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21-06-28刘玲娟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民办高校课程思政

【摘 要】本文阐述民办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目标与教学现状,提出课程思政视角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措施:围绕课程思政理念,推进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规划建设;坚持价值引领,将思政育人目标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推动教师队伍的主体建设,为课程改革提供优质资源;加强组织保障建设,为课程改革提供制度保障;注重成效反馈,形成完备育人机制。

【关键词】民办高校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7-0055-02

课程思政指发挥高校所有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课程思政是融思政教育于学科课程的探索,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补充,它力求整合各课程的思政育人资源,从而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思政育人体系。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课程教师要注重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构建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当前,在思政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之间不能有效协同,经常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导致双方尚未形成有效合力,尤其是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严重脱节。目前学界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多集中在探究课程思政的意义功能、培育践行路径、现状分析等方面,缺乏对课程思政与各学科课程融合机制的学理研究。本文以民办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为例,探索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措施。

一、民办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目标与教学现状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就业能力的一门通识教育公共必修课程。高校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基本清晰地认知自己,了解就业形势、职业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环境,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掌握职业形象塑造、求职面试、心理资本建设及压力危机处置等基本职业知识,提高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我管理和人际交往等通用技能。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可以促使学生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第一,培育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第二,形成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大学生能够根据所学专业、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自身的条件,结合社会需求等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规划职业生涯,指导自身的学业学习。第三,具备良好的就业和职业发展能力。通过课程学习,大学生能具有积极的求职意识,主动关注、搜集求职信息,制作求职材料,提高面试技巧,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坚守自己的职业选择。第四,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接纳自我、悦纳自我,学会压力的分解与释放,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目前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虽然已纳入各高校的必修课程,但仍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要教学方法,片面追求知识的传授目标。学生参与意愿不强,教学内容缺乏启发性,在脱离现实环境的背景下讨论学生的职业与发展,形成一种“空对空”的教学现象。学生带着期待步入就业课堂,但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个人就业期待与现实就业压力之间的距离导致内心充满焦虑,导致课堂教学与现实求职之间出现巨大的“鸿沟”。这一矛盾的存在向传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模式提出了挑战,面对市场化的求职环境,以课程思政视角为导向的就业指导理念将以全新的模式缓解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充分实现稳就业的宏观目标。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全校通识必修课程,其性质具有一般通用性,同时该课程又与各专业、学生个体的特点紧密相关,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一门成长基础课,也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课程思政视角下民办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措施

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育人工程,因各学科专业的学科属性和知识结构的不同,“课程思政+”的指导理念需要不断探索与完善,打通因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师生评议、育人结果等一系列环节存在的问题。课程思政视角下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要求将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贯穿落实到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课程建设、教学大纲、队伍建设、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从而推动解决就业指导教学与求职实践之间的矛盾,形成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育人体系。

(一)围绕课程思政理念,推进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规划建设

課程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根本,也是通识教育持续发挥作用的源泉。在建设过程中,尊重课程的基本规律,加强目标管理是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要从制度设计层面围绕课程思政理念推进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规划建设。众所周知,就业指导不能仅满足于教会学生求职技巧,更应该让学生熟悉国际国内就业形势,树立将个人求职理想融入国家战略需要的意识。因此,教务管理部门在教材编写与选择、课程组织实施、课程评价考核等方面应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价值引领功能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评价指标。通过源头疏导、过程管理、目标考核等重要环节强化,将育人理念植入其中,注重就业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并驾齐驱,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动力。

(二)坚持价值引领,将思政育人目标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长期以来,高校内形成一种思政课程负责学生价值引导主要功能这一思维定式,并且重专业课技巧能力传授、轻思政课价值引领功能培育现象较为普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是关键,失去价值引领这一核心功能,课程建设便失去方向,没有灵魂和活力。课程思政的提出,就是要打破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局面,强调所有课程都具备育人育德的重要功能。作为通识教育的就业指导,理应提高自身站位,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坚持价值引领这一根本原则,深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课程体系。

(三)推动教师队伍的主体建设,为课程改革提供优质资源

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之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负责人。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教师作为主体首先要树立牢固的育人意识,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培养建设,不仅做好本门课程书本知识的传授,而且还要努力塑造学生的品德和品性,融知识传授、能力素养、价值引领于每一门教学课程中,充分体现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要从弘扬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通识能力培养的角度,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其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要落实言传身教主体责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仅注重课堂教学水平的呈现,课外更是严于律己,身体力行,及时深入参与校园内各类求职活动,现场答疑学生求职困惑,引导学生杜绝享乐主义、“一切向钱看”的目光短浅行为,帮助学生从长远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

(四)加强组织保障建设,为课程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课程思政是高校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学校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校内各部门、各学科、各专业之间的资源,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推广一批有代表性的“金课”,将课程思政改革纳入学校整体规划。首先,学校党政领导要深入教学一线,带头讲好思政课程,担负起课程思政机制建设第一责任。其次,教务、人事、评估等部门要全校一盘棋协调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建设,通过以赛促教、以奖促教的激励方式,在评奖评优、职称晋升方面给予课程思政改革先锋政策支持。具体到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研组要有意识地将课程思政理念作为课程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组织一批骨干教师力量编制符合学生成才成长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适时选聘具有思政学科背景的教师参与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活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的协同机制。

(五)注重成效反馈,形成完备育人机制

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始终围绕立德树人,因此,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如何,在于学生获得感的评价反馈。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地区家庭背景的学生思想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理念也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保证课程思政施行的最佳效果。例如,在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宏观背景时,通过国际国内的比较,增加学生理性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全面客观地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对全球GDP规模的贡献,增强学生对国内经济走势的信心和认同。在讲授职业测评理论时,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引导学生将个人目标融入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之中,例如通过“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征兵入伍等先进典型,帮助学生做好个人职业规划。为此,立足学科专业特色,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思想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评价标准,是保证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每一位教师的共同参与,更是课程思政持续推进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艺格,曲建武.辅导员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途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3]秦淑娟,梁存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0(21).

[4]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17(7).

注:2018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课题“民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课‘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2018SZ04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玲娟(1992— ),女,汉族,广西桂林人,实习研究员,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民办高校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