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科学又艺术的教育

2021-07-13金芳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1期
关键词:效应心理学心理

金芳

读完刘儒德教授主编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我被书中基于心理学的教育艺术深深吸引。该书不同于普通的心理学书籍,它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66个鲜活的案例介绍并演绎了教学、教育、管理中的心理效应,深刻阐述了教育活动中各种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让我获益匪浅。

首先,第一辑教学中的心理效应之“超限效应”吸引了我的注意。作者以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的故事为引子,阐释了为什么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留白”、为什么“过犹不及”的道理。这提醒我,作为教师或家长,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作用在孩子身上。比如,下课铃声响了,但教学任务没有全部完成,出于“责任感”,以前我往往会“拖课”,将教学继续进行下去。细思后发现,耳里充斥着别班同学的喧闹声,教室内的孩子们思绪早已飞往九霄云外。40分钟的课堂是学生的一个“限度”,超出了这个“度”,结果反而适得其反,会令学生对教师甚至教学内容产生抵触、反感的情绪,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各种讲座、发言中会有时间的限制,倘若讲话人无视这个“超限效应”,再好的“金玉良言”也会让听众身心疲惫,会像马克·吐温一样,最后气愤地离场。回忆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不免面红耳赤,好在我们常常有这样阅读和反思的机会,让自己避免再次陷入尴尬境地。

其次,第二辑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不为做给别人看——成就目标定向”引起了我的深思。作者以一名落后生的事例开头,描述了他如何花心思保护面子和自尊,从而为自己的失败找各种借口,然后介绍了心理学家对学习意图的两种分类:掌握目标和表现目标以及四种典型的组合状态。这对教师透视学生的学习意图很有帮助,特别是低掌握—高表现者,他们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而非自评,展示是为了得到肯定,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也害怕被看成没有能力的人,感受着十足的焦虑和紧张,但往往又不愿付出真正的努力。比如有这样的孩子,每次考试结果都不甚理想,但每次考前却还沉迷于玄幻小说,知错不改。这种看起来懒散、不爱学习的背后隐藏着他们对失败的强烈恐惧,这样的孩子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花时间去真正理解和关注,帮助他们从泥潭里走出来。

最后,第三辑管理中的心理效应之“最后通牒效应”引起了我的共鸣。这种效应是指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人们往往是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才努力完成的情形,也是常说的拖沓、拖延作风。作者设下了一个问题作为这个效应的小标题:“最后通牒是不是拖沓者的克星?”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发现,很多学生用 “拖延癌晚期”来形容自己,经常会在暑假最后几天才去疯狂赶作业,要考试了才临时抱佛脚。究其原因,学生往往会说不到最后,不会逼迫自己。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有些拖延症者也是完美主义者,他们一开始还会有焦虑感和内疚感,因为他们还没有开始他们的任务,他们会暗示自己在压力之下自己的表现会更好,全盘考虑之后也许事情能做得更完美,其实往往事与愿违。作者提醒只有避免了最后通牒带来的负向情绪,才能使最后通牒发挥正向作用,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在我的班里,也有一部分非常懂得规划的学生,他们知道制订具体并可执行的计划帮助自己高效地完成任务,他们可以被树立为其他拖延症同学的榜样。对于教师而言,在布置完一项大任务后,可以再适当增加若干个阶段性的检查,避免有些愛拖延的学生迟迟不肯动手。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教科研中的课题要有中期检查的原因吧。

《礼记·学记》提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是无论学的人还是教的人,都能通过学习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发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教师也能解除自身的很多困惑。

总之,心理学作为一门描述规律的科学,对教育教学及教师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刘向说:“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如何有效地实践这些心理学的科学规律,需要教师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运用,逐步提高。基于心理学的教育是基于科学的艺术,是我们应该努力去追求达到的目标。

猜你喜欢

效应心理学心理
“没有用”的心理学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学报》2021年度审稿专家名录
画与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跟踪导练(二)5
偶像效应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