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华游学项目中外国学生管理策略

2021-06-30党伟龙

科教导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游学管理策略

党伟龙

摘 要 在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的宏伟时代背景下,以“夏令营”“游学团”等方式短期来华学习和游览的海外学生愈来愈多。在这类活动的接待工作中,中方管理人员可采取四种管理策略:安全第一、全天候在岗、真诚关爱且富于同理心、恰当运用新媒体加强联络沟通。该工作具有重要的外交意义,让外国学生既享受一场美好的中国游学之旅,也因此而加深对中国的理解与感情。

关键词 来华 游学 外国学生 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10.052

Abstract As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nd attraction of China keeps growing, therere more and more short-term China-visiting programs for foreign students, in the form of summer camp, educational travel group, and so on. For this kind of activity, the Chinese administrative staff can use four management strategies: Safety first, 24 hours every day on duty, giving love and empathy, using new media in communication. This work has very important diplomatic meaning, which helps the foreign students have a wonderful China trip, and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affection for China.

Keywords China-visit; educational travel; foreign students; management strategies

0 导言:来华游学项目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外国青少年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以“夏令营”“游学团”等方式短期来华学习和游览的海外学生愈来愈多,接待他们的常常是国内大学、中学、旅行社等机构。虽然当前受新冠疫情影响而暂时陷入停滞,但并不妨碍我们深入反思、总结经验与教训。

这类活动的学生管理工作,与高校留学生管理有共通之处(均面向外国学生),亦存在明显差异,如:前者是短期项目,以未成年学生居多;而后者是长期项目,一般为成年学生。目前高校留學生管理研究已较为充分,而短期来华学生管理还罕有人关注。笔者将以学校作为接待方为例,基于本人管理该类游学项目的工作经验,并参考相关资料,试做归纳总结。至于旅行社作为接待方的情况,本文暂不讨论。

1 外国学生管理策略

1.1 安全第一

在来华游学项目中,学生的活动地点不仅仅是教室、校园而已,还包含各大景点、特色街区,乃至搭乘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赴多地游览,因而出行风险也较高。面对远道而来的外宾,其安全保障无疑是首要问题。若出现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对中国接待方声誉将造成不良影响。古人云:“忧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汉·刘向《说苑·敬慎》)为防患于未然,必须树立“安全第一”(Safety First)的工作原则。

西方国际游学机构极端重视安全管理。如英孚游学(EF Tours)声称:“学生安全对我们来说是排在首位的。”并为此配备了专门的保障服务人员,包括旅游行业专家、医疗卫生专家,乃至前联邦调查局(FBI)雇员等;同时借助英孚跨国教育集团的关系网络,在世界50多个国家均可随时获得当地支援,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种种意外,大至流行病暴发,小至扭伤脚踝,抑或航班延误、开具复杂的医护文件等;并保证全年全天24小时做出迅速反应。由于这一完善保障机制,英孚游学曾获得世界旅游观光理事会的安全认证(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s Safe Travels stamps)。[1]

日本文部省公布之《关于小学、初中、高中远足及修学旅行的通知》,从四个方面做出了安全规定,包含:

一般事项:安全教育、气候状况、居住地设施等;

交通事故:尽量避免夜间搭乘车船和长期疲劳驾驶、选择经验丰富的司机等;

卫生保健:关注学生健康状态、校医随行等;

不正当行为:自由活动守时守纪、不吸烟饮酒等。[2]

以上管理经验皆值得参考。具体到来华游学项目的接待方工作,重点涉及居住地(营地)内部管理与出行安全管理两部分。

1.1.1 居住地内部管理

一般安排学生至校园或酒店居住,只在参观景点时才乘大巴集体出行。对已成年之大学生,出于尊重,不宜采取完全封闭式管理;可酌情放松,允许(但不鼓励)向教师汇报之后外出,但保险起见,应签署《免责声明》。对未成年学生,应采取封闭式管理,严禁无教师陪同时单独或结伴外出。校园内(尤其是规模不大的中小学校园)环境相对单纯,无明显安全隐患;地处闹市的商务酒店内人员相对复杂,做不到完全封闭,应格外加以留心。要求上课期间全员出席,按时用餐,课余可自由休闲娱乐,但晚上须按时就寝,如十点后留在自己房间,不得随意外出等。

在面向海外华裔青少年的夏令营活动中(如中国官方资助的“中国寻根之旅”系列公费项目),可能会遇到家长亲戚前来探望,有时需将学生带出校园/酒店。应在外方领队及中方主管教师均知情的前提下,签署《探望学生说明书》,留下身份证件号码、电话号码,并注明送回学生的大概时间。

1.1.2 出行安全管理

离开营地/居住地外出游览时,风险将显著升高,接待方应至少为学生准备:(1)胸卡。正面为团队名称及日期,背面注明中文住宿地址、前台电话、中方教师手机号等,以防万一走失,还可向他人求助,与教师取得联络。(2)统一服装。在游客较多的区域方便辨识,不易走散。

外出时由中方教师、导游或其他工作人员带领,一般为集体行动,有时允许学生进行“有限制的自由活动”。如,在某些封闭或半封闭区域(博物馆、商场、步行街等)分组游览,要求每组有年龄较大、中文较好的同学担任组长,最好有手机网络随时沟通;教师应来回巡视,随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1.2 全天候在岗

普通学校的普通教师一般只承担校园内和工作时段的责任,校园外、工作时间之外无须多加操心。而一名负责游学项目的教师则不论校园内外,抑或上班下班,皆重任在肩。正如某研究者用“负责教师24小时陪护制”去定义来华夏令营的中方教师工作。[3]

因短期项目在中国停留天数很有限,为充分利用时间,每天都日程满满,既不可能休周末,亦不可能留出太多自由时段。这就要求中方主管教师全天候在岗,与学生同吃同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结束当日课程或行程后,仍不能放松,需为第二天做好准备,并随时待命,应对突发事件。一个项目正如同一场密集战役,只有等它圆满落幕,将学生送走,才能真正休息。这种短期团队管理与导游带团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有时亦径直以“带团”称之。

在某些公费项目中,出于节省成本、简化管理等原因,晚上并不安排活动,接待方教师仍然沿袭“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回家”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在日常工作中无可厚非,却并不适用于短期游学项目,可能造成管理疏漏,出现外方师生求助时难以及时联络到有关人员的情况。在服务意识上,某些中方学校的接待工作仍然不够专业,宜虚心向“顾客至上”的旅行社或游学机构学习。

1.3 真诚关爱,富于同理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屋建瓴地指出民间外交活动的工作方法:“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4]“要以诚感人、以心暖人、以情动人,拉近中外人民距离,使彼此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特别是要做好中外青少年交流,培养人民友好事业接班人。”[5] 让来华学生对生活短短数日的校园/营地产生感情,对到访城市、对中国产生感情,接待方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和中方主管教师扮演的角色十分关键。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需谨记“以诚感人、以心暖人、以情动人”。课堂教学仅仅是诸多活动环节之一,而老师与学生们朝夕相处,传递关怀、善意,才是更重要的言传身教。俗话说:“以真心换真情。”感情是相互的,若老师对学生没有感情,学生对老师也不会有感情。在实践中,即使食宿、课程、参访安排都类似,不同团队的学生体验亦会出现较大差异。学生们虽然多不成熟,但感觉敏锐,老师是充满爱心还是漠不关心,他们冷暖自知,并将直接影响对中国人的观感与对中国的印象。

另一方面,具备“同理心”也非常重要。同理心是一种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的高情商表現。例如,外国同学来华,重在旅行文化体验,若将他们安排在校园里上太多课,既浪费了宝贵的在华时间,也不符合他们爱吃爱玩的天性。又如,出于中国人热情待客之道,接待方往往每天为同学们安排丰盛的特色中餐,殊不知,他们大多饮食习惯与中国人有别,其实并不习惯日复一日地吃中餐。可适当安排西式快餐,如麦当劳、肯德基等,既节省成本,又给大家换换口味,反而更受欢迎。

1.4 新媒体与团队管理:以微信群为例

受惠于新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不仅风靡全国,在整个华人世界亦大规模应用。因我国国情特殊,外国学生熟悉的通讯软件很多受限,指导他们使用微信,既是为了更便利的交流,也是入乡随俗、体验中国生活的良好方式。通过建立微信群等途径,可以更好地展开团队沟通与管理。可按不同目的成立如下群组:

1.4.1 工作群——管理人员交流平台

由外方领队、中方教师、导游、其他工作人员组成,随时就各种事宜发布通知,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磋商、协调。这种工作群在小型团队中用途有限,但在由多国多地师生组成、来源复杂的大型团队中,颇有用武之地。

1.4.2 家长群——管理人员与学生家长交流平台

家长群尤适用于华裔青少年夏令营。在微信风行之前,管理人员与家长的沟通并不便利。现在,海外华人家长亦普遍使用微信,使得即时沟通得以实现;轻松上传文件、照片、视频等功能,更令相隔千万里之遥的家长们能随时关注孩子的中国现场活动。寻根夏令营中,不少未成年营员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又孤身一人来到如此遥远的地方,家长群就成为记录他们每日生活和个人成长的有效路径。外方领队与中方教师将食宿、课堂、参观游览等实时记录照片和视频上传,既满足了家长需求,也对游学活动乃至接待单位是极好的宣传。因国内外存在时差,家长们每每彻夜守候,翘首以盼最新影像资料的上传,只为在第一时间分享孩子的喜悦。

微信家长群的正面效用已得到反复实践验证,但同样存在副作用,即: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一旦家长群建立起来,中外教师都要随时应付家长们对自己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对管理工作事无巨细的质询,这种讯息甚至是不分日夜的全时段“轰炸”,有时会令人不胜其扰。

1.4.3 学生群——学生彼此或师生交流平台

微信在华裔青少年群体间并不十分流行,其中或有家长限制孩子使用手机的因素。不过,在来华参营时,几乎所有营员都配有手机。为便于联络,管理人员应事先建议或现场指导营员们学习使用微信,建立学生群,并告知他们,微信是目前在中国最风靡的即时通讯工具,如果想多交中国朋友,更好地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微信是必不可少的。除了给同学们提供一个“中国式”交流平台,该群也方便教师发布通知和提醒,亦可鼓励大家将拍摄的精彩照片上传,并最终评出优秀摄影作品予以小小奖励。活动结束后,该群还可转型为“校友联络平台”,发挥其后续沟通作用。

需指出的是:微信家长群、学生群均只适合中小规模团队,若超过五十人,乃至上百人的大团,则有些不太现实。群组过于庞大的话,其缺点亦将随之放大,容易成为干扰管理的噪音源,甚或激化家长与管理人员之间的矛盾。

在非华裔学生项目中,若外方领队、学生和家长不使用微信,微信群便无用武之地。某些国际游学机构策划的中国游学团,会在启程前专门指导国外家长和学生下载、使用微信,并建立微信群即时沟通,该做法颇值得称道和推广。

2 结语

我们常说,高校留学生管理是为了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友人,其实,针对短期游学项目中的未成年人群体,这一目标仍然是成立的。来华游学项目接待与管理,属于一种民间外交、文化外交行为,在进一步改善中国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落到实处,即是不断改进接待方管理思想和策略,让外国学生既享受一场美好的中国游学之旅,也因此而加深對中国的理解与感情。若能让其中的华裔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份之根、文化之根,对祖籍国多一份归属感,则更是善莫大焉。

参考文献

[1] EF Tours. Safety & support [EB/OL]. https://www.eftours.com/how-it-works/safety.

[2] 日本文部省. 小学校、中学校、高等学校等の遠足?修学旅行について(1968)[EB/OL]. https://www.kyoiku.metro.tokyo.lg.jp/static/reiki_int/reiki_honbun/g170RG00002535.html.

[3] 张嫱.“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的特点及问题浅析——以北京华文学院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为例[J]. 世界华文教育, 2019(3):51-58.

[4]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5/14/c_1120969677.htm. 2017-05-14.

[5] 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15/c_1110712488.htm. 2014-05-15.

猜你喜欢

游学管理策略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医院在职职工体检结果分析与健康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特殊生校园管理策略探析——以福州第十五中学平安校园建设特殊生管理工作为例
理性看待“海外游学热”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游学不能只是旅游的升级版
海外游学勿忘教育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