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空间语言,开掘丰富意蕴

2021-07-14许月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1年5期

许月

【内容摘要】文学性作品中,很多语言都有着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表示空间的词语更承载着丰富的语境内涵,教师要善于联系语境、链接历史、聚焦意象等不同方式,引导学生品析和揣摩表示空间词语的独特价值,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言语品质。

【关键词】空间语言  丰富意蕴  开发空间  言语品质

文本创作中,任何人、景、物、情都必须要依附于具体的空间物质而存在,时空是艺术构思和作品得以存在和呈现的载体。文本表示时空的关键性词句,其价值不仅仅在于交代时间和地点,同时还承载着丰富的内在意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引导学生从语词所富含的语境含义入手,探寻他们的表达规律,将作者构思和实践的思维过程还原出来,促进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双重提升。

一、联系文本,开发空间,想象优美环境

关注地点是很多叙事性文本的重要元素,对于初中语文学习而言,还需要在关注地点的同时,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背景,为深入感知故事的情节和主题、感知人物的心理和形象奠定基础。

以统编版教材莫怀戚的经典叙事散文《散步》为例,作者在文中自然的交代了一家四口人散步的地点:田野。除此之外,作者还就南方初春的“田野”进行了一番描述:有大小不一的新绿“随意地铺着”,也有逐渐稠密了的“树上嫩芽”,也有冰雪融化了的起着水泡的“田里的冬水”。教学这段文字,我们就不能停留在小学叙事文的层面,仅仅提炼出地点是“田野”这一机械化的信息上,而在了解故事发生的地方之外,更需要感知其揭示故事场景的妙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语段中的关键性词语,以想象的方式在脑海中再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可以从“随意地铺着”想象初春枝头抽出嫩芽的勃发生机,可以从“有的浓,有的淡”中想象枝头绿意不一的画面;可以从“咕咕地起着水泡”想象冬水融化之后流淌的声音和清澈见底的样子……这所有的一切,其实都为整个故事设置了优美的场景,这里既有清新的空气,更有宜人的春色,从而为后面故事中可以愉悦母亲身心,焕发母亲内在生命活力进行了有效的铺垫。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提取信息层面的关注地点,而是结合语境,释放了地点所包含的艺术空间,获取了更为丰富的价值内涵。

二、生发联系,链接历史,开掘丰富文化

文本中所描写的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必然与其他的人、事、景等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随着时间地推移,这些人、这些事、这些现象必然会被赋予鲜明的历史烙印,而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

比如杜牧的经典诗篇《泊秦淮》,诗歌中所描写的秦淮河位处于现在的南京,这里曾经是很多达官贵人的奢靡之所,著名的南朝陈后主曾经在这里创作了《玉树后庭花》,使其成为因为沉迷于寻欢作乐而亡了国家的君主,因此后人就将“后庭花”作为亡国的代表。从这个角度来看,杜牧以“泊秦淮”为例,也绝不仅仅是为了强调单纯的地点,也不仅仅是渲染此地曾经有过的繁华。如果学生对于这首诗的解读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则无法真正参透其中所包含的内在价值。为此,教师就需要拓展相关的资料和对应的历史文化,让学生感知诗人灵活运用典故的作用,从而与诗人形成深入而多维的对话,体悟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之情,更深入地理解借古讽今的表达效果。

纵观这一案例,教师没有将古诗的学习停留于字面意思的理解,也没有向学生灌输相关的解读,导致学生思考过程的丧失,而是将与这首诗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呈现在学生面前,与所要教学的这首诗形成了匹配的文本资料群,鼓励学生在自主性理解和统整的过程中,发现故事所包含的历史性价值和意义,从而在看似逼仄的词语中开掘出诗歌所裹挟的宏大、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关联统整,体验揣摩,深化心理体验

人作为宇宙中的微小尘埃,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与朝夕相处的空间息息相关。在不同的处境下,生命个体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感,也就会尝试运用不同的语言和句式来展现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穿越文本语言的表面樊篱,直抵其中的内核之处,感知作者以及作品中所承载的丰富感悟。

以毛主席的经典词作《沁园春·雪》为例,毛主席开篇三个词语,十二个字,用“北”点明地域,用“冰雪”揭示季节,用“千万”展现了宏大而壮观的背景。教学此处,教师可以先从物理空间的层面,引导学生想象“千里冰封”和“万里雪飘”所形成的壮美画面,并与后文中“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进行联系,感受诗人心灵的豁达与广阔;其次,教学这首诗最后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引导学生从时间角度来感受诗人内在博大的胸怀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将词作的前后进行联系,从而构建從空间到时间的笔意流转,真正体悟这首词所裹挟的广阔时空,洞察诗人所展现出来的恢弘气度。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紧扣展现场景的语言与诗人内心的体悟进行整合和对比,引导学生尝试从时空两个维度,探寻诗人在作品中所渗透的情感认知和博大气度,真正走进了作品和诗人的内在情怀之中。

四、有序推进,叠加重合,体悟抒情意象

文学类作品都非常讲究形象的刻画,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物之象、事之象,所以能立,皆为时空之经纬。”因此,时空往往也会随之而不断地意象化,形成与象同质的存在,而不掺杂任何的主观性色彩。在古典诗词的创作中,很多诗人都喜欢运用叠词的方式来抒发情感、渲染意象。

以诗鬼李贺的这首《雁门太守行》为例,就运用了一系列空间性层面的意蕴,以层层推进、步步为营的空间,展现了古代沙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画面,凸显了战争的悲怆,其中诗人还运用了“易水寒”的著名典故,描写了爱国将士们为了国家甘愿慷慨牺牲的壮烈情怀。在细读诗作之后,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在性节奏,同时也可以借助诗歌中关键词之间的切换,体悟这些意象性词语所形成所指向于的瞬息万变的特征。其中,“黄金台”则象征着被君主赏识的知遇之恩,包含着对自己忠君报国的责任担当。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关注诗人内心的情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诗歌中圈画出“黑云压城”“满天秋色”“塞上燕脂”,在结合具体的诗歌意境之后,先对个体性的意蕴展开想象,体悟诗歌中独特的悲壮情怀,然后再相机整合,在思维深处构建出斑斓丰富的画面,从而在意象逐步叠加的过程中感受内在的丰富氛围。

五、综合把握,辨析对比,揣摩语言节奏

从哲学性的角度来看,空间是物质形式的主要呈现方式。物理学层面认为,世界是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呈现的,是绝对,确定的,但由于生命个体对于三维空间认知缺乏,尤其是受到主观性条件的限制,又会展现出种种不确定元素,展现出相对灵动的空间节奏,强化了语言内在的主旨和表达意图。

以统编版中长篇叙事诗《木兰诗》为例,诗歌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涉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完全是一种意象性的虚指,共同构建出互文式的场景,旨在展现木兰来到市场购买各种物品的忙碌景象。为了让学生感受这种运用空间词来渲染的表达作用,作者将诗句中的这四句话修改成为一句“各处买装备”,相机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大意并没有任何的改变,语言还显得更加简洁,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影响?学生在对比中就逐步认识到,诗人连续使用表示方位的词语,不仅在言语形式上构建成为了四个重复性的语句,形成了铿锵有力的排比句式,有效地强化了语言表达的节奏感,同时也展现出当时战事紧急,备战紧张的氛围。

六、整体提炼,架设结构,梳理行文脉络

在很多文学性文本中,表示空间的词语作用是多样化的,不仅在于表示地点、揭示环境,同时也常常作为作者谋篇布局、构思行文的抓手。比如记叙文和说明文中的方位顺序,游记散文中的移步换景等,皆为如此。

以魯迅先生的经典作品《故乡》为例,作者开篇这样写道:“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离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语言简单而且质朴,不要以为作者就是简单地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其背后的构思用意在于将读者带入到现实的故乡空间中去,言语之中渗透出来的语气语调,旨在展现作者因为“故乡渐近”时的那种萧索与隐晦之感。紧接着,作者写到第二天“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以自己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揭示出重回故乡那种物是人非之感慨,最后“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虽然再次离开家乡,却没有丝毫的眷恋。整篇小说以回到故乡、游历故乡和离开故乡为情节安排的构思,深入细致的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等经典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前后的对比,不仅展现了社会发展和生活现实对人物的戕害,更揭示了旧社会对人性无形、残忍的迫害。鉴于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依循着作者谋篇布局的行文思路,紧扣主题梳理情节发展的脉络,细细品味二十年之后故乡的人情风貌和前后变化,真正感受故乡在心中所想和现实生活的巨大落差,深入体悟作者对故乡之人的强烈感慨和极大的失望,以及蕴藏在小说字里行间的期待。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将文本所有的细节都一网打尽,而是紧扣行文的脉络,删繁就简,在梳理和提炼中,将空间感凸显出来,为学生深入的解读小说的主题和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优质的艺术作品拥有无形的广阔空间,不仅包含物理层面的空间,同时也包含着艺术形象和丰富情感的艺术化空间。因此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引导学生进入到文本创作的思维空间之中,探寻语言的内在魅力和表达规范,提炼关键性语言内藏的图式结构,在语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意识,促进学生言语品质的有效形成。

【参考文献】

[1] 刘远平. 聚焦“生命、生存、生活”升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11-13.

[2] 郜富勤.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研究[J]. 中国教师,2019(S1):72.

[3] 郑孙建. 精准切入 读而有法——论初中语文之深度阅读[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0(09):58-61.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碧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