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奠基与摆渡

2021-07-01郑爱峰耿建彪

江苏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建设课程

郑爱峰 耿建彪

【摘 要】南京市浦口区大桥小学从大桥的结构与功能获得教育启示,从课程建设的现实问题和价值追求出发,提炼出“津梁文化”课程。建设“津梁文化”校本课程,旨在完成基础教育的使命——奠基与摆渡。该课程由支点性课程、支柱性课程、枢纽性课程和通达性课程四大门类构成,切实有效地指向学校的立德树人育人目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建设;“津梁文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6-0012-03

【作者简介】1.郑爱峰,南京市浦口区大桥小学(南京,211800)校长,高级教师;2.耿建彪,南京市浦口区大桥小学(南京,211800)副校长,高级教师。

南京市浦口区大桥小学(以下简称“大桥小学”)始建于1956年,位于滁河南侧。学校的名字源于一旁横跨滁河的大铁桥,大桥的结构与功能是奠基与摆渡,这与基础教育的使命不谋而合,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提供了文化土壤和灵感启悟。

自2019年,大桥小学在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同时,根据学校历史文化传统和区位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探索“津梁文化”课程体系。

一、“津梁文化”课程建设的现实问题与价值追求

大桥小学继承优秀文化教育传统,以“尚志·励学”为校训,以“发展每一个”为办学理念,旨在把学校建设成一所教学质量居上、教育特色鲜明、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学生乐学、教师善教、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现代化学校。课程建设作为学校办学的核心部分,是实现这些办学目标的关键。因此,对课程建设过程中暴露的现实问题的思考是建构良性、科学的课程体系的基础。

(一)课程建设的现实问题

1.零散失序,前后失调。

大桥小学活动课程的设置未能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使得学校课程体系的课程取向、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都缺少统一的顶层设计。各科教师各自的课程安排处于零散施教、规划失序、统筹失调的状态。因此,如何将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与课程建设全面对接、合理推进,學校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

2.主旨不清,特色不明。

大桥小学虽然已有了足球、书法和民乐三大特色校本课程,但是就整个学校的课程品牌建设、育人目标的精准定位来说,仍有所欠缺。特别在如何彰显大桥小学独有的课程资源、文化特色,如何讲好大桥小学自己的课程故事方面,学校还需要有清晰的主旨、独特的视角来进行提炼与展现。

(二)课程建设的价值追求

1.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课程与教学是完成教书育人的主要载体。明确根本任务、更新教育观念、构建课程体系、聚焦学生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学校通过对课程发展存在问题的准确把脉、积极谋划,提出“津梁文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案,在已有的课程建设基础上调结构、明主旨,将学校的内涵发展与教书育人紧密联结在一起。

2.激发学校文化活力。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生命力及特质所在。大桥小学期望通过建设“津梁文化”课程体系将大桥小学的地方性特征与学校文化传统相结合,将课程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对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风校训进行整合与表达,重新激发学校的文化活力,在传承中创新。课程与文化的互动,不仅使课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让学校课程建设具有独特的校本气质,这种开放、生长、通达的“大课程观”凸显出强大的育人合力。

3.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学校特色建设不仅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探索新的课程体系,统整国家课程,开发、融入校本课程,支持课程的协同发展对学校的特色建设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二、“津梁文化”课程建设的理论阐释和整体框架

(一)理论阐释:课程即“通道”

课程,原本意为“跑道”,隐喻周而复始的运动轨道。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提出课程为“通道”的隐喻:课程不再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应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津梁文化”课程也是这样一种“通道”,它不应限制儿童,而应为儿童的发展提供多维方向和可能性,它是立体的、开放的,不是平面的、封闭的。“津梁”,指的是渡口和桥梁,比喻能起引导、过渡作用的事物或方法。“津梁文化”课程以“为人格奠基、为幸福架桥、为理想摆渡”的理念为基础,构架“点、线、面、体”的整体脉络,为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开辟通道。

(二)整体框架:立体纵横

“津梁文化”课程体系由支点性课程、支柱性课程、枢纽性课程和通达性课程四大类课程组成,形成一个立体纵横的课程架构。学生可以在这一课程体系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满足学习的兴趣与需求,体验心智挑战与快乐成长的学习经历,分享成长与成功的喜悦。

1.以支点性课程提升文化素养。

支点是桥梁结构中起支撑作用、固定不动的关节点,是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支点性课程就是“津梁文化”课程结构中的基础和关键。它以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等文化素养课程为主,通过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及校本课程开发,实现国家课程目标,以保证达成义务教育目标的基础性要求。

2.以支柱性课程促进身心发展。

支柱是支撑桥梁的柱子,支柱性课程是“津梁文化”课程结构的中坚力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引导、推动作用。它以德智体美劳等发展性课程为主,通过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开发,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支撑。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课程基础与教学经验,开发相关的校本课程,不断增加教学的创新性、趣味性。

3.以枢纽性课程培养综合素质。

枢纽是津梁交通系统中各种通道的交汇处,是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作为“津梁文化”课程结构的联通要素,枢纽性课程旨在整合学生所需知识与能力,通过课程的综合性、关联性增强学生的迁移、创造能力。它以跨学科、STEM课程和计算机等综合性课程为主,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建立学生素质发展的立交桥,为学生通向理想彼岸提供接引的渡口。

4.以通达性性课程增强特长体验。

通达性课程也可称为通衢课程。通衢意味着四通八达、宽阔平坦的道路,通达性课程是“津梁文化”课程结构的辐射体和指引道。它以实践、实验、体验、个性化、特长课程等活动课程为主,是以关注学生兴趣和特长发展需要为价值取向而开发的选修课程,主要以社团活动的方式来实施。

“津梁文化”课程的设计框架,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两大层次的课程与支点性课程、支柱性课程、枢纽性课程和通达性课程等四大类型的课程进行了双线组合、立体交汇的统整,构成一幅全面通达、畅行成长的课程图景。

三、“津梁文化”课程建设的实施取向与评价建议

(一)课程实施取向

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该坚持课程创生取向。其中,教师是决定新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角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应依据层层推进的策略,通过课程专家与骨干教师共同解读课程实施的途径与方法,探讨课程的主要内容,让教师了解“津梁文化”课程的基本框架和操作要点。同时,学校组织教师相互观摩、对照实践,让教师获得关于实施校本课程的相关经验。此外,“津梁文化”课程倡导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让他们自主调适已有课程内容或开发新的校本课程。

(二)课程评价建议

首先,课程评价要涵盖学校课程开发设计、管理与实施的运作过程,又要兼顧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评价。

其次,课程评价要制订相应的评价程序与规则。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结合学生的学科成绩、出勤、态度、成果或作品展示等总结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客观记录学生的发展轨迹和成长过程。

再次,课程评价要坚持发展性评价理念。强调评价的过程,不仅能促进教师在学校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提升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助于学生通过评价不断完善自身问题,促进自身发展。

最后,课程评价应追求多元化。课程评价应建立学校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综合机制,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课程建设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