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对住院患者心理应激的作用分析

2021-07-05范雪春胡君

健康之家 2021年13期
关键词:心理应激住院患者人性化护理

范雪春 胡君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人性化护理对住院患者心理应激的作用。方法:将住院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80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将两组患者术前30 min的生理及心理应激指标进行对比;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理及心理应激指标均较优(P < 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P < 0.05) 。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住院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应激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及借鉴意义。

关键词:住院患者;人性化护理;心理应激;治疗效果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患者进入医院治疗疾病,心理上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及反应过激等负面情绪,患者容易心率加速、血压升高,对医护人员治疗疾病,产生了一定的干扰及影响[2~3]。医护人员对住院患者心理上的安慰鼓励,可以在短期内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治疗效果[4]。临床资料显示,人性化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过激反应,放松住院患者的身心状态,提升治疗效果[5]。因此本文就人性化护理对住院患者心理应激的作用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组间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可对比。详见表1。

纳入标准:(1) 经临床症状诊断确诊为住院患者;(2) 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完整;(3) 患者沟通、交流无障碍;

排除标准:(1) 患有心、肝、肾等器官严重功能障碍患者;(2) 患有精神系统疾病;(3) 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较差,不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护理措施:患者术前相关准备、术后疾病并发症的防治。

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具体人性化护理措施如下:(1) 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术前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术前交流,护理人员将患者同病房的病友介绍给患者,消除患者陌生感及距离感。与患者交流沟通,以了解患者对手术的认知程度,用温和的语气及方式,借助文字、图片及视频等途径,跟患者讲解手术的作用及具体流程,麻醉医师跟患者讲解麻醉时需要做的准备、麻醉注意及禁忌事项。通过交流,了解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解除患者思想上的包袱。(2) 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术中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患者进入手术室,会有陌生感、恐惧感,手术室内巡回护士用柔和语气与患者聊天,介绍手术室环境,告知患者手术时需要保持的体位姿势、手术时需要配合的地方及禁忌事项,缓解患者身心方面的紧张、压抑感,给患者手术部位以外的身体部位做好保暖防寒措施。(3) 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术后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患者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护送患者回病房静养休息,妥善安置固定引流管。术后疼痛是患者的常见反应之一,患者麻醉药效散去,疼痛感会逐渐加剧,引导患者选择合适体位减轻疼痛;播放患者喜欢的轻音乐,转移患者的疼痛感;如果患者难以忍受剧烈的疼痛,可以遵医嘱给予患者适量止疼药。患者身体逐步恢复后,可以辅助患者进行适量活动及针对性的功能训练。同时养成较好的个人清洁卫生防护习惯,定期更换被褥及毛巾,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1) 将两组患者术前30 min的生理及心理应激指标进行对比。由护士对两组患者术前30 min的心率和血压(SBP)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心理状况的变化进行记录、对比。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及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估患者术前的焦虑及抑郁情况;抽取患者肘部静脉血5 mL,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对两组患者术前的NE及E浓度进行评估。

(2) 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通过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健康宣传教育、住院环境、护理态度、专业操作技能及手术结果等五个方面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每项分值为0~20分,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4.0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 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 表示,行t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将两组患者术前30 min的生理及心理应激指标进行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理及心理应激指标均较优(P < 0.05) 。详见表2。

2.2 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P < 0.05) 。详见表3。

3 讨论

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的心态与健康时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在陌生的环境里会产生紧张、恐惧、害怕等负面情绪。科学、针对性的护理,可以缓解患者住院的陌生感、压抑感,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及康复[6]。人性化的护理应运而生,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青睐。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其首要目标为以人为中心,满足患者除治疗效果以外,对心理方面护理的需求,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在患者疾病康复过程中的价值及意义,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患者术前健康知识宣教,消除患者对手术室的陌生感、术中巡回护士的关心及术中采取的保暖防寒措施,及术后疼痛与康复的人性化护理,因此观察组的生理及心理应激指标均较优;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健康宣传教育,让住院患者熟悉住院环境、改善病房环境,和蔼友善的护理态度,专业过硬的护理技能等方面的全方位护理,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住院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应激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及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爱东,杨守臣,江海波,等.正性暗示联合人性化干预对胆囊炎手术治疗患者SAS评分、配合度及术后NRS评分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0,29(2):58-61.

[2]杨军玲,雒娟妮,张媛,等.浅析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胆结石手术病人生活质量与不良心理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12):2011-2012.

[3]张婷婷.术前积极心理暗示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133-135.

[4]徐蕾,胡珊博,張琳苑,等.基于场景模拟法和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法对护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应激强度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9,33(13):2185-2191.

[5]黄纯杰.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肝移植患者的术前焦虑及术后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6):28.

[6]裘若燕.行为转变干预模式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5(52):132,165.

[7]刘俊霞.助产士人性化护理服务对高龄产妇的应用效果及SAS、SDS 评分影响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6):77.

[8]周驰.人性化护理对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1, 21(24):353-354.

猜你喜欢

心理应激住院患者人性化护理
螺旋藻多糖对心理应激大鼠心肌抗氧化的影响
某综合医院18例住院患者自杀行为特征分析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老年住院患者口腔护理技巧分析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移动互联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及对策研究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灾难与创伤心理应激的护理干预研究
心理应激理论在高中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实践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