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安吉游戏为魂,绽放民间游戏魅力

2021-06-15梁亚琴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合作能力民间游戏幼儿教育

梁亚琴

摘  要:文章以安吉游戏为切入点,对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模式予以探讨,希望能够在落实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地位的同时,为幼儿的身心素质提升带来助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民间游戏;合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6-0006-02

Take Anji game as the soul,blooming the charm of folk games

LIANG Yaqin  (the second kindergarten of Yumen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Anji gam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mode of folk gam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hoping to implement the status of folk gam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nd at the same time,bring help to the improvement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quality.

【Keywords】Preschool education;Folk games;Cooperative ability

2019年,我成功立项甘肃省级课题《幼儿运动、合作能力在安吉游戏中的探索与发展》(GS[2019]GHB1775),经过近一年的研究,我发现将安吉游戏的理念与民间游戏相结合,能够擦出火花,碰撞出灵感,激发出幼儿在游戏中观察、互助、合作、创新、反思的各种能力。

下面我就具体谈一谈将民间游戏融入安吉游戏理念中的体会。

1.在安吉游戏的定位中,民间游戏丰富了幼儿参与游戏的形式、內容

安吉游戏就是要找回学前教育的专业定位,找回对儿童的尊重和理解,感悟“真游戏”的真谛和价值,开启“让自由的游戏点亮儿童的生命”之路。民间游戏就具备这样的价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要利用民间游戏,适当地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的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民间游戏承担了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具有独特的教育魅力,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建立民族认同感,培养民族情感。

民间游戏种类多样,例如,老鹰捉小鸡、骑竹马、编花篮等等儿童游戏;斗鸡等斗赛游戏;赛龙舟等季节游戏;舞龙舞狮、跳竹竿等观赏游戏;放风筝、抖空竹等杂艺游戏。

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易于组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时间,根据场地特点选择一些适宜的游戏。比如,在活动间隙可以开展“击鼓传花”、“猜拳”等游戏,让幼儿放松精神,练习手、脑、眼配合能力;在户外则可以进行一些运动量大、规则性强的游戏,“老鹰捉小鸡”、“打沙包”、“跳皮筋”等等,让幼儿在嬉戏中锻炼身体,发展肢体协调能力。

鼓励老师收集整理民间游戏,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游戏范围,如“两人三足”、“滚铁环”、“跳格子”、“踩高跷”、“跑旱船”等。民间游戏的融入,让教师学习捕捉到了游戏与传统、生活的教育契机,通过适宜的方式和灵活的形式回应幼儿的游戏。

2.在安吉游戏的理念下,民间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1世纪的成功者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幼儿园是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很多良好的品质就是在幼儿阶段形成的。民间游戏很多都是合作性游戏,在合作中有竞争,在竞争中有合作,让幼儿在合作与竞争中学会遵守规则。如“赛龙舟”游戏,就要求一组的幼儿在脚、手的动作上要保持一致,节奏也要一致,大家必须协调一致才能完成游戏,取得胜利。此外“舞龙”游戏,同样要求一队的孩子要合作好,后面的人要紧跟前面的人,并且行动要迅速、步调要一致、躲闪要灵活。在这些游戏中,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还培养了孩子的反应和灵敏性。

有研究说:同伴之间的积极合作行为更可能出现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而安吉游戏“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在自主、自由的真游戏中,获得经验、形成想法、表达见解、完善规则、不断挑战,从而达到自身最大的潜能。”的游戏理念,正好为民间游戏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民间游戏使孩子三五成群一起游戏,通过互相协调、模仿,孩子们学会了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学会了解决矛盾的方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也学会了遵守规则、承受挫折的能力,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意志品质。

3.在安吉游戏的带领下,民间游戏促进了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安吉游戏就是要树立“游戏即学习”的信念,以“爱、冒险、投入、喜悦、反思”这5个关键词为准则,为孩子的“真游戏”创造条件。

民间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些游戏伴随着身体的各种运动,在游戏中孩子的各种感官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能锻炼孩子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和骨骼,促进幼儿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等动作的发展。比如,可以通过“滚铁环”、“打陀螺”、“跳皮筋”等游戏,锻炼孩子的大肌肉动作;通过“踩高跷”、“编花篮”、“斗鸡”等游戏,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通过对民间游戏的整理分类,在充分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为孩子们选择合适的民间游戏。比如,小班可以选择一些玩法简单,有儿歌的游戏,如“炒豆豆”;中班则需要一些趣味性、游戏性强的,如“老鹰捉小鸡”;大班孩子喜欢有挑战性、合作性、竞争性的游戏,就可以进行“两人三足”、“舞龙”等。

这些流传已久的民间游戏既促进了孩子肌肉群的发展,又培养了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有利于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4.在安吉游戏的改革中,民间游戏唤醒了教师、家长的共鸣

在“游戏课程化”理念的引导下,现在的幼儿园将教学的起点与内容聚焦于儿童的游戏与生活,教师们开始从生活中找寻宝贵的课程资源,对游戏、课程、生成教育等有了初步的理解,对教师在幼儿活动中的地位发生了真正的、积极的改变。

民间游戏传承已久,许多游戏是老师、父母甚至是爷爷奶奶曾经玩过的,它唤起了师幼、亲子一起玩的兴趣,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亲近感。孩子喜欢被关注,比起冷冰冰的现代玩具,民间游戏更有温情,在共同游戏中,为老师、家长提供了走近幼儿的机会,让孩子成为中心,满足了孩子被爱的需求。

游戏就是要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一些器械游戏材料占地大,自由发挥的局限性大,教师指导跟不上就会降低孩子游戏的兴趣,单调的机械重复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影响了孩子参与活动的乐趣。而民间游戏材料简易不占地方,自己动手就可以制作,比如,毽子、沙包、皮筋等。玩法也很灵活,如踢毽子可以一个人踢,可以两人对踢,可以一群人围成圈踢,不受场地和人数的限制,踢法也可以创新,甚至玩的次数越多越熟练,花样就会不断更新,可谓是常玩常新,既发展了孩子的运动能力又激发了孩子的创造能力。

幼儿、教师、家长成为了孩子游戏的“同盟军”,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发展而努力,真正达成安吉游戏提出的“回应游戏,追随儿童,改变课程观”,在游戏的共鸣中发现儿童,支持孩子游戏化学习的精彩过程。

5.民间游戏“跳竹竿”丰富了安吉游戏的内涵

在这里,我还想谈一谈民间游戏“跳竹竿”,因为这项游戏已成为我园的特色游戏,赢得了幼儿和家长的喜欢,多次在各种活动中进行展示。

“跳竹竿”是持竹竿者相向而坐,两手各执一根竹竿尾端,将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与节奏的声音,舞者按节奏在竹竿分合的间隙敏捷的进退跳跃。它既是艺术活动又是游戏活动,既具有民族性、传统性,又具有开放性、普及性。“跳竹竿”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很多人共同配合才能展现身体的协调性和舞蹈的优美性。它作为一项简单易玩、节奏感强、变化多样的游戏,可以带给幼儿一种全新的体验,在不断变化玩法中感受游戏的乐趣。

为了让“跳竹竿”适合大中小各年龄段的孩子,幼儿园做出了积极地尝试。如小班固定竹竿,幼儿在音乐中做简单的跨跳动作;中班采用“平行摆放”,节奏、舞步相对简单;大班在已有经验和能力上,采用“十字形摆放”或者“六角星擺放”,舞步除了直行还有转圈跳,音乐也会有节奏的变化。幼儿园为孩子创设积极、安全地环境,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自发的开展探索、快乐游戏、逐步提升。

安吉游戏提倡对幼儿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充分的支持和放手,让儿童在有安全感的环境中全情投入并享受体力、智力、情感上的突破,让喜悦的精神状态不断滋养幼儿的生命。我想我园的特色游戏“跳竹竿”是符合这一提法的,老师与孩子在这里是平等的,都是游戏的参与者。

总之,以安吉游戏课题为契机,我们积极探索更适合本土的游戏形式,将民间游戏的融入,不仅让孩子对传统游戏产生了兴趣,也促进了他们身体各方面的发展,让他们动作更协调,体能更强健,性格更开朗,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团结的力量,还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了沟通交流。为安吉游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也让幼儿园的游戏活动绽放了新的活力,让民间游戏在孩子中重现光彩。

猜你喜欢

合作能力民间游戏幼儿教育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以“养植”活动为契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
在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