采用口服雌孕激素来增加人工流产术后内膜厚度,以修复子宫内膜,减少术后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促进月经复潮,并预防宫腔粘连[12-16]。然而患者在接受激素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漏服、恶心、呕吐、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月经异常、肝功能损害等不良作用,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影响重复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效果,为此临床需要寻找新途径来替代性激素治疗。

仿生物电刺激主要是通过低频电刺激盆底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和松弛,促使细胞生物膜及周围大分子发生谐振,以增加盆底子宫内膜和肌层的血液循环,降低内膜动脉RI,增加组织营养,促进内膜修复,恢复子宫内膜结构与功能[17-18]。其次仿生物电刺激还可刺激腺体分泌,激活细胞组织,加速损伤肌肉及神经细胞恢复,调节神经-体液-肌肉反射,从而增强子宫收缩力,减少内膜出血量,进而恢复生理功能[19-20]。张催兰等[21]研究证实,仿生物电刺激可减少人工流产手术后患者阴道出血量,并缩短出血时间,同时增加子宫内膜血流,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梁培琴等[22]也认为,人工流产术后给予生物电刺激,有利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和患者月经复潮,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

本研究中,重复人工流产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优于空白组,且术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在术后10 d,21 d,第1个、第2个月经周期第14 d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上述指标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仿生物电刺激和口服雌孕激素均可促进重复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和生理功能的恢复,且两者作用效果相当。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动脉RI均降低,观察组RI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这和以往部分研究结果不一致[23],其原因可能与本研究样本的选择有关,亦或者是仿生物电刺激可能促进盆腔循环和子宫血液灌注效果更好所致,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关研究证明,一次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概率为6.3%,之后每多进行一次人工流产术,宫腔粘连的风险将增加1倍[24]。而对子宫创面进行快速有效的修复,减少创面之间互相接触时间,可降低宫腔粘连发生率[25]。本研究中,术后6个月3组均出现宫腔粘连现象,但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总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空白组,且以轻度宫腔粘连为主,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总宫腔粘连率无显著差异,这与以往类似研究结果一致[26],进一步说明仿生物电刺激可促进重复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其防治宫腔粘连的作用与雌孕激素同样有效。

综上所述,仿生物电刺激可以促进重复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子宫内膜修复,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在某些方面可能优于雌孕激素治疗,因此可在临床推广。本研究样本量小,未对患者进行长期跟踪调查和全面综合评价,有待通过积累大样本数据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复潮生物电宫腔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及复发率的影响
人流术后盆底电生理治疗对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效果观察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活立木生物电智能移动终端查询系统的设计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生物电刺激治疗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比较研究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阴道痉挛应用手法按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
婴儿喂养方式与产妇体质及产后月经复潮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