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位一体”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21-06-15丁任重盖凯程徐志向

中国大学教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六位一体保障机制经济学

丁任重 盖凯程 徐志向

摘 要:建设一流经济学学科,形成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培养引领未来、世界一流的中国经济学家是新时代对经济学学科提出的新要求。构建以现代书院为依托,涵盖思政教育、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学术训练、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的“六位一体”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并辅助以建立完善的形成机制、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不仅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而且可以为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学人才培养能力提供有益探索。

关键词:经济学;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更与国家及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1]。近年来,以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为代表的高校,积极开展经济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中国高校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各高校对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尚存在不系统、不完整的问题。为适应新时代经济学一流本科教育的新要求,本文将重点探索构建“六位一体”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可为全国高等院校借鉴的新时代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新时代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和部署,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指导思想,并要求抓住本科教育这一核心,加快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不仅明确了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而且对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升级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首先,以建设一流经济学学科为目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持“担时代责任之大义,尊一流学术之至学,筑思想智库之高地,轨拔尖人才之一行”理念,坚持“传承优势,彰显特色,科教并重,创新引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学科发展载体、创新平台和管理机制,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学科。

其次,推动形成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依托学科优势,总结提炼国家经济学基地1.0版有益经验,构筑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特区、基地和高地,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引领新时代经济学教育“质量革命”,提供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标准”,形成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产出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

最后,培养引领未来、世界一流的中国经济学家。一流的大学必须要由一流的学生和一流的教师组成,一流的学生和一流的教师是构成一流大学的基本条件[2]。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学术为根,创新为魂”原则,秉承“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重学术、高精尖”思路,优化“浸、养、熏、育”路径,凝聚一批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经济学大家,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领军人才,以及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经济学家,形成特色鲜明、梯次配置、传承有序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汇聚一批有志于攀登经济学学科高峰的拔尖学生,着力培养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学贯中西、引领未来、世界一流的中国经济学家。

二、“六位一体”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探索并实施一套符合学科特点及发展趋势、适应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方案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3]。新时代,应以实施现代书院制为依托,着重从确立价值导向、提高人文素养、夯实理论基础、激励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拓展国际视野等六个方面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范式,把价值、素养、知识、能力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基础理论教学、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国际合作育人“六位一体”的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書院既是教学载体,也是生活载体,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可以统一在书院管理。通过开辟独立(住宿和教学)场所设立现代书院,实施精英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鼓励拔尖基地学生入住书院。书院院长和执行院长可由分管校领导和教务处领导兼任,并设专职辅导员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以下六个方面的举措,形成系统完备的“六位一体”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将思政教育贯彻人才培养全过程,互融互通。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推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互融共通。通过课内和课外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身体素质,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是重视通识教育。按照“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的理念,除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外语、数学、计算机、统计与数理分析、体育等基础课外,还开设自然科学、哲学、心理学、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通识课程,构建学生“大文”“大理”和跨学科的共同知识体系。同时,可以组织发起“高校通识教育联盟”和组成“国家经济学拔尖人才联盟”,探索高校优质通识和经济学教育资源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建立“点、线、面、体”相结合、跨校跨地区拔尖人才协同合作选人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三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积极吸收人类社会优秀文明成果,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为内容的三大板块经济学理论课程体系。设置“2阶段+5模块+1特色”课程。“2阶段”指本科、博士两个学习阶段。“5模块”具体包括本科阶段四个模块:通识课模块、经济理论模块、两史类课程、量化及计算机技术(数学分析课、计量分析课、机器学习及大数据分析等),以及博士阶段的一个“高阶经济理论课程”(高级政治经济学、高级资本论、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5高”课程)。“1特色”指贯通低阶和高阶学习阶段,旨在激发学生学术潜质的研讨性、创新性课程。

四是结合教学,强化学生的科研训练。“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所潜藏的含义,是培养基础学科研究学术型人才[4]。通过课堂写作、导师指导、课外研讨等多个环节训练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高校应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校内的专家、教授给学生讲授当前经济理论研究热点及前沿问题专题,开阔学生视野,激发科研兴趣。通过导师辅导,开展师生学术研讨。引导学生参与导师科研课题,提升科研能力。依托专业课为主经常性地举办专题研讨会,以“问题导向”的方式展开讨论。加强与政府研究机构联系,派学生参加相关课题组调研,并参与调研报告的写作。坚持定期举行师生学术交流会,学生与导师一起商讨选定研究题目,导师指定主要参考文献,并指导学生撰写论文。

五是构建课内课外一体化、着力学科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导师制为保障,以科研训练为主线,以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主题,将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有机融合,构筑立体交叉、多层次、多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建立实习报告与毕业论文“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质量监控机制。探索将学术型学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社会调查等作为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的重要组成内容并予以学分认定。大力开展社会调查、课外学术活动和创新创业等活动。

六是加强国际交流,聘请外国专家、教授讲学、讲座,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教学论[5]。根据拓展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与工作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实验室研究、学术会议等方式,支持学生参加高水平研修实习、暑期学校、短期考察,学校全额资助,开拓国际视野,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化培养平台,包括以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跨国经济管理和国际商务能力等培养为重心的双语或全英文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实施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人才培养项目如海外访学及实习计划、全英文短期(暑期)课程(海外教授讲授)和学生自主参加国际学术交流项目(会议、论文、课题研究)等。

总之,通过研究与建设形成思政教育贯彻始终、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问探究与人格养成相结合、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相结合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六位一体”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未来中国经济学界领军人才。

三、构建“六位一体”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

1.建立完善的“六位一体”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形成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遴选、培养和推送机制。遵循“衔接高中、自主招生、二次选拔”的原则,实行校院两级分层选拔与“一对一”双导师制,实行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确保从入口到过程再到出口的全流程精英化培育。二是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体系。以“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培养过程—课堂教学—实习实践—国际交流”为主线,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每一环节的相应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成立校级基础学科拔尖计划建设领导小组、经济学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基地学术专家指导委员会、基地建设工作小组、教授委员会、教师教学委员会。四是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校院领导、督导专家、校外同行、课程组组长、高年學生、学生全员”的“六位一体”的评价体系。五是建立健全教师综合考评机制。对教师的业绩考核、职称晋升排序、薪酬激励等,以教学贡献权重计50%、科研贡献权重计40%、教研服务权重计10%与之挂钩。

2.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一是以“高”规格推进,建立拔尖计划项目建设首席制度。建立著名经济学家领衔的首席顾问制,设立项目建设专项目标责任制和首席专家负责制。“校基础学科拔尖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基地建设工作小组+基地专家委员会+

教授委员会+基层教学组织”上下联动、协同保障。二是以“真”改革破局,制定动态选拔激励管理机制。构建“衔接高中、自主招生、提前录取、二次选拔、分类分流、动态进出、优胜劣汰、贯通培养”多阶段动态选拔机制,以“选拔—淘汰—增补”的滚动方式对学员进行动态选拔,特设“拔尖特区奖学金”。三是以“新”支撑拓路,构建教学资源保障与共享机制。实施教学专项激励和分类管理机制,建立以“拔尖学生培养成效贡献率”为核心的考评机制。建立拔尖学生国际交流全额资助制度,完善拔尖学生参加AEA等年会资助制度。与协同单位共建智慧交互教学平台,共享优质科教资源。

3.建立系统完备的保障体系

一是成立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和工作小组,开辟拔尖学生培养组织保障“绿色通道”。“工作小组”定期向“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汇报项目试点建设情况,重大问题及时提交学校校务会集体研究决定。实施项目负责人制,保证拔尖计划项目建设决策科学化、责任明晰化、管理目标化、工作制度化。二是经费的使用应遵循“充分保障,按需匹配,专款专用”的基本原则。对拔尖创新人才在课程教学、海外交流、学术活动等方面予以专项支持,对于教师科研经费和学生科研实习经费学校按照学校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给予奖励,同时基地每年拨付专项经费用于教师科研和学生科研活动的组织开展。三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努力汇聚全球经济学大师。完善教师考核、职称与职级晋升制度,加大教学业绩、拔尖学生培养在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方面的权重。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设立课程师资、项目师资、讲座师资等专项师资计划,多渠道多方式柔性引进全球一流师资。

参考文献:

[1]刘成柏,赵鸿宇,邹丽云,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实施与探索——以吉林大学“唐敖庆班”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2(7):80-82.

[2]郑南宁.把本科教育放在大学工作最根本的位置上[J].中国大学教学,2007(9):5-7,12.

[3]汪小帆,沈悦青.“三位一体”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4(21):23-25.

[4]赵菊珊,黄建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类型的理论探讨——基于知识与环境的视角[J].中国大学教学,2017(4):28-32.

[5]田少萍,郭玉鹏,徐家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32):11-12.

[本课题得到四川省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一般项目“以国家经济学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为载体,构建‘六位一体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资助]

[责任编辑:周 杨]

猜你喜欢

六位一体保障机制经济学
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保障机制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中央发千亿“县级政府低保金”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学语文“六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刍议
群众路线视域下高校“六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探讨
民办高校“六位一体”学生工作机制探究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