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路径研究

2021-07-07王卫华郭永邦

经济师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创新创业教育互联网+

王卫华 郭永邦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科技迅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相继问世,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技术基础,并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了迎合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在高职思政课教育中,要创新理念、模式与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文章以思政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分析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堂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思政课 融合

中图分类号:F062.5;GT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5-160-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从侧面明确了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推动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举措,也是国家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体制,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与时代精神、社会发展相吻合,创新创业与思政教育在目标、内容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中,丰富了思政教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能够显著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一、创新创业教育对思政课的贡献

(一)创新创业教育丰富了思政教育资源

创新创业教育是综合各门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填补了思政教育中的空白领域,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和创新空间。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思政教育更加侧重理论教学,创新创业则更多的是一种实践活动,在教学时,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其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创新创业教育上,有着对象广泛、目标多重、学科边界模糊、教学模式实践的特征,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尽管创新创业教育还并不是独立学科,但是,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育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教学环节中,要求从学生的实践学习过程出发,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在实践活动中,边做边学,做到学做之间的结合,努力将理论知识、实践行为有机整合起来。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课程的融合,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资源支持,包括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内容,这能够显著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

(二)创新创业内容可优化传统思政教育学科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其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创造精神、创业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而专业教育则旨在培育专业性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依赖于专业教育,需要贯穿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高职思政课中,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拓展领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创新为动力的新时代对于思政教育理念、目标、手段均提出了新要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可以充分挖掘出思政教育的育人价值和功能,并基于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夯实学生主体地位,挖掘其潜能,激发出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具备勇敢开拓的创新精神,了解社会需求、行业特征以及职业技能要求,使教学内容、现实需求之间实现有效对接,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接受思政教育,促进两者内容之间的融会贯通。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元素融入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一)转变传统教育思维

传统的思政课堂上,是以教师作为核心,知识也是以教师的传授为准,教材则按照教育部颁布的统一教材,这很难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尽管教材中所选的思政内容均是精华,能够升华学生的思想,但是,单一的文字呈现方式已经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接受能力,特别是高度抽象化的知识内容,简单靠书本上的传授,很难让学生产生直观体会,教学渲染力也非常有限。因此,“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元素在高职思政课中的融入,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维,树立“互联网+教育”理念,通过网络来寻求多元化的展示材料,这不仅能够丰富思政教学的内容,也增加了信息可信度。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树立互联网+教育理念,从思维模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并找到思政内容和创新创业内容之间的结合点,更好地塑造、改变学生的思想。

(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互联网+”时代下,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思政课的融入,让思政教学更具实践性。为了提升教育质量,要以学生作为思政学习的主体,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制定教學方案。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渗透,要讲究方法和内容选择,增加更多的实践内容,最大限度激发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之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获取思政知识。在思政课程中安排创新创业课程内容时,要协调好各类创新创业要素,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组织学生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为学生开设自主创业探究活动、社会调查等,使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必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育,将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数字化时代的种种特征趋向串联,体现出高职院校育人模式的创新导向。

(三)丰富课程融合模式

“互联网+”时代下创新创业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需要构建出丰富的实践渠道。在具体的授课中,要发挥出课堂环境的作用,挖掘思政教育趋向作用,并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化需求对学生进行分析,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突出其专业内容。在思政实践课程中,要探索新的教育渠道,为不同专业学生提供未来行业发展趋向分析,为学生推荐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对学生予以多方面的指导。应用网络数据、信息分析的方式,在思政课堂上模拟各类实践环境,让学生仔细分析、思考,在面对创新创业实践时,应该如何选择。通过各类思政理念的引导,让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政导向。实践证实,将创新创业内容与高职思政教育相结合,活化了思政教育内容,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内容丰富多彩,思政教育上,可以以此作为基点,丰富思政实践和理论课堂,将各类内容有序联系起来,强化思政内容与学生成长之间的关联,为学生的能力培养和顺利成长奠定基础。

(四)完善思政教育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的思想动向发生了显著变化,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上,要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特点、社会变化不断调整,构建规范、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思政教育体系是对各项教育资源的科学安排,在具体的融合上,并非没有规律,将创新创业内容融入思政内容时,要根据实践情况构建规范化的融合体系。一方面,两者的融合要突出思政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的特点,合理统筹时间,侧重学生思维认知能力、综合能力的培育,并把握好两种教育内容的相似点。另一方面,在课时安排上,要增加动手时间的比例,让学生在理论能力得到提升后,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来实现能力提升,并以长期发展作为导向,构建系统化的课堂环境,从实践高度来寻求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思路,构建与高职院校人才培育模式相符的教育导向。

(五)构建融合实践平台

不管是思政教学,还是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实践环节都有更高要求,传统的思政教育尽管设置了实践环节,但是形式化的问题普遍存在,与学生兴趣、年龄脱节,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没有持续、稳定的实施下来,久而久之,会引起学生的厌倦和逆反心理。创新创业教育在思政课程中的渗透,要更加侧重于实践平台的建设,突出平台建设实用性,用开放、创新的实践平台来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对此,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出现有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与合作企业加强深度合作,根据发展需求来创设丰富的实践平台,做到多元、多层次。实践平台的建设要凸显出信息化、“互联网+”特点,应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资源来拓展思政实践内容,使之能够与“互联网+”时代相接轨,让学生具有丰富的实践体验,为后续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同时,还要发挥出师资的导向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下,思政教育有了更多的渠道,除了可以为学生提供线下教育指导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出线上教育的作用,利用微信群、微课等平台,将线上教育、线下教育相融合,对于不明确的问题,学生在课后也可通过网络平台向教师请教,彌补了传统思政课在教学方式上的各类不足,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颇有价值。

(六)完善教育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对于课堂教育和人才培育具有重要影响,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过程中,也要关注评价环节。传统的评价模式以学生对思政知识的掌握作为评价基础,过于注重教育理论的评价,没有关注到双创教育的重要作用,这很难体现出两者的融合实效。在互联网+时代下,需要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将评价重心放置于学生思想行为、理论能力和职业能力上,评价要充分发挥出大数据的作用和价值,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的成就和问题。并将实践作为评价的重点依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种种表现,将各类评价元素相结合,用客观的方式来反映出学生学习环节的诸多问题,并以评价结果作为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使教师了解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素质教育问题以及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根据问题所在寻找成因,针对性的改革教学内容,为思政教学内容赋予更多的现代化元素和信息化元素,实现创新创业与思政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使学生在教学中有更多收获。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对于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都提出了全新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课程合二为一,可以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代经济发展中的全新转折点,对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具有重要价值,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着力点。各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将其与高职思政课程联系起来,弥补上述两项教育在各方面的不足之处,为学生的学习、就业和创业提供便利与帮助。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课题号:19F34)]

参考文献:

[1] 张少兵.“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8)

[2] 胡发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J].国际公关,2020(06)

[3] 孙晶.“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

[4] 赵庆云.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28)

(作者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5)(责编:纪毅)

猜你喜欢

高职思政课创新创业教育互联网+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