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应激理论在高中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实践运用

2015-05-14周杨周策王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中学生

周杨+周策+王标

〔关键词〕心理应激;中学生;心理咨询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高中阶段是一个十分特殊而又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生理迅速发展成熟,从外形上看逐步接近成人,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这种不平衡性一方面为其个性、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他们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正如别林斯基所说:“青年期也就是向成年期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往往总是分裂、不调和的……”在这样一个分裂、不可调和的动荡时期,高中生们又要面对人生意义的转折点——高考,这使得他们原本并不完全成熟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恰当的疏导,往往会成为各种心理问题的诱因。有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强迫、敌对、偏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以及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甚至有些学生由于不堪心理的重负而选择了轻生的道路。因此,关注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每一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时,运用心理应激理论对学生进行调整、干预训练,可以有效维护和促进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心理应激的认知—交互作用理论介绍

心理应激的认知—交互作用理论认为,外界环境变化对个体自身产生的威胁或挑战,并不直接导致个体采取措施,而是通过个体对觉察到的应激源(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以及个体一直以来的应对策略倾向这两方面的因素,最终决定个体的应激反应(如图1所示)。

(一)应激源

应激源指引起应激的各种内外环境刺激,包括生物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对于中学生而言,应激源主要包括:生物性的,如躯体创伤或疾病、睡眠障碍;心理性的,如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及长期生活经历造成的不良个性心理特点(如易受暗示、多疑、嫉妒、自责、悔恨、怨恨);社会性的,如重要人际关系破裂(父母离异、亲人离世)、家庭长期冲突、地震、车祸等。

(二)认知评价

著名的心理学家Epictetus说过:“扰乱人精神的,与其说是事件,不如说是人对事件的判断。”认知评价是对事件的全部认识过程,在心理应激的发生和强度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认知评价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初级评价阶段:个体对应激源的性质和重要程度进行评价,对自己是否受到事件威胁作出判断;次级评价阶段:指个体对应激情境的危害性作出肯定识别之后,评估和选择对威胁事件的应对方式和适应能力。

(三)应付

应付或应对(coping)是指个体面对威胁性的应激源时,需要通过各种适当的心理行为策略,经过努力、行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来消除或缓解自己的紧张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应对方式主要包括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六种。

每个人的应对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常见的有以下三种组合。(1)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型。此类型的个体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趋于稳定和成熟的人格特征。(2)退避——自责,不成熟型。这一类型的个体在生活中常以“退避”“自责”和“幻想”的方式应对困难和挫折,较少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表现出一种神经症性的人格特点,其情绪和行为均缺乏稳定性。(3)合理化——混合型。这种类型反映出个体应对行为集成熟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于一体,在应对行为上表现出矛盾的心态和两面性的人格特点。

(四)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在应激状态下,其情绪、行为、认知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应激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1)情绪性反应:焦虑、恐惧、抑郁、愤怒。(2)行为性反应: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改变自我、改变应激源。(3)认知性反应:典型表现是灾难化,主要表现为过度强调负性事件的潜在后果,如:考试焦虑。(4)综合性反应: 崩溃,一种心身耗竭状态;创伤后应激障碍,指在强烈的应激经历之后,过一段时间再发生的应激综合征。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社会性压力源引发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高三学生周某,女,非独生子女,家中排行第二。父母均为农民,在外务工。2011年春天,姐姐自杀。2011年10月由同学陪伴前来咨询(距姐姐自杀事件已有几个月)。周某主诉:最近上课总是听不进去,老是喜欢分神,喜欢联想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疲劳感,做事情提不起精神。虽然自从姐姐自杀后,父母一改往日对她学业要求较高的态度,不再给她施加压力。但是,她仍然很担心自己考不好,会让父母伤心,于是前来咨询,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能够更好地听课,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业成绩。

【案例分析】

(一)应激源

社会环境性压力源:亲人自杀和 高考。这两个压力事件虽然同属于社会性压力源,但是亲人自杀属于重大负性生活事件,是一次性的、突发性的,而且强度较大,而高考则是一种持续的弥散性压力。

(二)来访者的心理中介机制

1.来访者的认知评价过程

评估压力的性质及压力对自己的利弊:一方面,姐姐去世,来访者同家人都很悲伤,与此同时来访者由原来的排行老二变成了如今的老大,自然成为了父母今后的希望和未来关注的焦点,压力突然增大;另一方面,升入高三,高考一天天逼近,学业压力逐渐增大。

评估自己的实力,确定自己能否战胜压力,确定对待压力的方式。来访者原有的学业水平一般,在现有条件下,显然无法满足家庭及她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来访者希望通过考上一所好的学校不让父母失望,尽量减轻他们的丧女之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得来访者启动了退缩、逃避的自我防御机制,表现为意识无法自我控制,被潜意识支配(即明明很想好好学习,但是行为上却控制不住自己)。

2.来访者的社会支持系统状况

来自家庭方面:父母均在外地务工,同时父母也沉浸在丧女之痛中,加上父母文化水平低,故来自家庭的精神支持较少。

来自学校方面:来访者有一个同乡的在实验班的好朋友,该生性格较为外向,心地善良,平时主要是该同学给予来访者精神鼓励和支持,来访者接受该同学建议前来咨询。

(三)来访者产生的应激反应

生理上应激反应:有疲劳感。

心理上应激反应:思维方面表现为注意力无法集中,产生无关联想;意志力方面表现为行动力下降,做事情提不起精神。

(四)来访者应对方式

退避——自责(不成熟型)。

(五)干预对策

帮助来访者找到造成其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同时改变,对来访者自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来访者一时无法满足环境对自己的要求,于是对自己失去信心,对未来失去信心。

对来访者求好、求胜的心理及其对父母的孝心给予积极评价。但明确告知来访者学习是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给自己一段时间去适应这一切。

承诺为来访者提供无条件的、持续的帮助(如对来访者的学习方法进行分析指导),让其感受到学校、教师对她的关心,给予其精神上的支持。

案例二:生物性压力源引发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高二学生黄某,女,18岁,家中长女,有一个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妹妹,父亲做生意,母亲全职在家。来访者主诉有一个一直以来很要好的朋友,现在突然提出不想再和自己交往了,内心苦闷压抑,感到人生没有意义,学习上没有动力和目标,想要对朋友学会放手,但又放弃不掉这段友情,于是前来咨询,希望得到老师的开解。咨询初期,来访者的情绪十分低落,一直描述着自己如何为这份友谊付出,并表示如果对方愿意,甘愿一如既往地付出,不求回报。这种对友情的一味的单方面的付出,不禁让我心生疑惑: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女孩这么无怨无悔?随着咨询的深入,了解到在高二时,来访者由于持续的感冒发烧未得到重视,转变为肺结核,休学一年,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看到很多人因此病而死去,尤其记得一个同病房的年轻女大学生因为旧病复发而离世的场景,也就是从那天起,来访者对人生、对亲情、对友谊等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案例分析】

(一)应激源

生物性压力源和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二)来访者的心理中介机制

1.来访者的认知评价

由于对疾病、对死亡的恐惧,来访者对自我的评价降低,对人生的看法消极,来访者极其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渴望在“有生之年”有一份宝贵的友谊,有一个人能够深深地留恋自己。

2.来访者的社会支持系统状况

来访者的社会支持系统状况不良。家庭方面:从来访者的反应和描述中可以看出,因为现在来访者还有一个3岁左右的妹妹,父母认为她已经长大,因而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她,除了物质上的支持,精神上的交流较少。学校方面:长期以来,来访者惟一的精神支柱就是那个和自己关系较好的女友,现在女友也要离开自己,于是来访者感到孤独、寂寞,生活没有意义。

(三)来访者产生的应激反应

一蹶不振,丧失信心,丧失生活、学习的动力。

(四)来访者的应对方式

退避——自责(不成熟型)。

(五)干预对策

正视自己的疾病史,并接受它。了解疾病常识,学会自我保护。重新建立与家人、亲人的关系,从他们那里得到关心和支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的观念面对人生。

案例三:心理性压力源引发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高二学生连某,女,18岁,父亲在乡供电公司工作,母亲带着自己上学。来访者主诉,班里有一位女生,自己一直以来都看不惯她,主要是看不惯她对自己和其他人的趾高气扬的行为,现在甚至到了讨厌、厌恶、鄙视的地步。(来访者表述时很激动,从眼神、动作等能明显感受到来访者的浓重感情色彩。)希望通过咨询得到老师的疏导,不再为此事烦恼。了解来访者的家庭情况后得知,来访者的父亲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哥(略有残疾),两家彼此相邻,但是关系不好。从小爷爷奶奶就偏袒大伯一家,母亲对此很有意见,经常在自己和父亲面前发牢骚。大伯家还有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姐姐,爷爷奶奶也很偏爱。一直以来,自己不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与人相处方面都比姐姐强,但是仍然得不到爷爷奶奶的疼爱,内心很不平衡,觉得不公平。

【案例分析】

(一)应激源

精神性压力源。

(二)来访者的心理中介机制

1.来访者的认知评价

追溯来访者的心理可以发现,来访者的“极其厌恶”的心理来自于嫉妒,而这种嫉妒的心态是在与他人比较之后,发现与他们不同并低于他人时的一种反应。与他人比较是自我认知的一种形式,自我认知又是人的精神属性中的一个方面。至此我们可以找出引发来访者负面情绪的真正原因。

2.来访者的社会支持系统状况

一直以来,来访者主要的精神支持就是自己的母亲。然而长期以来,母亲的影响使得来访者形成了易受暗示、多疑、嫉妒、自责、怨恨的不良个性心理特点。

(三)来访者产生的应激反应

竞争、攻击、嫉妒、厌恶。

(四)来访者的应对方式

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型)

(五)干预对策

分析并且告知引发来访者心理与行为的关键点。来访者的症状表现(厌恶、讨厌)只是对特定的人的特征性的行为(趾高气扬的样子),其根源来自于幼年时期对于爷爷奶奶偏袒大伯家女儿的愤怒。

帮助来访者分析自己与他人的优缺点。通过比较,启发来访者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优于那名女生。同时对其不足的地方作出正确的归因,如由于受到母亲的影响导致来访者看问题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等。

三、总结与反思

从以上三个案例可以看出,高中生虽然学习紧张,但并不处于真空状态,他们随时都可能遭到来自社会、学业、家庭等方面的应激事件的侵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们可以借助心理应激理论,从培养学生对各种生活事件的正确的认知评价,及引导他们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入手,降低生活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作者单位:1.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芜湖,241000;2.安徽省定远中学,滁州,233200)

编辑/丁尧    终校/于洪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中学生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如果努力暂时看不到结果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态度与求助行为关系研究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态度与求助行为关系研究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