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古典散文英译策略选择

2021-06-28黄媛媛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翻译策略

黄媛媛

摘  要:苏轼的《前赤壁赋》一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其译本对中国古典散文英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研究视角对苏轼《前赤壁赋》的葛瑞汉译本进行分析,重点讨论葛瑞汉在翻译生态环境下,为生成质量较高的译文,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对译本做出的适应和选择。语言维采取动静转换、照应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文化维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交际维采取了意译、运用修辞的翻译方法。

Abstract:Su Shi'sThe Red Cliff is a masterpiece that has been passed down through the ages and has a high artistic appeal. Its translation has a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al pro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thoery,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of The Red Cliff by A·C Graham.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Greehan'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to produce a high-quality translation unde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ranslation. In the language dimension, A·C Graham adopts the translation method of static and static transformation and being equivalent to the original form.In the cultural dimension, he adopt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domestication. In the communicative dimension, he adopts the translation method of free translation and using rhetoric devices.

关键词:《前赤壁赋》;葛瑞汉;翻译适应和选择论;翻译策略

Key words:The Red Cliff;A·C Graham;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translation strategy

1引言

《前赤壁赋》是篇辞赋,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与主张,讲究排比对偶,音韵感十足。这篇赋之所以长诵不衰,是因为它在文学上有两大贡献:第一,它充分彰显了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质,景色的转换,情感的跳跃很频繁,但却不杂乱,从始到终都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第二,《前赤壁赋》对“赋”体进行了革新,把散文和韵文的巧妙结合,是诗与文的统一。此赋记叙了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阔达。

《前赤壁赋》最早英译本来自李高洁(Cyril Drummond Le Gros Clark),收录在他在伦敦出版的《苏东坡选》,后来又收录于他在上海和伦敦出版的《苏轼》译作中,并作了加注。后来又相继出现汉学家华兹生(Burton Watson)和葛瑞汉(Angus Charles Graham)的英译本。在国内,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许渊冲先生等也都翻译过苏轼的这篇名赋。葛瑞汉是英国著名的汉学家,他出于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个人关怀和兴趣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比如《庄子》、《列子》的译作,以及晚唐诗的权威译作,都堪称极致精品。他翻譯的《前赤壁赋》作品,也堪称经典,对中国古典散文英译有着巨大的研究意义。

随着译学从最初的关注原文,到原文和译文同等重要,再到如今越来越关注译者的主体性,译者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翻译适应和选择论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主要关注译者为生成质量较高的译文,在翻译时采取何种翻译方法和策略对译本做出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和选择。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不仅要考虑到译入语读者的接受度,也要尽可能的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使译文读者能够体会到原文的文化内涵和美感。因此为生成质量上乘的译文,译者要发挥译者主体性,进行适应和选择,生成可读性较高的译文。

2翻译适应选择论

中国学者胡庚申以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为依据,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活动的本质、主体、过程等进行了详尽系统地描述和解释。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翻译过程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翻译适应选择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同时也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自然选择译者”)。第二是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适应和选择,产生译文。(“自然选择译文”)。在两个阶段里译者具有动态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和制约,另一方面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与操纵。该理论以“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为基本原则,对译本进行“多维”转换,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3葛瑞汉《前赤壁赋》的译本分析

3.1语言维度的适应和选择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要求译者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对语言形式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语言维的适应和选择要求在原文本与目的语文本转换过程中,译者要尽可能保存原文本的语言风格和形式。

(1)语言层面兼顾到了原文的对偶

例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Full moon, stars few,

Rooks and magpies fly south...

例2: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Caught by the ear becomes a sound, or met by the eye changes to colour.

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Gazing toward Xia-kou in the west, Wu-chang in the east.

例4: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Only the cool wind on the river, or the full moon in the mountains.

分析: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苏轼的这篇赋兼具散文和韵文的特点,讲究韵律和对仗,文章好多句子都体现出诗歌的韵律和对仗,比如上面三个例子就是典型的案例,译者在翻译时做到了语言维的转换,兼顾到原文的对仗形式,把原文的对仗形式在译文中呈现出来,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达到与原文一样的表达效果。案例一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译者译成“Full moon, stars few,Rooks and magpies fly south...”通过意象铺陈,保持与原文的形式对等,达到与原文同等的表达效果。案例二“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一句对仗句,读起来韵律十足,译者为达到与原文同等的表达效果,采取被动语态和不定式,使译文在形式上和韵律上尽可能照应原文的形式和韵律。案例三“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也是典型的对仗句,译者将其译成两个短句,使译文在形式上与原文更贴合,力求保持译文与原文语言形式的一致性。案例四译文同样照应了原文的形式。译者做了语言维的转换,使译文最大程度还原原文的形式和韵律,增加语言层译文美感。

(2)语言层面注意到中英文的动静态的转换

例5: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No one forbids me to make it mine, no limit is set to the use of it.

例6: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When the wines we drank had made us merry, we sang this verse tapping the gunwales.

例7: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Looking down on the river winecup in hand, composing his poem with lance slung crossways.

分析:连淑能的《英汉对比研究》一书中指出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叙述呈现动态。其中英语中静态化的叙述手段是多使用抽象名词、动词名词化、名词+介词等。介词优势与名词优势结合,使英语的静态倾向更为显著。案例五中,译者为保持与原文的句子形式相同,也考虑到让前后句子长短相当,译者把原文中的动词“取之”和“用之”转换成英文的“make it mine”和“the use of it”,把汉语的动词转换成英语的名词。这种翻译策略既符合英文语言的表达特点,又兼顾到句子与句子的平衡。“no...to...”的句子结构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气势,同时与原文的句子结构相呼应,整句话充满哲理,引人思考。译文兼具音美、形美、意美,同时满足英文句子偏静态的特点。案例六和案例七中,“make us merry”和“tapping”,“winecup in hand”和“with lance slung crossways”,通过使役动词、动名词、名词+介词等手段削弱原文的动词意义,使其转换为静态表达。同时和案例五一样,这些短语的使用也平衡了句子结构,照应原文句子形式。案例二中的“make us merry”压了头韵,一定程度增加了句子的音韵美。

3.2文化维度的适应和选择

译者在翻译时,源语和译入语在文化上面存在差异,适应源语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转换,使译文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这一过程被称为文化维的适应选择。

例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We are leaning on the void with winds for chariot, on a journey none knew where, hovering above as though we had left the world of men behind us and risen as immortals on newly sprouted wings.

分析:“浩浩乎如馮虚御风”描绘的是苏轼和朋友乘着小船漂流在江面之上,乘着轻风无所不至,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这句话抒发了苏轼虽然遭遇贬谪,却能以洒脱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宽阔胸襟与气魄。这里“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与道家的思想不谋而合,道家提倡道法自然、修道成仙的思想。但英美国家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接触不多,很难理解这个“冯虚御风”的意思,如果直译驾着风飘在江面上前行,会给译入语读者产生误解。所以译者利用“chariot”具化的词将原文中驾风前行的感觉表达出来,也符合源语所传达的语境。

例9: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The one streams past so swiftly yet is never gone.

分析:“逝者如斯”引自《论语·子罕》,指时间就像这奔腾的河水一样,不停地流逝。译者在这里用了“stream”,动词意为小溪奔涌,准确的把原文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

3.3交际维度的适应和选择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但要关注文化内涵和语言信息转换,还要做好交际.的转换,使译入语读者能够获得与源语读者同等的阅读感受,从而满足译文的交际目的。

例10: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The other for ever waxes and wanes yet finally has never grown nor diminished.

分析:“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意思为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这句哲理性的语句,译者为了让读者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直接用了“waxes and wanes”,英美读者也有这样的表达,译者如此表述,传达了交际目的,易于读者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

4结语

葛瑞汉对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有很大的兴趣,因此翻译了不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前赤壁赋》的译本,葛瑞汉很大程度的还原了原文的形式对偶,使句子读起来音乐感十足。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以译者为主体的翻译视角,其核心是多维度的适应选择,译者主要是从三个维度: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对译文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从而翻译出质量高的译本。葛瑞汉在翻译《前赤壁赋》时,尽可能的还原了原文的形式和意义,做到了对原文的动态对等,关注到了中英语的差异转换,恰当地运用归化的翻译策略,通过加注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成功再现原文风格和语言美感的同时,也成功的向读者传达了原文主题思想。葛瑞汉翻译《前赤壁赋》时采取的各种翻译方法和策略对今后的中国古典散文英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他的译作有利于中国古典文化传播,很大程度推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适应与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20.

[2]李振杰,胡百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8):339-348.

[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33-144.

[4]李蒙,王琳娜.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古典散文英译策略——以David Pollard《项脊轩志》英译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5):71-76.

[5]李建梅.典籍英译批评与译者主体研究——《前赤壁賦》英译两篇对比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学报,2007(5).

[6]任霄雅.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前赤壁赋》译文的对比研究[J].海外英语, 2019-01-23.

安徽省安庆市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一  246003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
浅析《书剑恩仇录》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奈达翻译理论关照下的翻译策略
原型理论和广告英语的翻译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