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浅谈

2021-06-06杨光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学名著名著初中语文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很多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如何通过语文课的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文学名著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对文学名著的阅读,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形成正确的语文阅读方法和思维,真正发挥名著阅读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让名著阅读助力学生成长。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

1.教师未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虽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一直都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名著的品读,每学期也有专门的阅读课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名著读与探讨,但是,由于很多的初中学生都面临着中考的压力,而且入初中以后又新增了化学、物理等学科,还有平时的各种课外辅导班、兴趣班,所以能留给学生进行文学名著阅读的时间并不多。而除了课本中的一些文学名篇之外,很多优秀的文学名著往往篇幅比较大,所以有限的阅读课并不能够让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太多的东西,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了解阅读对象,很多教师甚至会直接给学生介绍文学名著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其实也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1]。

2.教学过程相对僵化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教师普遍觉得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人生阅历相对有限,没有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名著的阅读,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往往采取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从章节概括、表达形式、文学体裁、人物形象等多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阅读和分析,甚至在长期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固定化的文学名著教学讲义,只要按照套路进行教学,就可以很快地对一本文学名著进行分析和总结,学生也只需要掌握讲义中的内容,就可以满足考试的需要。因此,整个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过程存在着明显的僵化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2]。

3.学生缺乏对名著阅读的兴趣

首先,由于受网络文学以及各种游戏视频APP的冲击,再加上文学名著一贯给人造成的刻板深奥的印象,容易让学生对文学名著望而生畏,认为文学名著都是一些深奥、刻板的“老古董”,因此也不愿意主动去阅读文学名著。再次,因为人生阅历以及知识经验等因素,很多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够,而部分文学名著里也会有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深奥的内容,学生阅读起来会因为无法理解而觉得比较困难,所以久而久之也就缺乏了对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很多家长都认为阅读文学名著会耽误学生正课的学习,因此也不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文学名著,学生往往会因为缺乏家长的督促而不愿意主动阅读文学名著[3]。

二、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方法探讨

1.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虽然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来说,名著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只能给名著阅读教学留下的时间其实并不多,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保证名著阅读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比如在每学期寒暑假放假的时候,教师会向学生列出几本文学名著让学生利用假期的时间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阅读。而学期开始的时候,教师也会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理解能力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名著读本,经过和学生的共同探讨一起制定出阅读的学期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比如七年级上册必读名著《西游记》,作为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内容跌宕起伏,奇妙有趣,虽然篇幅较长,但是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很适合初中学生进行阅读,在七年级语文阅读课一开始的时候,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制定学期阅读计划,争取在学期内将这本文学名著阅读完毕,然后进一步将计划细化到每个月、每一周。这样量化的安排阅读时间能够在不耽误学生其它科目学习的情况下,提高阅读效率[4]。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根据阅读程度的深浅可以将名著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很多时候学生在看到大部头的文学名著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很头疼,尤其是一些外国文学名著,涉及到了大量的外文名字,经常会让学生陷入混乱之中。所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精读和略读两种方法,由浅及深地对文学名著进行阅读。以九年级下册必读名著《简·爱》为例,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文学名著的阅读掌握整本文学名著的大概情节,以及每一章大概的内容。然后再通过精读进一步分析作品的构思和立意。在进行精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些自己认为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段落和同学进行分享,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想,比如主人公的爱情观、价值观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两个阶层的人最后可以相爱?然后教师再对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指导,向他们指明正确的爱情观是什么样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小说内容,教师甚至可以通過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把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绘制出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学名著的理解[5]。

3.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很多学生对文学名著兴致缺失,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觉得文学名著相对于网络小说以及现在新型的文学小说来说,是比较深奥的“老古董”,对文学名著产生了误会。在进行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灵活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学生体验到文学名著的魅力进而主动进行学习。比如在读王树增的《长征》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和长征有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能够对这部文学名著所描绘的历史背景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在略读和精读结束之后的总结阶段,教师可以通过“长征精神主题讨论会”的形式,和学生一起交流这部文学名著的读后感,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系统进行读后感写作,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读后感写作是文学名著阅读的重要环节,每一个教师都必须重视起来。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文学名著阅读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中的词句进行标注和摘抄,简单将自己的想法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其次,在文学名著阅读结束之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或者文学作品的续写和再创作,让学生在动笔的过程中对文学名著进行进一步的反思,从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综合而言,教师应重视自身教学模式的革新,突出教学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行教学模式的合理创新,突出教学重点,进而提升教学的综合效果。

作为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语文课本中的知识,还应该是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应该只是教会学生考试要考的各种内容,还应该让学生体验到文字的魅力。名著阅读课就是一种既包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又能让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性课程,虽然在现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勇于钻研,开动脑筋,就一定可以用更加科学的方法让学生学到更多东西。

参考文献:

[1]李新军.走进文学经典 吸纳文化精华——关于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20(28):7-8.

[2]朱琳.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69.

[3]胡颖华.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名著导读精准教学分析[J].新课程,2020(41):8-9.

[4]杨婷.激活阅读意识 感知名著魅力——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堂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9):16-18.

[5]魏晓芳.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20(10):13.

杨光杰,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岷阳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文学名著名著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学名著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
不受高考青睐的文学名著阅读
日本文学名著速读(7)——『黒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