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交融与高校学报栏目策划

2021-06-25陈曦

文教资料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校学报

陈曦

摘   要: 知识大融通时代,学科交融成为学科发展的一个趋势。高校学报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能够有效借助高校学科齐全的优势提高稿件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高校学报编辑要加强与学者的沟通,把握学术热点,在栏目策划中以创新性思维进一步促进学科融合,从而适应时代化和专业化的办刊要求。

关键词: 学科交融   高校学报   栏目策划

高校学报发展的困境由来已久,虽然存在外部环境和机制的问题,但是学报内部缺乏创新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种创新性不仅体现在期刊的外在表现形式上,更体现在期刊稿件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上。不同于专业性学术期刊拥有本学科最优质的学术资源,高校学报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长期以来存在“大拼盘式的办刊模式”的弊端,如何有效发挥高校学报“学科覆盖面广”的特点,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是目前高校学报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当下学科交融的背景下,跨学科研究备受关注与重视,涌现出众多优质的研究成果,恰恰成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的一个契机。因此,高校学报应把握学科交融的机遇,在期刊栏目策划方面力求创新,走出一条学术期刊“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学科交融对高校学报栏目策划提出新要求

学科交融这一限定性概念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科交叉,前者是一种关于未来学科发展的导向性观念,后者只是前者的具体实现方式之一。一方面,学科交融要求所有人文学科以一种科学的方式呈现,至少与科学相结合,另一方面,学科交融要求人文学科的观念和构想融入自然科学的研究主题当中,实现二者在哲学层面关于世界解释方式的统一,这种统一性必然要求当下各类学科的交叉和结合,但同时会带来部分学科的缩减和消失。

目前对于高校学报办刊理念和办刊方法的研究已不乏对于学科交叉(跨学科)的讨论,但对于这种交叉的目的和原因却缺少清晰的说明。在国内研究中,高校学报的办刊模式一直存在综合性还是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争论,朱剑强调中国大学人文社科学报应走专业化道路,尹玉吉指出综合性学术期刊依然有存在的合理性。这两种发展模式虽然在具体实施方式上存在分歧,但它们共有一种理念:跨学科的趋势是无法避免的。在这一共同理念之下,学者们提出了诸多关于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发展建议。这些关于高校学报跨学科发展模式的研究都强调学科交融在学术期刊平台上实现的可能性,但对于其中的必然性却没有充分的强调,以致人们将学科交融误解为在某一栏目下排置不同的学科文章而已,忽略了学科交融的真正目的是以科学的方式解决人文社会科学中所面对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对于高校学报跨学科发展模式的反思和解释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在国外研究中,学者们对于学科分类本质的思考提示了作为学术交流平台的高校学报应提供怎样一种推动力。威尔逊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学科发展前景的蓝图,他所持有的核心观点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之间将实现一种融通,这种融通的原因来自我们对于一个统一性世界的认识论要求[1]。此外,彭特兰提出一种“社会物理学”的构想处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学问题,这一方式提示我们应引入更多的自然科学方法处理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2]。约翰逊指出,雖然人们会将全部问题一般性地归类为物理系统中的问题和社会系统中的问题,但在复杂的社会系统当中,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是理解科学的必要方式[3](115)。基于学科交融背景,高校学报的栏目策划不是一种简单的跨学科,而是将学科交融的意识融入栏目策划的创新中。

二、高校学报栏目策划的创新性

栏目策划的创新是以编辑作为策划主体的一种创新活动,要求期刊编辑在栏目策划过程中以学术论题或公共议题为导向,在学科交融的意识中有目的性地为作者提供学术平台,为读者呈现高质量的学术信息。在学科交融趋势下,高校学报要创新适应时代之需的发展模式,不仅对于学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识别、策划、设计、审定、编发学者学术成果的编辑也提出了新要求。这都要全面提高编辑的政治素养、专业知识与跨学科知识融合能力,并作为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重点建设。

1.编辑作为栏目策划的重要主体

张耀铭教授认为:“一本优秀的社科学术期刊……最重要的是期刊的编者肩负使命、铭记职责,透过内容的价值营造和学术语言的表达,体现出的一种特色、一种传统、一种境界、一种情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学术创新力、学术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高校学报编辑对自身的定位应该是学者化和职业化相结合,学者化要求编辑在内容上保证稿件的学术质量,职业化则在形式上保证了稿件格式的规范化。编辑的学者化和职业化相结合是高校学报引领学术、适应学科大交融趋势的基本前提。我国高校学报的发展是与高校的发展同步的。目前高校学报的大部分编辑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属于职业型编辑,并非专业学者,更不是知识全面型学者。这种学报人事制度既有有利的一面,即队伍稳定,专于编辑业务,又有不利的一面,即知识面单一、老化,不适应知识的加速更新和融合。面对高校学报向专业化、深度化、问题化和学科交叉化发展,编辑需要重新定位,不再是一个高级文字技工、读者与编辑的“中介”,而是“视野开阔、知识全面、专业扎实、聚力爆发”的知识再生产与学术创新型人才。编辑部成员要在不同的分工下聚合思想力、创造力和引领力,成为学科交融和学术创新的先行者。

一方面,编辑的学者化要求编辑拥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能够从专业学术角度对于栏目的选题和稿件的质量进行把关。基于这一要求,专业性的学术期刊通过邀请学科专家办刊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实现编辑的学者化。然而,对于高校学报这类综合性期刊来说,栏目涉及学科较广,基本上涵盖文、史、哲、政、经、法等诸学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专家办刊的可能性。遗憾的是,目前高校学报编辑的整体学术能力难以达到独立策划跨学科栏目的水平,这就要求编辑与专家学者之间加强交流、开展合作,共同策划栏目。专家作为栏目的组稿人和审稿人,是栏目选题的专业性和学术性的保障;编辑作为栏目的策划者,协助专家探寻学科交融的可能性,并保持期刊的风格与特色[4]。事实上,一些高校学报通过栏目主持人的方式不仅实现了专家办刊,还发挥了编辑作为策划主体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其中较为成功的例子是《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办刊模式,总编辑刘泽生不仅精通编辑业务,而且长期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整个编辑部是一支拥有专业技能、学风严谨、勇于创新的团队[5]。因此,编辑作为栏目策划的重要主体对编辑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的学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期刊的学术性。

另一方面,期刊的编校质量对期刊的长期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要求编辑在稿件的编校工作上精益求精。学科交融的发展趋势对于编辑的编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高校学报这类综合性期刊中,编辑通常负责多个不同学科的稿件编校工作,不同学科的稿件格式规范存在差异。例如,传统人文学科中的文史哲之类的稿件格式注重文字和引文的规范性,而社会学和经济学之类的稿件则涉及诸多公式和图表的表达规范。因此,编辑对于多个学科稿件的编校能力是期刊编校质量的基础和保证。

2.学科交融作为栏目策划的主要内容

期刊的栏目是体现期刊特色的一个重要窗口。对于高校学报而言,栏目能够体现学报所在高校的特色和地域特点。在学科交融的大背景下,编辑的栏目策划创新活动应符合专题化和多样化的趋势。长期以来,高校学报的栏目设置依然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然而,若不局限于以学科分类,而是以主题或关键词分类,则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读者检索文章。

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一些高校学报以专题形式设置栏目。比如《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开设的栏目包含“特区与中国道路”“创意经济与文化产业”“政治空间与法治社会”“城乡建设与社会治理”“人文天地与中国精神”。2019年,许多高校学报都刊发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等专题。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例,2019年第5期刊发了“人口问题前瞻研究”的专题,从统计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角度对中国的人口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可见,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性期刊,在跨学科的办刊模式中应注意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分析问题使各学科不被分割开来。同时,高校学报可依托所在高校资源,利用高校举办的各类跨学科的学术会议策劃专题栏目,在栏目策划方面不断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

三、结语

大数据时代是知识生产爆发的时代,也是学科交融提速的时代。在当下学科交融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学报编辑需要发挥高校学科齐全的优势,快速提高学术能力,以应对更加专业化、更交融化、更时代化的办刊要求。在栏目策划方面,编辑需要确立一个全新的知识创新模式,对稿件中的话语进行变换,体现学科交融的全面性,实现对作品的再创作。总的来说,高校学报的栏目策划应重点关注学术专业化和学科交融化的趋势,以专题形式设置栏目,进一步加速学科融合。

参考文献:

[1]爱德华·威尔逊.知识大融通:21世纪的科学与人文[M].梁锦鋆,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2]阿莱克斯·彭特兰.智慧社会:大数据与社会物理学[M].汪小帆,汪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3]Jeffrey Johnson. The Future of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in the Science of Complex Systems[J]. Innovation, 2010(2).

[4]廖哲平.论当下高校学报的栏目策划与编辑意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5]张耀铭.一本期刊与其崇尚的“海纳百川”——《澳门理工学报》现象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

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学科交融背景下高校学报发展的创新性研究”(2020 SJA1975);2019年度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学科交融视野下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发展模式研究”(xj2019-34)。

猜你喜欢

高校学报
发挥高校学报职能,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
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的SWOT分析
媒体融合背景下增强现实技术对高校学报转型发展的创新推动
全媒体时代非核心类高校学报出版发展创新探索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报办刊困境调查研究
高校学报在非时政期刊改革中的策略
报刊体制改革视角下高校学报发展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