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低段语境中识字的教学实践探究

2021-06-08陈坚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1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识字教学低年级

陈坚

[摘 要]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借助教材资源,引领学生在“语境中识字”有助于学生对生字音、形、义特点的理解,在读识互促中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具体教学时教师要能够从阅读识字规律出发,合理安排识字任务,并能够结合识字任务对阅读任务进行分步细化与落实,让学生的读识活动更加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在识字与阅读的融合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低年级;识字教学;语境识字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1-0085-02

识字写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低段语文教学中,识字途径有许多:看图识字、字理识字、猜谜识字、猜读识字、语境识字、直观识字等等。其中,“语境中识字”主要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采取联系上下文引领学生识字的方法。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识字脱离于文本孤立进行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对生字的理解与运用,要想使学生对生字的印象更深刻,引领学生在“语境中识字”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遵循识字规律,合理安排识字任务

统编低段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语境,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在遵循整体阅读规律的基础上,把识字任务安排于各个板块的学习活动中。

(一)按照课文内容安排识字任务

在低段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中的生字较多且这些生字间的逻辑结构较为紧密,教师就可以按照课文中生字出现的顺序组织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识字教学任务。

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我多想去看看》这一课时,课文中共有12个生字,除了“想”这个生字是在课题中出现以外,其余十一个生字“告、诉、路、京、安、门、广、非、常、壮、观”都是在第一自然段出现的,统揽全文,不难发现文中的两个自然段都是围绕着“我是谁、去哪里、看什么、为什么”这几个问题展开的,使所有阅读内容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基于这些特点,教学时,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教师就可以提出“我”是谁?来自于哪里?要到什么地方去?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然后结合句子“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爸爸告诉我,沿着宽宽的公路,就会走出北京”引领学生学习“告、诉、京、路”等生字,在学习“告诉”二字时可结合字形引领学生学习,在“路”字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图片让学生认识“小路、公路”等。

(二)按照生字与阅读的联系调整识字顺序

在低段语文教学中,保证阅读教学的整体性,教师还要善于从生字与阅读的联系入手,合理梳理调整顺序,以使生字学习与阅读教学的衔接更为和谐融洽。

1.从关键生字词入手统领全文。

在低段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生字与课文内容关系密切,有着统领全文的作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这些重要的生字入手,引领学生撬动整篇课文的学习,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一课的时候,整个课文内容是围绕着第七自然段中的“消息”一词展开的,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从“消息”一词展开教学就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先自由读课文,并说说“要下雨了”这个消息是谁告诉谁的?在这一阅读任务的引领下,教师再引导学生随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接下来教師再以“消息”这个生字为载体,把生字学习融于各个阅读板块的教学中,以达到读识互促的教学效果。

2.结合阅读任务安排识字顺序。

教师不能把某个生字孤立地单独进行教学,而要能够把所学生字与上下文阅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适当调整识字的顺序,以使学生在语境中识字的活动真正在课堂中得到落实。

如在教学二年级语文上册《一封信》这一课的时候,第一封信(第三自然段)是露西独自写的,因为爸爸常年不在她的身边,她向爸爸倾诉了自己的不悦,家里还很冷清,她独自一人开空调、洗土豆、削土豆、放锅里(煮土豆)等等,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把“刮、胡、灯、修、削、锅”这些生字与“冷清”一词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冷清与这些生字之间的联系,以使学生对露西的不开心有深刻的理解与感受。这样根据需要合理安排识字内容可以以识字带动阅读,优化语文教学质量。

二、细化阅读任务,分步落实在“语境中识字”的目标

要想在保证阅读教学整体性的基础上合理贯穿识字教学任务,教师还要能够结合阅读任务对识字教学进行细化与梳理,准确确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确保“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的识字情况进行细化与落实。

(一)以一个活动带动识字目标的落实

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依据阅读内容的特点,通过一个学习活动来对本课生字进行细化与落实,以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

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我多想去看看》这一课的时候,结合课文内容与本课生字特点,教师可以围绕“读懂句子意思,说说自己的心愿”这一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细化。首先,教师可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从中画出能够表现出作者心愿的句子,然后,再让学生把自己画出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教师随机正音,特别关注“京、常、壮”三个生字的读音。)接下来教师再让学生重点读好文中的短语“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雄伟的天安门”,并借助图片引领学生理解“雄伟、广场”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启发学生思考:“天山的小男孩想去哪里?看什么?”(教师随机板书“北、京、安、门、广”这几个生字,以初步帮助学生落实字形记忆。)教师再把小男孩想去看的地方(北京城的视频资料)展示给学生看,以帮助学生理解“壮观”一词的意思。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朗读本段话,以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就这样,以一个学习活动,把阅读与识字有机地串联在一起,落实了识字要求,理解了课文内容。

(二)以多个活动带动识字目标的落实

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既可以以一个学习活动把阅读与识字融合在一起,也可以通过几个活动来细化阅读目标,落实识字任务。

如在教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称象》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议论”这两个生字入手组织教学活动,这两个生字的读音并不难读,特别需要学生们注意的是“议”是一个整体读音不需拼读,就字形而言,这两个生字都是形声字,字形也不难记忆,在字典里的解释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发表意见”。在这篇课文中写到“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从句子中可以看出官员们只是提出了议论的话题,并没有发表意见,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议论”一词的意思呢?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语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称象原因的相关句子,再讓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句子,初步理解“议论”一词的意思。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读懂说清楚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是什么,并让学生想象一下官员们可能会议论些什么,并引导学生巩固生字“砍、造、称、一艘大船、一杆大秤、重量、才七岁”等生字词语。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就曹冲想出称象的办法展开“议论”,这样一来,在学生的想象说话中,在学生的真实“议论”中,把握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层层递进,分布落实了识字任务,真正把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落到了实处。

由此可见,在倡导“语境中识字”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本着“多认少写”的原则,不割裂文本的整体阅读,把握好识字与阅读的关系,以使两者能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三、结合学生认知特点,促进学生识字素养养成

教师还要能够从情感教育、方法传递以及习惯养成等方面进行教学,以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直观感受体验,活化识字方法

在低段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教师就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听一听,看一看,做一做等学习活动中,真正落实阅读与识字任务,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如在教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一课的时候,学生由于受生活经验或者认知水平的限制,在“灾难”一词的理解上存在困难,在这种教学情形下,教师就可以借助视频向学生播放洪水冲毁房屋、淹没天地、洪水过后毒蛇乱串等等给人们带来的后果,在视频播放中,学生们对“灾难”一词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受,这就为学生理解大禹治水的坚强决心以及体会大禹“舍小家,为大家”的民族精神奠定了基础。

(二)注重方法指导,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对于生字的学习,教师应结合语境,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在活动中积累语言,形成语感,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青蛙》一课的时候,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按照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其中,“清、晴、睛、情、请”这几个生字都是“青”字家族的汉字,它们的读音和字形都非常相似,怎样才能帮助学生主动发现形声字的特点使他们学会自主识字呢?教师可以先以“情”为例让学生先读范句,再让学生借助偏旁猜字义,联系语境说说生字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进行猜字训练。就这样引领学生在语境中读读、猜猜,认识汉字,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发现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构字规律,而且学生也在观察、倾听,合作交流中形成了良好的识字习惯。

综上所述,在低段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可以使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等特点有更好的了解与把握。另外,把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相融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阅读与识字的互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识字教学低年级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