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文化建设中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2021-06-29张凤臣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50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良好习惯

张凤臣

摘要:学生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扬起德育之风帆,以此形成好的班风、好的学习氛围,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文化育人 名人名言影响 自律意识 良好习惯

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小學作为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重要作用无可厚非,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

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即不仅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德育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是教师的活力和学生的自我活力相统一的过程。因此,德育方法的创新,不应再以居高临下单向灌输的模式,而应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情感型模式、以德育德,以爱施爱,建立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良好关系,不断培养学生的德育主体性。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成长实际出发,善于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唤起他们内在的需要和思想自觉,使之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一、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我十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一种人文、青春、向上的文化氛围,以及促进学生的健康、充分、全面、可持续发展。

班级,特殊的“环境”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如果我们能够建设积极健康、并为广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班级文化,就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设置班级奋斗目标

班级集体的精神状态和学习风气,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灵魂”。作为班主任,心中应有十分明晰的“蓝图”:从德育教育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出发,制订好可行的工作计划,并且要有不同层次的目标和要求,以利于操作和实践。而班级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奋斗目标,对形成班级集体的精神状态,是十分关键的。

开学初,向全体学生提出总体要求,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确立个人和集体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同时,结合校规和班级实际,明确提出自己的班训。其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一定时期的班级现状,确立短期目标,并设计班级标语和口号。

(二)沟通就是对话、就是交流

它能使学生的思想得到释放,使师生的情感更加深厚。要达到沟通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同苦同乐;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与学生共同玩耍、共同游戏、共同思索、共同创造,拥有一颗不老的童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用爱心去浇灌,用诚心去感化,用恒心去引导,真正做到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切实为学生着想。我们班充分的利用了师生“连心桥”,看到一些小问题时可以及时的写篇文章提醒学生;感觉到学生感情有些脆弱时,有时我剪贴一些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过挫折的学生自强的事迹激励他们。有时,我们把学生分成了六组,每位任课老师都是导师,带领着10位学生。我们让每位学生写自己的近期目标,近期的困惑。然后收上来,导师在下面写上针对学生的困惑给予的策略,或给予的鞭策鼓励。

二、通过制度管理作为德育教育坚强的后盾

班级的规章制度和组织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中间层和重要保障,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在班级的制度建设方面,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在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校纪校规的基础上,以民主讨论的方式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学期初,共同讨论起草《班级公约》,提出共同遵守的几条制度和原则(每个学期各有侧重),而这些制度必须是可落实的、可操作的,并能具体量化为指标,易于学生遵循和检测,并进而落实为自觉的行动。同时,在班级中建立监督机制——检查委员会,以保证制度的正确落实。

(二)班级组织结构是班级制度文化的重要内容

班级管理必须着力调整完善班级内部的组织结构。其中,如何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人人参与管理,是班级内部结构调整的核心。在推行班委竞选制之外,我在所带班级中还推行了班务公开制、值周班长制和值日班长制。同时在班委的协调和带动下,值周班长和值日班长制的建立和运行,有利于充分展示和锻炼每位学生的组织管理才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班级中的积极负责态度,在管理他人中学会管理自己,在为集体和他人的服务中学会负责和互相协作。

(三)“走进名人世界”,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行

有目的有选择的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名人故事,了解名人成长足迹,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行,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指南。这些对模仿力极强的小学生来说,有助于他们学习、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的良好形成及高尚化。

(四)培养自律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当前小学生中不少存在着厌恶劳动,怕苦怕累,挑吃挑穿,浪费严重,生活自理能力差等现象。因此必须从学生的行为习惯抓起,以培养能使他们终生受益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遵纪守规,文明礼貌,个人仪表,环境卫生是基本要求,重在自律意识的培养,要求“狠抓治本不放松,提高教育的预见性”,做到“制定计划积极抓,探索规律提前抓,发现苗头及时抓,针对特点趁早抓,”让学生在良好的班风、学风中提高自身的自律意识,规范学生行为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德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的道德品质不仅是在他们的实践生活中形成的,而且也是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实践是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载体,也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DF442BFF-531D-4385-866E-2658DCEA9D36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良好习惯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孩子,我们慢慢来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技术文化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浅谈寄宿制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鲁班文化育人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