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 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07-11段小萍高诚

金融发展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区域差异可持续性养老保险

段小萍 高诚

摘   要:财务可持续性是养老保险制度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保证养老保险体系长期有效运转以及区域均衡发展是我国社会保障面临的严峻任务。本文使用2012—2019年中国(除港澳台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度量财务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泰尔指数法度量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的区域差异,并运用面板模型来探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较低且存在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覆盖面、养老负担、居民收入、养老金替代率和基金率是影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在东、中、西部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统筹层次、激励机制、人口结构及差异化策略组合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21)05-0059-09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21.05.009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养老保险的发展与完善关键在于财务方面的可持续性。在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的核心部分,源于2009年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2011年试点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014年,国務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标志着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然而,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广面临着巨大的养老负担。张向达和张声慧(2017)[1]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长期财务状况进行了预测,得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年度收支平衡将在25年内被打破,而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也会在30年内消耗殆尽。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老龄化程度差异大,各地区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差异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得出,我国2019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支比值最高地区(海南)是最低地区(浙江)的近两倍,东部发达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率(当期累计结余额与当期支出比值)更是远远小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公平是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研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政府尽快实现全国统筹、保障贫困地区老年人口生活水平,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稳健发展。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养老保险都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考验。世界银行(1994)[2]的研究报告指出,预期寿命的增加和生育率的下降引起的人口快速变化意味着老年人与年轻人的比例正在迅速提高,在这种日益增长的人口负担下,政府支持的养老金体系将难以维系,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巨大的财务负担,养老保险改革的目标是要解决未来的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建立可持续的、稳健的、抗风险的养老保障体系。Aaron(2010)[3]以法国、德国等10个欧洲国家为例,建立了评价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可持续性的综合框架体系,认为研究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可持续性影响因素方面, Elize Van Zyl(2003)[4]认为,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会受到经济发展、管理水平及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养老金制度不能单靠政府的财政支持,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会极大提高财政收不抵支的可能性;Blake和Mayhew(2006)[5]通过研究指出,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能力息息相关,政府可采取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生育率、延迟退休年龄等措施来增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

目前国内养老保险可持续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测算其隐性债务或财务可持续性。如贾康等(2007)[6]通过测算隐性债务,认为提高退休年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减少养老金支出、降低隐性债务的作用,有利于增加制度的可持续性;刘学良(2014)[7]通过建立养老保险精算评估模型,测算我国居民未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和政府养老支付负担,得出如果按照现行养老制度进行下去,未来我国养老金缺口会因人口老龄化加速而逐步扩大。二是研究其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和对策。邱长溶等(2004)[8]利用因子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养老保险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基金管理、行政管理和代际失衡;冯经纶和郑春荣(2019)[9]基于宏观视角探讨了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四个维度,并认为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在人口、经济、社会全方位协调下进行。针对养老保险的区域差异分析,我国学者的研究多聚焦于保障水平、参保率等方面。刘桂莲(2015)[10]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我国各地区城乡养老保险水平,得出东部地区保障水平高于西部地区,但两者间差距在逐渐缩小,其中,西部地区内部存在显著差异;蔡小慎和曲卉竹(2014)[11]基于面板数据研究东、中、西部地区参保率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分析得出老年抚养比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最大;陈迪红和孙福伟(2019)[12]通过构建基尼系数等指标衡量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替代率区域差异,得出我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替代率处于较低水平且区域差异显著。

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于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侧重点和评价依据有所不同,国外学者研究侧重于养老保险基金影响因素和运行效果方面,国内学者研究则多偏好于收支缺口和影响因素等方面。总体来看,由于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建立历史较短且体量偏小,研究对象大多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新农保等。与此同时,现有文献虽对我国养老保险区域差异展开了相关研究,但大部分集中于覆盖面、保障水平等方面,对财务可持续性区域差异研究较少。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展情况,以理论分析为出发点,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养老保障改革提供深层次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区域差异分析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的衡量

本文借鉴马广博和赵丽江(2015)[13]的评价方法,采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以下简称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来衡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即当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与支出的比值:[Yit=IitOit]([i=1,2,…,N;t=1,2,…,T],下同),其中,[Yit]表示[i]地区第[t]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Iit]表示[i]地区第[t]年养老保险基金年度收入额,[Oit]代表[i]区域第[t]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年度支出额。若[Yit]连续多年大于1,表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较为良好,反之,则表明缺乏财务可持续性。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 研究方法。针对区域差异衡量指标,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指标有极值与极差、变异系数、区域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广义熵指数等(鲁於和杨翠迎,2018)[14]。对于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区域差异的衡量,既要考虑到全国整体的绝对差异,也要关注到我国各区域间的相对差异。泰尔指数法在研究总体差异的基础上,可通过分解公式得出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相比较于其他方法能更好地处理差异的细节。故本文选取泰尔指数作为衡量指标,将我国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研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整体差异以及各区域间、区域内各省份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组间差异与组内差异对整体差异的贡献度。泰尔指数分解公式为:[T=Tb+Tw],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T=ji(YijY)ln(YijYNijN)]   (1)

[Tw=i(YiY)Twi=ij(YiY)(YijYi)ln(YijYNijN)]  (2)

[Tb=i(YiY)ln(YiYNiN)]  (3)

[Twi=j(YijYi)ln(YijYiNijNi)]  (4)

其中,[T]为整体泰尔指数,[Tb]与[Tw]分别为组间差异与组内差异,[Twi]为各个区域内的泰尔指数。各公式中,[i] 分别代表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理区域,[j]代表地理区域内各省份;[Y]、[Yi]、[Yij]分别表示全国、某区域、某区域内某个省份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N]、[Ni]、[Nij]则分别表示全国、某区域、某区域内某个省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为进行组间贡献率([Wb])和组内贡献率([Ww])分析,本文将组间贡献率([Wb])定义为组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程度,组内贡献率([Ww])定义为组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Wb=TbT           Ww=TwT]   (5)

2. 数据来源。本文将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级行政区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其中东部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辽宁;中部区域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西部区域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本文各省(市、自治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指标与参保人数数据来源于2012—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

(三)区域差异测度

1. 单截面数据分析。为探究当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区域差异现状,本文将2019年各省(市、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样本数据与其历年均值进行对比研究(见图1)。

由图1可知,2019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差异较为明显,最高省份为海南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为2;最低省份为浙江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只有1.06,表示当年收支基本相抵,当期并未累积太多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绝大多数省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处于1—1.5之间,且不存在当年入不敷出的省份,表明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较为良好。但2019年绝大部分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均小于历年收支比均值,表明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已呈现下降趋势。

2. 泰尔指数法测度区域差异分析。根据上文对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以及泰尔指数的测算和分解公式得出2012—2019年我国整体及三大区域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的总体、各区域、组间、组内泰尔指数及其趋势图(见图2)。

由图2可知,2012—2019年泰尔指数(T)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其在2013年达到最大值0.5726,随后下降到2015年0.4874,降幅约为7.3%。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刚刚启动,各地区养老保险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如天津市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约为江西省的3倍,随着2014年全国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差异也在逐渐减小。2015—2016年泰尔指数突变上涨,表明差异在这段时期内扩大,可能与这段时期部分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降低有关,如2016年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广东等超过11个省份收入出现负增长,黑龙江省甚至还出现收不抵支(根据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6年黑龙江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约为24.4亿元,当期支出约为26.2亿元)。随后,2016—2019年泰尔指数延续下降趋势。组内泰尔指数(Tw)在2012—2013年、2015—2016年上升,在2013年達到最高值0.5282后,整体下降至2019年最低值0.4376,期间降幅约为17%。组间泰尔指数(Tb)同组内泰尔指数趋势大体相同,由2013年最高值0.0444下降到2019年的0.029,期间降幅约为35%。这表明随着我国养老政策不断调整与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总体、地区间以及地区内差异在逐步减小。

比较各大区域泰尔指数,本文发现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其次,中部地区最低,并且东部地区泰尔指数大于全国数值,表明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大于全国水平。东部地区泰尔指数呈现“升—降—升—降”走势,在2013年达到最高峰0.874,之后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到2019年下降到最低值0.6478,该期间降幅约为26%。中部地区泰尔指数相对较低,整体在0.2上下波动,其趋势图走势为整体下降,最高值为2012年的0.264,随后在波动中下降,2016年下降到最低值0.1414,近些年总体降幅约为35%。西部地区差异水平整体呈现微弱上升趋势,总体升幅约为9.5%,表明近年来西部地区差异水平逐步扩大。总结可知,东部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内部差异远大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这可能与东部地区内部复杂、各省份跨度大等差异有关;中、西部地区差异虽相比较小,但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支付压力。

从贡献率方面分析,如表1所示,在2013—2019年组间泰尔指数对总体泰尔指数贡献率稳步下降,组内泰尔指数对总体泰尔指数贡献率稳步上升,2012—2013年趋势则相反。组间贡献率平均值为6.95%,组内贡献率平均值为93.05%,组间贡献率远远小于组内贡献率,说明组内差异是造成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从各区域分析,东部地区贡献率整体下降;中部地区贡献率上下波动,整体变化不大;西部地区贡献率在2012—2019年稳步上升,升幅约为22%。东、中、西部地区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54.27%、13.77%、31.95%,说明东部地区内部各省份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差异对我国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最高,西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最低。一方面,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地区整体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东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发展态势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江苏、浙江、上海对比河北、辽宁等),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同样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目前还处于省级统筹层次,各地区人文观念、城乡结构不一,养老政策实施效果差异较大,这也是造成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存在较大差异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2019年样本截面数据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其财务可持续性已呈现下降趋势;通过泰尔指数法分析得出,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区域差异在不断缩小;组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且东部地区组内差异远大于中、西部地区。鉴于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差异明显且内部情况复杂,本文还需进一步探讨影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差异的因素及作用机制。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一)指标选取与研究假设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采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养老保险基金的缴费主要由个人缴费、地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等其他对养老保险的资助组成,在支付端则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张向达和张声慧,2019)[15],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与其基金年度收支和年度结余密切相关。根据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与收支构成分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可从经济、人口、政策、个体四个层面展开。

1. 经济层面。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陈迪红和孙福伟,2019)[12]。养老保障物质供给水平是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会提高平均工资水平,并且拥有更多经济资源来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事业,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产生的总效用为正。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呈正相关。

2. 人口层面。人口结构关系对养老保险的收支会产生直接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地方财政为了保障老年居民的生活质量背负着巨大的养老金支付压力(邱长溶等,2004)[8]。而与之对应的则是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随着覆盖面的扩大,缴费人数不断增加,丰富了基金收入来源,提高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据此,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但覆盖面的扩大会提高其财务可持续性。

3. 政策层面。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仍处于省级统筹模式,地方政府对养老保险的扶持力度影响到养老制度本身的发展(鲁於和杨翠迎,2018)[14],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财政补贴更是直接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值。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

假设3: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会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

4. 个体层面。微观个体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体缴费水平上,个人的养老保障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居民自身选择的缴费档次,居民收入的高低又决定了缴费档次和意愿,推及区域层面,则可以认为,区域缴费水平直接影响到养老保险基金的缴费收入。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4。

假设4:居民收入会影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且与之呈正相关。

(二)样本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所需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个省份的统计年鉴,样本区间为2012—2019年。为提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将连续型变量在1%和99%分位进行Winsorize处理。

(三)变量定义

1. 被解释变量。采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Y)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具体公式如上文所示。

2. 核心解釋变量。

一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采用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比值(gdpp)作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

二是养老负担和覆盖面。本文采用老年人口抚养比(pfr),即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值来衡量该地区的养老负担。同时,采用缴费人数增长率(pr)来度量覆盖面的扩大(马广博和赵丽江,2015)[13],其计算公式如下:

[prit=Δpitpi,t-1]  (6)

其中,[prit]表示[i]地区第[t]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数增长率,[Δpit]为[i]地区第t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增缴费人数,[pit]为[i]地区第[t]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数,其中[Δpit=pit-pi,t-1]。

三是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中国统计年鉴》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并未对社会保障支出和就业支出进行区分,而是统归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鉴于各省年度就业支出只占社會保障和就业支出一小部分(马桑,2020)[16],本文采用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sse)来衡量政府对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

四是居民收入。农民是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的主体(2015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中农村居民占比约93%)(邓大松和仙蜜花,2015)[17],本文采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fincr)指标来衡量个体缴费能力。

3. 控制变量。除上述因素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造成影响之外,养老金替代率与养老保险基金多年累计结余也是影响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养老金替代率(penr)反映了领取养老金人员社会保障程度,用城乡居民人均养老金待遇水平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来衡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额是应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与养老负担的重要保障,本文借鉴马广博和赵丽江(2015)[13]的方法,选取基金率(fundr)指标反映该因素对模型的影响,其中:

[fundrit=SitOit]  (7)

上述公式中,[fundrit]表示[i]地区第[t]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率,[Sit]、[Oit]分别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额和基金支出额。变量具体定义见表2。

(四)模型构建

为了验证假设,本文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Yit=αi+β1gdppit+β2pfrit+β3prit+β4sseit+β5fincrit+β6penrit+β7fundrit+εit]  (8)

其中,下标[i]表示个体截面,即各个省份,[t]表示年份,[α]i为[i]地区截距项,[ε]it为随机扰动项。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由表3可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最大值为2.994012,最小值为0.634752,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较大,且均值为1.50542,表明我国各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指标整体较为良好,但不同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差异较为明显。

(二)回归分析

1. 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分析。为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在对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之前,本文采用LLC检验来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变量均满足平稳性假设。本文使用F检验和Hausman检验来选择面板模型形式。F检验的结果为P值拒绝原假设,表明截距项应发生变化,则只能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或者随机效应模型;通过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0002,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因此,固定效应模型要优于随机效应模型。为验证面板模型随机扰动项是否存在异方差、自相关和截面相关情形,本文采用Wooldridge方法检验组内自相关,检验的P值为0.0000,拒绝原假设,即认为扰动项存在组内自相关;利用Pesaran检验是否存在组间截面相关,检验的P值为0.0276,拒绝原假设,扰动项存在组间截面相关;通过沃尔德检验来确定是否存在异方差,结果显示P值为0.0000,即拒绝原假设,随机扰动项存在异方差。通过上述检验结果,随机扰动项存在自相关、截面相关和异方差情形。为了有效处理复杂的面板误差结构,本文采用面板校正标准误(PCSE)的方法来估计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见表4。

根据表4实证回归结果可知:(1)经济发展水平的系数估计值为0.245,且在10%水平上显著,说明经济水平提高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提高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假设1成立。(2)老年人口抚养比的系数估计值为-1.364,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负担加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逐步增大;缴费人数增长率的系数估计值为0.272,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缴费人数的增加会提高养老金缴费收入,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假设2成立。(3)财政补贴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不产生显著影响。近年来,财政补贴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中的占比不断提高,与之伴随的是个人缴费的减少(董克用和施文凯,2019)[18],财政补贴的增加带来的养老金收入并不能拉开养老金支出的差距,假设3不成立。(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系数估计值为1.577,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人均收入的增长会提高居民缴费档次与意愿,从而对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产生正向影响,假设4成立。

2. 分区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分析。为了考察全国不同地区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影响因素,本文分别建立东、中、西部地区模型,分析结果见表5。

由实证结果可知:(1)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系数估计值为0.65,且在5%水平上显著,中、西部地区估计系数均不显著。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只对东部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产生正向影响,对其他地区影响不明显。(2)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中部、西部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的系数估计值分别为-5.173、

-5.378,且分别在5%、1%水平上显著,但东部地区影响不显著,说明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中部、西部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产生负向影响,且西部地区影响效应略大于中部地区,对东部地区影响不显著。(3)缴费人数增长率对东、中、西部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的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2、0.385、0.205,且分别在5%、1%、1%水平上显著,说明缴费人数增长率会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的提高,这种促进效应在中部地区最强,东、西部地区较弱。(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对东、中、西部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的系数估计值分别为1.344、1.705、1.438,同样分别在5%、1%、1%水平上显著,说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会提高缴费档次从而提高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这种效应在中部地区最强,在东、西部地区较弱。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主要采用三种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

1. 遗漏变量检验。考虑到遗漏变量所造成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在原来模型基础上加入居民受教育水平(edu)变量和城镇化率(urb)变量,其中受教育水平与居民收入水平息息相关,理论上存在对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影响;城镇化率关联着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较高的地区存在较多的产业集群与企业,有利于提高经济水平与居民收入水平,进而对养老保险基金产生影响。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覆盖面、养老负担系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均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显著相关,回归结果与前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2. 解释变量滞后一期检验。考虑到前期经济发展水平可能会对当期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造成影响,本文将经济发展水平(gdpp)变量滞后一期进行检验;考虑到前期缴费人数可能对当期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产生影响,本文将缴费人数增长率(pr)变量滞后一期进行检验,其他变量保持不变。回归结果显示gdpp变量与pr变量均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显著正相关,其他变量回归结果与上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 改变样本区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工作在2012年8月开始启动,到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标志着该项制度的形成。考虑到2012—2014年期间各省(市、自治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标准存在差异,本文缩小样本的时间跨度,采用2014—2019年样本数据,并保持变量的定义不变,重新进行回归。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覆盖面、养老负担、农村居民收入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显著相关,与上文研究结论基本保持一致,结果通过稳健性检验①。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应用泰尔指数法分析2012—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的区域差异,并建立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相关因素对我国及各区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总体差异明显,组间差异占整体差异比重较小,组内差异占总体差异比重较大,且三者均处于下降趋势;东部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内部差异最大,西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差异最小。经济发展水平、缴费人数增长率、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显著正相关,这些变量的增长有利于增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老年人口抚养比则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显著负相关,该变量的增长会降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财政补贴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影响不显著。从不同区域来看,对东部地区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缴费人数增长率、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显著正相关,这些变量均正向影响东部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对中、西部地区而言,缴费人数增长率、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显著正相关,而老年人口抚养比却对其产生负向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结论,本文建议:

第一,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省份只有极少数,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市县级统筹层次,养老保险的低统筹层次和碎片化管理不仅难以有效发挥社会保障互通共济功能,而且还带来劳动力不均、社会保障关系转接难、保障水平差异大等问题,使得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大为减弱(邹丽丽等,2017)[19]。因此,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实现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我国应逐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地区间经济、社会、人口、制度的协调发展,为尽快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供先决条件。

第二,完善制度激励机制。近年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平均个人缴费金额处于较低水平,政府和村集体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更多符合条件人群加入参保行列中,扩大参保缴费人数,同时实施多缴多补的缴费激励制度,增加居民选择更高缴费档次的积极性,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缴费收入,进而增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

第三,优化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不仅增加了领取养老金人数,还减少了养老保险缴费人数,影响了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政府可采用政策宣传、颁布幼儿帮扶政策来提高青年夫妇生育率,进而扩大未来我国青年人口基数,提高养老保险缴费人群基数,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平稳持续运行。

第四,差异化策略组合。东部地区在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同时,还需普及养老知识与理念,扩大养老保险缴费群体,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推行;中、西部地区应颁布对欠发达地区的保障政策文件,調整和完善产业结构,提高当地居民人均收入,同时注重优化人口结构,实施激励政策吸引人才,减少劳动力流失。

注:

①为节省篇幅,稳健性检验结果不再展示,作者备索。

参考文献:

[1]张向达,张声慧.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瞻[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7,(3).

[2]World Bank. 1994. Averting the Old Age Crisis - Policies to Protect the Old and Promote Growth[M]. Averting the Old Age Crisis: Policies to Protect the Old and Promote Growth.

[3]Aaron George Grech. 2013. Assess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pension reforms in Europ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Social Policy, 29(2).

[4]Elize Van Zyl. 2003. The Old Age Pension System in South Africa[J].Paper presented at the Globalization & Social Protection Research Conference, Chateau de Coppet, Switzerlan, February 26.

[5]David Blake,Les Mayhew. 2006.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UK State Pension System in the Light of Population Ageing and Declining Fertility[J]. Economic Journal(512).

[6]賈康,张晓云,王敏,段学仲.关于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的研究[J].财贸经济,2007,(9).

[7]刘学良.中国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和可持续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9).

[8]邱长溶,张立光,郭妍.中国可持续社会养老保险的综合评价体系和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3).

[9]冯经纶,郑春荣.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系统可持续问题研究[J].财政科学,2019,(4).

[10]刘桂莲.中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非均衡发展分析——基于2013年31省数据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5).

[11]蔡小慎,曲卉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4,(8).

[12]陈迪红,孙福伟.中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2007—2016年区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9,(3).

[13]马广博,赵丽江.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J].经济经纬,2015,(4).

[14]鲁於,杨翠迎.趋同还是趋异:时空视域下的中国社会保障水平[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4).

[15]张向达,张声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9,(2).

[16]马桑.省际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与经济实力非一致性影响因素研究——来自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解释[J].保险研究,2020,(9).

[17]邓大松,仙蜜花.新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5,(9).

[18]董克用,施文凯.从个人账户到个人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结构性改革再思考[J].社会保障研究,2019,(1).

[19]邹丽丽,李姗姗,果婷.地区发展差异下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升的对策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

Analysis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Endowment Insuran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Duan Xiaoping/Gaoche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3,Hunan,China)

Abstract: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guarantee for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Ensuring the long-term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and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region is a severe task for China's social security. This paper uses the panel data from 31 provinces(c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of China(excluding Hong Kong,Macao,and Taiwan region)from 2012 to 2019 to measure the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pension insurance fund income and expenditure ratio,applies the Thiel index method to measur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pension insurance in China,and uses a panel model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pension insur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of endowment insurance for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is low and there are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overage,pension burden,residents' income,pension replacement rate and fund rate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income to expenditure ratio of basic endowment insurance. A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f these factors in the East,Central and West of China. Based on the result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overall planning level,incentive mechanism,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combination.

Key Words:endowment insurance,sustainability,influencing factors,regional differences

猜你喜欢

区域差异可持续性养老保险
北京冬奥会的“六有”可持续性管理经验
企业可持续性的表征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咨询和建议委员会成立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我国城乡居民财产分配现状及区域差异研究
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区域差异分析
保护与发展:民族村寨活化的空间途径
城镇化、商业化与农村金融
基于因子分析与层次分析的中国区域差异综合指数的构建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