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及无创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21-07-14罗丽平叶荣静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枸橼酸胎龄

罗丽平,叶荣静

(德州市人民医院 儿科,山东 德州 253002)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新生儿科常见危重症之一,调查[1]显示RDS在早产儿中发病率较高,该病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缺乏具有密切关系。国际上流行使用气管插管-使用PS-拔除插管的方案治疗早产儿RDS,可有效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率,减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风险。无创BiPAP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无创通气模式,相关研究[2]认为无创BiPAP联合PS能够更好地改善RDS早产儿的肺泡功能与血气指标。枸橼酸咖啡因是临床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最常用的药物,有研究[3-4]表明其在缩短辅助通气时间、降低肺发育不良发生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及无创通气治疗早产儿RDS的临床效果,以期为后续治疗该病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6例RDS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观察组中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20例;胎龄31~36周,平均胎龄(33.4±6.8)周;出生体重1.14~2.59 kg,平均体重(1.56±0.84)kg;日龄3~16 d,平均日龄 (7.3±2.4)d。对照组中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儿19例;胎龄32~36周,平均胎龄(34.1±5.6)周;出生体重1.08~2.67 kg,平均体重(1.58±0.86)kg;日龄2~17 d,平均日龄 (7.6±2.2)d。两组患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日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影像学检查及临床体征符合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制定的《“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蒙特勒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RDS的诊断标准[5];②30周<胎龄≤36周。排除标准:①在他院进行相关治疗后转至我院者;②Ⅱ型呼吸衰竭或重度窒息者;③合并肺出血、新生儿湿肺、气胸等其他肺内疾病或先天性肺畸形者。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及评估,而后对照组患儿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无创BiPAP进行治疗,呼吸机使用INFANT FLOW SiPAP婴儿呼吸机(美国BIRD公司生产),通气方式选择简易鼻塞通气;无创BiPAP通气参数设置:调整呼吸机至BiLeve模式,吸入氧气浓度范围0.3~0.8,PEEPH 0.98~1.95 kPa,频率30~50次/min,PEEPH持续时间0.3~0.5 s,PEEPL 0.30~0.59 kPa,压力上升百 分比50%。PS采用固尔苏 (意大利凯西治药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28),患儿确诊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温固尔苏至37℃~38℃(150 mg/kg),注入患儿下部气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枸橼酸咖啡因(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20130109)进行治疗,首次给药剂量20 mg/kg,首次给药后24 h给予维持剂量7.5 mg/kg,1次/d。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成功:治疗后患儿血氧饱和度正常,呼吸困难症状改善,病情改善,顺利撤机;治疗失败:治疗后病情未改善或加重,需进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甚至死亡。②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自发性脑室出血、气胸、动脉导管未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观察组中35例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为92.11%;对照组中28例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为73.68%;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P=0.033)。

2.2 并发症观察组的自发性脑室出血、气胸、动脉导管未闭、BPD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RDS是早产儿危重症之一,该病发病率与胎龄呈负相关[6]。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其肺组织发育尚未成熟,分泌至肺泡表面的肺活性物质存在先天合成不足、先天缺乏或消耗过度,导致其出现RDS。既往临床主要采用PS治疗早产儿RDS,PS是分布在肺泡液体分子层表面的一种脂蛋白,其主要生理学作用为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增强肺顺应性、维持肺泡大小相对稳定,使用外源性PS治疗可减轻RDS早产儿的疾病严重程度,但随着近年来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部分学者指出在早产儿中可能因部分系统及器官发育不全而合并其他病症,PS的使用在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方面并无明显优势[7]。无创BiPAP可扩张塌陷的肺泡,改善肺顺应性同时提高功能残气量,改善机体血流灌注/通气比例,使机体呼吸做功减少,但该技术可能增加气胸、肺气肿的发生风险,此外长期的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氧疗会增加早产儿呼吸支持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近年来,枸橼酸咖啡因在RDS早产儿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枸橼酸咖啡因属于甲基磺嘌呤类药物,能够兴奋呼吸中枢,提高二氧化碳感受器的敏感性,增强患儿的自主呼吸能力;同时具有减轻膈肌疲劳并增强呼吸肌与骨骼肌张力的作用,对于改善肺功能、缩短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具有积极的意义[8-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自发性脑室出血、气胸、动脉导管未闭、BPD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枸橼酸咖啡因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及无创通气在提高RDS早产儿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枸橼酸咖啡因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及无创通气可明显提高RDS早产儿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枸橼酸胎龄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枸橼酸抗凝在重症患者连续血液净化中的应用进展
不同血流速在出血患者枸橼酸钠抗凝血液透析中的临床研究
宫内生长异常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及相关关系对新生儿ICD-10编码影响
78例小于胎龄儿的临床特点分析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与出生体重及胎龄关系的研究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常用凝血功能参数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