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积区果业现状调查及随想

2021-06-29王田利

山西果树 2021年2期
关键词:解决措施存在问题

王田利

摘 要:天水市麦积区是我国北方果树最佳生产基地,果品生产是麦积区脱分攻坚,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麦积区果业发展现状,对麦积区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由此推及到全国果业,对我国果业生产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起抛引引玉之效,引起同行们共同思考,促进我国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麦积区;果业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文章编号:2096-8108(2021)02-0069-04 中图分类号:S6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Maiji District of Tianshui City is the best production base of fruit trees in northern China, and fruit planting is one of the leading industries.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investigatio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fruit industry in Maiji District was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problem of fruit production region in Maiji District was considered, and then extended to the national fruit industry,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hinas fruit product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ere provided, which promo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ruit industry.

Keywords:Maiji District; fruit industry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 solution

2020年6月1-3日,笔者作为甘肃三区人才一员,参加了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花卉研究所在天水市麦积区组织的有代培活动,期间有幸第2次参观了麦积区南山苹果基地,听取了麦积区果业区领导对麦积区果业发展现状的介绍,了解了麦积区果业发展的情况,分享了其成功的喜悦,学习了其先进的经验,受益匪浅,同时随着调查的深入,深感我国果业发展任重而道远,果业想增越来越难,需多方积极应对。

1 麦积区果业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

天水素有甘肃小江南之称,域内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600 mm左右,雨热同季,是我国北方果树最佳生产基地,域内的苹果、葡萄、核桃、大樱桃、花椒等果树和经济林呈规模化发展态势。果品生产是麦积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多年来麦积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力推进果品产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截止2019年底全区果树种植面积超过4.4万hm2(其中苹果2.76万hm2,核桃6 153 hm2,花椒6 333 hm2,葡萄2 346.7万hm2,大樱桃686.7 hm2),挂果面积3.43万hm2,果品总产量85万t,产值29.5万元,农民人均果品纯收4 044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的48%。

目前已建成66.7 hm2以上果品示范基地151个,创建国家、省级标准园24个,培育发展新型果品经营主体440家,建成果蔬保鲜库576个,库容量21.4万t,打造了“花牛苹果”“麦积花椒”“下曲葡萄”“甘泉大樱桃”等一系列知名品牌。其中“花牛苹果”久负盛名,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盛赞,先后喜获“中华名果”“中国知名特产”“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殊荣,与日本红富士、美国蛇果并称世界三大苹果品牌,目前南山1万hm2花牛苹果基地是全市、全省甚至全国最具示范效应的元帅系苹果示范园之一。麦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优质苹果生产重点县区”“中国果品产业龙头县区”。

麦积区南山1万hm2花牛苹果基地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目标,采取“党建+”模式,在产业基地建支部26个,带动25村11 654贫困人口通过种植花牛苹果实现稳定脱贫。

在经营方式上,麦积区南山1万hm2花牛苹果基地创新利用经营主体带动模式,由龙头企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提供就业岗位,支付地租、薪金、分发红利、垫付家资、指导生产、销售果品等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很好的提高了果业的组织化程度,有利抱团创市场,提高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通过对域内果园经营现状调查,麦积区南山1万hm2花牛苹果基地创新了三种果园管理模式,很好的提高了果园管理水平,提升了果园经营效益。一是将有劳动力管理、且园主掌握了管理技术的果园列为创业示范园,二是将有劳动力、刚种植的农户经营的果园列为就业增收园,在企业统一指导下,园主在园内务工增加收,三是将没有劳动能力、又无技术农户所建的果园由企业托管,园主年终享受红利分成。2019年底,麥积区南山1万hm2花牛苹果基地果品总产量达到22万t,总产值6亿元,带动3镇25村916户4万多人受益,人均果品纯收入8 716元,产业的发展,对于贫困群众增收致辞富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业。

2 我国果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麦积区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在果业发展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果树种植种类、经营方式、经营主体、技术革新等方面均进行了有益探索,在分享了麦积区在果树产业发展中获得成就喜悦的同时,我产生更多的想法是对我国果树产业的担忧,由于国内果业生产形势及经济发展,国际贸易的变化,麦积区果业生产和全国果业一样,面临诸多新问题,困绕着果业的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果价普遍下降

果业是开放产业,易复制,在利润高时,会有大量劳动力和社会闲散资金进入该行业,促使种植面积快速扩张。当种植面积过大时,所产果品的量超过市场容量时,就会出现产品卖难现象,果品卖的慢,售价低,种植效益下滑,出现过剩现象。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种果树能种植的地方很多,据对麦积区种植的主要果树销售情况调查,基本呈现全面沦陷状态,果价普遍下跌,无一幸免,此前几年售价很高的贵族水果——大樱桃,曾一度售价达240元/kg,而今年售价最高的仅40元/kg左右。果农路边销售的售价低至12元/kg左右;十年前核桃最高售价高达80元/kg,而2019年商贩串乡销售的售价仅12元/kg左右;红地球葡萄刚进入流通领域时,售价在40元/kg左右,现在售价不到4元/kg,麦积区主栽的花牛苹果售价好时可卖到14~15元/kg,2019年售价最低不到2元/kg,现在唯一售价较好的花椒,也由售价240元/kg,掉到了售价160元/kg左右。

按理说,随着栽培技术的完善,物资投入的增加,所产果品的品质逐渐提高,因而果品价格的下滑与品质关系不是很大,唯一可说通的是产量过多,已远远的超出了市场需求,只能低价贱卖,进行变现,这一现象是我国果业生产中目前最基本特征。

2.2 生产成本快速上升,果业生产比较效益下滑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重点转移,工业发展提速,城镇化进程加快,工农收入倒挂现象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经营农业效益低下,农业边缘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衰败愈演愈烈,已成为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用工工人不足,农业用工工资也随着社会消费的上涨水涨船高,大幅度的提高了果业生产成本。现阶段,我国果业管理仍然主要依赖人工完成,而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中用工量大,农民自营的果园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管理的好,盈利比外出务工强,而现在由于外出务工工资上涨,而种植果园的收入远远低于务工工资上涨的幅度,加上农资的上涨,种植果树盈利微弱。而种植果树劳动强度大,这样导致果树种植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弱化,年轻人大多不愿从事这一产业,果园用工工人越来越少,果业后继乏人是我们必须直面的事实。象果园务工工人工资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天40~50元,肥料中过磷酸钙一袋16元左右,而当下务工工资已涨到一天150元左右,过磷酸钙一袋已买到36元左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667 m2果园收在1万元左右时,园主可盈利6 000元以上,而目前管得好的果园收在1.5万元左右,园主的收可能不足5 000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盈利能占到收的60%以上,而现在绝大部分果园盈利不及收的30%,因而果业比较效益下降已成为我国果树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直接影响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麦积区有的农户有年收20万元的果园,而年轻一代仍然外出打工的症结之所在。

2.3 今后果树由谁种是我国果业生产中面临的最现实问题

由于种植果树比较效益下降,今后果树由谁种成为我国当下面临的最现实问题。据调查,麦积区和全国一样,目前从事果树种植的果农年龄均在50岁左右,30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不从事果树种植业。国家层面早在多年前就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以破解这一难题,从提倡建立果业种植合作社到鼓励建办家庭农场,提倡土地向种植大户和种植能手集中,国家对果业新型经营主体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但实际操作中收效甚微。现实中果业种植合作社真正发挥产业带头作用的并不多,建办的多,大多为空壳,有的仅以农资经营为主,这与国家的初衷和农民的期望相去甚远,家庭农场的运行也十分艰难。客观地说,目前我国从事果树种植的农民是给自己打工,挣工资,一旦有规模,自己管不过来时,非请帮工不可,一请帮工,就得给帮工支付工资,一支付工资,种植果树就会亏损,而且亏损程度与种植规模是成正比的,种植规模越大,亏损越严重,这一现象很普遍。

2.4 果树种植风险较大,远远的超出果农的承受能力

果树种植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种植风险较大,果树种植的风险既包括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风险,也包括市场风险。在陇东南主要的自然风险包括霜冻、冰雹、干旱等,轻则造成果树减產,严重的会导致绝收。如2018年春季的低温冻害导致苹果、桃、杏、李、大樱桃、核桃、花椒、葡萄多种果树绝产,2020年这一现象再次重演,严重的影响果树的坐果,局部地区绝收。2012年5月12日静宁南部果产区的特大冰雹灾害导致当地苹果树体严重受损,雹灾发生后一遇三不收,果农3年之内没有收成;2020年在天水、通渭(5月30、31日)、平凉(6月25日)等地发生特大冰雹,果树的损失程度不亚于2012年静宁的灾害。这种现象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当自然灾害发生后,农民不但没有收益,而且投资也血本无归。

除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风险外,果品市场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往往上演果农丰产不丰收的悲剧,随着国家政策的变更,国际形势的变化,突发事件的发生,都会左右果品市场的行情。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政策,在国际上更多的担当大国的责任,促进了国门进一步敞开,让国外的果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增多。国外果品的进入,对国内果品形成了市场挤压,由于国外果树生产中,特别是欧美在果树生产中大量的使用机械作业,生产成本降了下来,果品价格相对较便宜。如前几年进入中国市场的波兰苹果到中国口岸价仅3.28元/kg,远低于国内生产成本,国外果品对中国市场的切分,使得中国果品生产的危机感加重。

近年来中美竞争全面展开,美国对中国的打压越来越明显,中美贸易战的发生和持续,也给我国果品的出口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特别是果汁的出口量急剧减少,导致国内果汁企业破产,严重的影响果树种植业的持续发展。

2019—2020年度的新型冠状病毒突发事件,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疫情期间,封村封路,极大的影响了果品的流通,大量果品烂库,果品售价下跌,损失巨大。

3 我国果业发展展望

人类发展的路径不同,但经历大体相同,我国果业的今天,是国际上果业发达国家的昨天,果业发达国家的今天就是我国果业发展的明天,果业发达国家在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要我们结合我国的实际,有选择的吸收利用,我国果业一定会走出丰产不丰收的怪圈,保持产业持续向好发展,应该主抓以下几个方面。

3.1 切实控制生产规模,着力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果品非生活必须品,种植技术不复杂,易过量发展,会导致市场售价出现大的波动,导致种植效益不稳,控制种植规模,是解决产能过剩,提高果品售价,提升产业效益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日本在苹果的发展中有很好的经验,日本人口有1亿多,而日本苹果的种植规模控制在13.3万hm2左右,在此规模之下,日本的苹果种植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效益。我国目前果树生产中存在过多过烂现象,急需进行种植规模控制,以减少大量的低效投资,促进果树种植业向好发展。

3.2 优化种植区划,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应用市场调节杠杆,鼓励退出机制的落实

我国地域辽阔,各种果树种植的区域非常广大,但种植不同果树的表现是不一样的.苹果在沈阳以南,长江以北,从山东到新疆的广阔区域及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西南高地部分地区都有种植,但所产果实品质优良,种植效益较好的就两个产区,一个是环渤海湾产区,一个是西北黄土高原产区,其它产区不是所产果品存在较大缺陷,就是种植效益低下,这部分产区不退出种植行列,所产的低劣果品就会瓜分市场,就会低价竞争市场。因而应充分利用好这波产能过剩潮,加快果树种植区的调整,象美国将苹果种植在华盛顿州一样,确保各种果树种植在最佳适生区,以发挥最大的效益。鼓励次适宜区、能种植区的果农转行,以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在这方面麦积区是有深刻教训的,葡萄是麦积区主要发展的果树之一,前几年红地球在全国出现种植热,麦积区也大量的发展了一批,但多年种植表明,红地球在麦积区种植表现并不理想。近年来,许多果农以纷纷改接成了巨峰,就这样一个品种的改变,种植葡萄由不赚钱变成了赚钱,因而发展果树产业,要紧盯赚钱这一目标,合理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果树种类和品种,切不可见风就是雨,盲目跟风。

3.3 认清形势,认真研判,确定发展模式

现阶段我国果树种植有粗放管理和精细管理两种模式,前者适用于人少地多地区且种植管理用工量少的果树(如核桃),生产效益低下,而后者适用于人多地少地区且种植价值高需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果树(如大樱桃),生产中可根据当地的土地资源及劳动力状况确定种植模式,以取得好的种植效益。如麦积区种植核桃多年,但由于备种植效益低,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不明显,发展模式不适,导致果树种植效益低下。

3.4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大力普及果树管理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我國劳动力减少已成为包括果树种植业在内的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欧美国家通过实施机械作业,很好的解决了果树生产中劳动力紧缺的生产难题。我国近年来借鉴欧美经验,积极研发了大批适合我国果树生产的农用机械,极大的加快了果树生产机械化的步伐,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条件的地区应大力普及,新栽植的果园要创新建园模式,为机械化管理果园创造条件。如麦积区近年来在花椒生产中推广的花椒果实采摘器,将工效提高了近两10倍,大量的节省了果实采摘用工,降低了生产成本。

3.5 加强风险管制

在种植果树前,特别是规模化发展果树前一定要搞好市场调研,要保证果品产出后,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是提高果品产业效益的关键之所在,这就要求在发展果树种植种类和品种时要避免跟风,要小众化,要有特色,要积极应用名优特新品种,要应用新观念,新技术,以提高人们的购买欲,化解市场风险。

除市场风险外,果树生产最大的风险来源于自然灾害,对自然灾害要加强防范,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如麦积区近年来推广应用的防霜机防霜冻、三防棚,防冰雹均有一定的效果,虽然成本较高,但有明显的防效,在生产中有待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解决措施存在问题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