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协同发展”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资源建设与管理策略探索

2021-07-13廖静怡杨成龙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1期

廖静怡 杨成龙

【摘要】本文分析高校“双一流”建设中“教育协同发展”视域下面临的纸质期刊建设与管理現状,发现了纸刊的建设和利用受经费、文献完整性、人员素质、流通管理、空间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在成渝双城经济圈政策下,医疗教育协调发展的背景与态势中,纸本期刊的利用长期看来符合长尾效应,据此,本文提出相应的策略,建立合作模式,提高纸本期建设利用的效率与效益。

【关键词】教育协同发展  区域共建   纸质期刊  过刊管理

一、背景

1.1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背景

成渝两地文化同源、地理同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2020年1月习主席更是做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两地教委、教育厅签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推动两地高等教育合力发展创新,并制定明确的合作机制。抓协同联动,促进共建共享,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通过搭建平台,实时各项共建工程,聚集两地人才和科研资源,强化科技创新,聚焦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前沿领域,做优做强科技创新平台。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的大背景,有利于推动区域内高校图书馆为助力学校教育、科研而进行的资源建设工作共同谋划,协同发展。

1.2“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

当前,我国加紧推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从顶层设计到配套平台搭建、从工作方案到遴选标准与机构,“双一流”战略工作程序日益完善。对重点学科的建成、学校综合影响力、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排名等给出了较为具体的标准。“双一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且在不断地动态发展,从学科方向提炼,到人才培养成长,到优化建设平台,最终落脚到服务社会,高校都需要不断完善与发展才能达到并一致保持在某个行列,否则将被其他的高校挤出去。可以说,这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行为,必须经过持续不懈努力和动态建设坚持才能实现。

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措施。故不断思考如何优化资源建设,发挥资源效益,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纸本期刊,作为一种较为古老的成熟的纸质科研保障媒介,如何在当今大数据、协同发展等背景下优化,而不被淘汰,从高校使用者的角度也许进行一定的思考。

二、高校纸本期刊建设与管理现状

2.1资源建设现状

(1)纸转电大趋势,纸本刊订购经费有限

由于大部分科技期刊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而转型,变成了数字化的载体,实现了期刊依靠数据库有计划、规模化、系统化的数字化传播,中外文的各种数据库如知网、维普、万方等中收录了大量并占有大部分学术期刊的电子版本。因此近些年也是未来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方向就是数字资源建设,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逐年提高采购电子资源的经费比例,相应地减少了采购纸本资源的经费比例。同时,纸质期刊价格逐年上涨,在避免重复采购的前提下,一些图书馆就停订了纸质版本,保留电子版。近期的一些学校的研究发现,各学科馆藏ESI 纸质刊及其他纸质刊远远少于电子刊种类,这与纸本期刊利用率下降、出版社“纸转电”的发展趋势等有关。

部分纸本期刊未入电子期刊库

未进入数字化大规模流通渠道的期刊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涉及军事、外交、科技、商业等方面涉及安全保密等原因的期刊类文献。二是文学类大众文化服务期刊和部分权威性期刊,出于自身经济效益考虑,也大量滞后于全文数据库。第三,还有部分内参期刊,出于社会稳定考虑选择不开展网络服务。对于具有服务教学、科研,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而言,这些期刊的缺失都影响着电子期刊数据库在这一领域的文献完整性,所以高校中纸本期刊无法完全以电子刊代替。

2.2流通管理现状

(1)单刊借阅方式传统

纸刊的借阅方式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较大,因纸刊一般不外借,故读者需前往图书馆期刊阅览室才能查找阅览纸质期刊,而高校订购的一千余种期刊,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时到刊,而泛在网络时代,电子数据库大力发展网络阅读新方式和机构外漫游功能,读者可以使用很多工具,从各种便捷渠道获取期刊信息。所以一般来期刊阅览室查阅资料的读者,只是浏览一下文学、时尚类的休闲期刊,大量的纸刊无人问津。

(2)过刊存储空间不足

高校图书馆过刊管理的一般流程为:年底集中装订、登到录入、典藏上架。根据川渝两地高校调研,大多图书馆会将过刊装订后留存两年以上。按年征订量1千种期刊来算,一年需要装订的期刊超1万册。虽然装订工作一般外包,但期刊整理、外送、录入和上架耗时耗力,还需提前预算一部分经费。并且过期期刊不断增加,使图书馆阅览空间规划压力倍增,存在着空间不足,需经常剔架的矛盾。

(3)期刊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纸质期刊的管理工作是图书馆的基础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部分较为简单,但实际有较强的专业性,现有图书馆人员构成有时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首先,每年出版的纸质刊上万种,从海量的期刊中遴选符合本馆需求和学科特色资源,则需要采访馆员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其次,作为期刊管理角度,还要求从期刊的特点、标引等方面熟悉工作具体流程,能够熟练检索电子期刊,并能开展研究性工作。可以说当前期刊应该是传播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的融学术性、知识性为一体的馆藏文献资源综合性工作,对图书馆服务学校学科建设起到有效支持功能。

因此,在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比例发生逆转性变化,期刊部门的功能和设置也弱化甚至消失的背景下,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期刊管理人员设置计划,进一步借助教育协同发展区域间机构合作,才能有效提高期刊采访效果。

2.3纸本期刊的利用符合长尾效应

在实践中,长尾理论的典型代表就是互联网中的各种数字产品[1]。2004 年,长尾理论由美国《连线》杂志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首次提出,并很快发展成为一种新经济理论。长尾理论下期刊的使用呈正态曲线分布,中间的突起部分为“头部”;两边相对平缓的部分叫“尾部”。一开始人们的需求大多数会集中在头部,也就是指代“流行”行为,其他零散的“个性化需求”则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也就是指代“非流行”行为,而“非流行”的需求在长期来看,在长长的尾部加起来的数量上,会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

根据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医学图书馆的以一项研究表明,期刊的长尾效应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即期刊出版后的前几年,读者需要经常阅读当前的文献,即“即时效应”[2],这可能是上述研究中报道的新材料被大量使用的原因。在后来的几年里,期刊阅读主要是由读者查阅其他文章中发现的引文,或在使用学术搜索引擎时发现的文章决定的,但可能形成稳定的需求模式。并在长时间上形成可观的阅读量。研究表示不同学科的专业文献生命周期不同,但长尾效应一直存在。

根据长尾理论的,少量的、存在于各高校馆的专业过刊具有重大的使用和储存意义,我们更应加强高校纸质期刊共建共享策略探索。

三、策略探索研究

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特点,以合作为前提,提出以下策略。

3.1纸本过刊文献进行合作储存

前文所述,各高校年采购期刊量基本在1千种左右,但并非所有期刊都会装订,过刊装订都是依据根据学科专长,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即每个馆的过刊馆藏有特色同时也有缺失,在一定范围内并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成渝双城教育协同发展”的政策背景,可以实行纸刊合作储存,这样既能缓解高校馆藏压力,又可以在区域范围内补充馆藏,规避重复,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受益更多的研究者。

合作方式可以采取集中式和分布式。对于高校数量多并且相对集中的地方,集中式合作储存可以建设独立储存馆舍,将过刊统一装订储存并对外提供服务;而在高校馆地理位置距离较分散的地方可以协商成员馆利用密集储存库,通过分学科进行过刊收藏,建立一定的机制对其他成员馆开放使用。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释放成员馆馆藏空间,根据长尾理论保存有历史意义和使用价值的纸刊,抵御风险。

3.2加快纸刊数字化演进

如上文所述,高校里和社会上可能存在未进入数字化大规模流通渠道的涉密、内参、专业期刊,或由于涉及知识产权侵权的原因,有些具有研究和收藏价值的期刊却没有被录入期刊数据库,在“教育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也鼓励高校图书馆进行一定规模的电子版期刊的创建,完善整个地区的此项资源建设的缺口。但成员馆可以根据自己馆藏的特色,选择需要数字化的纸刊的标准,如国内大型中文全文数据库,在回溯文献上也有侧重,每个数据库都有自己特定的收录范围,如,中国知网可以回溯到1994年,维普回溯到1989年。但是,这就需要各高校图书馆对这部分自身馆藏文献主动进行纸本转数字化,建立区域储存图书馆的特有期刊数据库,与成员馆之间共享。

3.3 建立面向合作的人才培养体系

校图书馆相关管理人员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優劣,因现有期刊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缺乏专业技能和互联网应用技术无法满足高校图书馆现有期刊服务的服务质量,期刊管理工作停滞不前,更不能满足区域教育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合作需求。故现今应依托高校进一步培养图书情学专业人才,逐步形成一套符合区域背景情况及全国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具有开源情报视野的高等教育、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性培养框架。并在政府和企业领导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训中加入开源情报能力、教育协同视野的培训的相关内容,为国家或行业的图书情报工作制度培养复合型人才,最终,才能达到优化高校图书馆的期刊服务水平以及提高其期刊管理工作质量的中长期目标。

3.4按需加强纸本期刊甄选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的科研评价体制,仍然是对科研成果比较看重,这也导致我国期刊的出版发行数量不断增加,但从期刊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保存意义来说,这些期刊都是流行性较强,学术价值较弱,过刊保存的意义较小。所以各成员馆的纸质期刊甄选标准要相应提高和明确,储存真正学科建设价值的文献。

另外,高校图书馆的功能特别是本文提出的期刊和过刊的使用是为了满足在校师生的学习科研及学科建设的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的相关管理人员以及合作建设委员会可以对成员馆纸刊和过刊的利用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分析。对读者的需求进行调研,根据读者的需求指导成员馆对期刊的采购以及纸质资源数字化种类进行动态更新;在区域内高校合作共建管理体系内建立相应的大数据平台,实时运用技术分析,对图书馆现有的纸质期刊以及数字化期刊的类型、品种、内容以及文种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相应调整,满足更多读者的阅读需求、支持学科建设,体现高校图书馆期刊采购以及信息技术管理的价值,以提高图书馆纸质期刊的利用效率,优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助力双一流建设工作。

3.5制定合理的合作制度

区域合作储存过刊系统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根据我国相关规定,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都是属于高校的固定资产,如需统一储存需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建立委员会,以规章制度的方式规定其职责和义务。合作储存委员会与相关单位共同确定这一工程所需要建设的硬件、软件,如馆舍、设备方案,同时还要制订一系列的管理运营制度。这也带来了一些亟待解答的问题,比如明确成员馆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划分、合作储存文献的范围如何制定、文献所有权如何划分、文献的管理办法及服务方式如何界定,且高校馆对共建共享期刊资源具有有效的知识产权所有权。再如合作储存图书馆的文献所有权归属。作为高校办学评估中的重要指标——文献资源占有量中的过刊文献,高校图书馆馆在使用上不重视但对数据较为重视。期刊过刊根据相应政策,为高校的固定资产,不能由图书馆随意剔除、流转,这一问题如何合理的解决,是实施合作储存的基础,否则会成为我国合作储存图书馆建设的关键性障碍。

本文呼吁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或对高校纸质文献的评估指标进行相应修改,例如将区域合作的共建资源列入评价指标,或将纸质过刊所有权归合作储存图书馆所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为成员馆合理释放了空间,又能增加共享文献资源的范围,便于全面管理以及与成员馆之间的友好协作

参考文献:

[1] 克里斯·安德森. 长尾理论: 为什么商业的未来是小众市场[M]. 乔江涛,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2015

[2] 2Line MB, Sandison A. Progress in documentation—obsolescence and changes in use of literature with time. J Doc 1974 Sep;30(3):283

[3]张立群.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的装订探索 [J]. 图书馆论坛.2020.11.161

[4]陈叶.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研究 [J]. 图书情报.2020.12:25-26

作者:1.廖静怡  重庆医科大学  400016

2.杨成龙  重庆医科大学  400016

基金项目: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成渝双城建设背景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区域医疗情报共享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0py27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人工智能+医学”视域下研究生培养路径探索——基于“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背景》,项目编号:xyjg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