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诗词文本价值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2021-06-15蔡婷婷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古诗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蔡婷婷

【摘 要】高中古诗词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品字悟词,把握诗词语言艺术;纵比横较,辨析诗词体式篇性;联想描摹,强化诗词美感体验;贯通文脉,领悟诗词文化精髓,从而挖掘诗词文本价值,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古诗词;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009-02

作为一种教学文本,中华古典诗词所承载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价值不容忽视。传统古诗词教学存在一定弊端,一些教师在应试压力下,习惯性地依据考试要求对古诗词进行切割讲解,削弱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学生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师要求进行学习,古诗词视野狭窄,古诗词积累不足,鉴赏能力较差,语文素养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定义核心素养。在此,笔者尝试以柳永《雨霖铃》为教学范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挖掘古诗词的文本价值,设计学生活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一、品字悟词,把握诗词语言艺术

中华古典诗词的语言极为凝练生动,极具东方美学特点,给人言有尽意无穷之感。教师在教学中解读诗词,应带领学生品字悟词,从语言出发,领略诗词之美,把握诗词的语言艺术。

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开放式的探究活动:“如果在本词中找一个词给这首词拟一个词名,你会拟为《雨霖铃·    》,请谈谈你的理由。”学生经过研读,有的拟为《雨霖铃·清秋》,理由是本词的内容为秋季送别;有的学生拟为《雨霖铃·长亭》,理由是长亭是送别的地点;有的学生拟为《雨霖铃·伤离别》,理由是“伤离别”是“词眼”,“离别”点明送别场景,“伤”字点明情感,“伤离别”三字能涵盖全词。经过课堂上激烈辨析,学生达成一致意见,认为拟为“清秋”“长亭”都有失偏颇,只点明时间、地点或想象之景,不能统摄全词,唯有

“伤离别”三字切中主旨,涵盖全篇,作为词名较为恰切。在词语品读辨析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领悟了诗词用词精当的特点[1]。

另外,笔者还设置了另一赏析练习:“本词是如何体现离别之苦的,请你从词中任选一字、一词、一句进行赏析。”有的学生认为“泪”字体现了离别之

痛,“泪”在眼中酝酿,欲流不流,难言之痛比能言之痛更显痛之深重。有的学生认为“执手”二字,源自《诗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情人相守的情思沿着《诗经》的河流而来,跨越时空,愁更绵长。诸如此类,学生各抒己见,见解准确又颇具个性,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被充分挖掘,课堂精彩纷呈。教师在教学中设置开放式的赏析任务,有助于避免先入为主的解释和“满堂灌”。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学生赏析潜能得到挖掘,学生想,学生说,在品字悟词中把握诗词的语言之美,学生的语言素养得到落实。

二、纵比横较,辨析诗词篇性特点

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提升是评判一堂课成败的重要标准。要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得到发展,教师应以“问”代“教”,在课堂上设计具体的思维探索任务,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2]。

在《雨霖铃》一词的教学中,首先,笔者尝试设置纵向、横向比较思考任务,让学生在探究比较中认知中国传统送别诗的共性与个性,达到“教一篇懂一类”的教学效果。笔者选择《诗经》中的《燕燕》、李叔同的《送别》与柳永的《雨霖铃》进行纵向比较,运用图式理论让学生设计表格,梳理、比较、探究三首诗歌在意象、情感、技巧方面的异同,更好地认知送别诗的体式特点及每一首的篇性特点。其次,笔者让学生把词中“残月”意象与苏轼“明月几时有”、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中的“明月”意象进行横向比较。经过比较,师生一致认为“残月”一词别具特色,古诗词中的月亮大多为圆月,而此词中的“残”字既形容“月”之缺,也点明“人”之缺,宿醉之后,酒意未褪,醒来后只身一人,清秋清晨分外凄寒,杨柳岸边,晓风拂面,残月破碎,从此天涯孤旅,离别之痛刻入生命年轮,一生难忘。而“明月”“圆”而

“亮”,更多寄托美好的期许,“残月”与“明月”所带来的意境特点和思想情感是截然不同的。

以“问”代“教”,设置具体的思维探究任务,能有效激起学生探究兴趣,给予他们持续学习的动力。在這样具体的思维任务中,学生的比较思维、逻辑思维等能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升,他们对诗词的体式与篇性理解得更为深透。

三、联想描摹,强化诗词美感体验

诗歌是语言的“钻石”,中华古典诗词更是言简意丰,有限的文字里藏着无尽的情思与美感,所谓“诗无达诂”。教师在教学时,应尊重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感受,带领学生品味古诗词的美学特质,并鼓励学生用典雅的语言对诗歌之美进行表现与再创作。

笔者在教学《雨霖铃》之前,让学生尝试领会诗境,并尝试用语言还原诗境。一个学生这样还原《雨霖铃》:“消瘦的秋蝉哀鸣生命的挽歌,凄迷的暮色缠绕离别的长亭,暴雨停歇,亭檐上残留的水滴微凉。”这样的情境还原既能让学生体味词中幽微的情感与独具的美感,又能让学生在再创作中再一次体悟诗词的美感。

诗歌的语言美在字,美在词,美在意象。为了让学生感受诗词语言之美,笔者设计了一项语言训练:“作家王蒙曾经将《锦瑟》56个字完全拆散,颠倒语序重新改写,诗境依然得以保持,请模仿王蒙,调整语序改写《雨霖铃》。”学生纷纷揣摩、思考如何拆解及组合才不会破坏诗境。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寒蝉对晚,长亭无绪,帐饮都门。骤雨泪眼初歇,兰舟处,执手无语……”虽然改写存在不足,但通过这样的语言活动,学生对古诗词语言之美却有深刻体悟。

诗词之美,美在韵律。教学《雨霖铃》之前,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雨霖铃》的课堂诵读展示活动。有的小组以古筝曲《长门怨》为背景音乐,伴随音乐集体诵读;有的小组设计送别场景,在情节变化中诵读作品;有的小组借助《经典咏流传》的节目形式,既有诵读又有歌唱。各组诵读表演创意十足,情感真挚,传神地还原了《雨霖铃》的意境。在各种形式的诵读展示活动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古诗词之美。

四、贯通文脉,领悟诗词文化精髓

古诗词历经时光的淘洗,至今依然熠熠闪光,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更是后人挖掘不尽的财富。首先,古诗词教学应克服只见作品不见文化的教学弊病,应用古诗词蕴含的文化气息打动、浸润學子,让他们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其次,古诗词教学还应打破古典诗词与现实生活的隔阂,引领学生体味古人与今人一致的情怀与哲思,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构筑学生的精神家园[3]。

离别是古往今来人们都会遭遇的现实情境,一首离别词,对学生的触动可能不太大,但如果带领学生沿着时间的河流去追溯多种离别的场景,体验多样的离别情思,可能会给予学生更深刻的人生体悟。

在教学《雨霖铃》一课时,笔者以“两千五百年前的离别”“一千年前的离别”“一百年前的离别”为序,创设时间轴,让学生按序领略了春秋时期的《燕燕》、宋代柳永的《雨霖铃》与近现代李叔同的《送别》所传达的离别情感,无论是兄妹之别、情人之别,还是友人之别,离别之情总是那样的令人触动心怀,哀婉感伤。喜团圆,哀别离,已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心理,一首首送别诗昭示着中国独有的“离别”文化。此外,在本课教学中,笔者还补充了古往今来不少经典送别诗句,片片离愁,触动学生心灵。

割裂、孤立地教一首送别词对学生的意义不大,但贯通文脉,同一主题的群诗阅读可以加深学生的文化认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变革已经来到,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语文四项核心素养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索的方向。开展古诗词教学更应改变教学方式,挖掘其潜藏价值,使学生习其语,思其形,感其美,悟其涵,外化气质,内提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做准备。

【参考文献】

[1]赵福楼.“见形”与“得意”——古诗词教学中发展核心素养的着力点[J].语文建设,2017(10).

[2]曾佳.利用古诗词教学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研究[J].高考,2018(5).

[3]王光佑.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实践

[J].四川教育,2018(Z1).

Exploration into the Value of Poetry Text and the Core Quality of Chinese *

—— Take Liu Yongs Yulinling as an Example

Tingting Cai

(Xiamen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Xiamen, Fujian, 361100)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in senior high schools,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guid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words for the language art of poetry, comparing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to analyze the style of poetry, describing by association to excavate the esthetics value of poetry, contacting the content of poetry to understand the core cultural value of poetry, in order to excavate the value of poetry text and implement the core literacy of Chinese.

Key words: core literacy; ancient poetry; classroom teaching

猜你喜欢

古诗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猜诗词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