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语文授课应有的教学措施

2021-06-06张敏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理念游戏

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学习体验的教育,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教师需要减少教师授课时长,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开展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在具体教学实施中,老师怎样开展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為本,并且在落实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又能达成语文教学的最优化呢?

一、运用翻转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是以人为本教学策略的良好体现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尝试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过程,并增加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时间。教师在运用这一理念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自身的能力,不能生搬硬套翻转课堂理念。

以《落花生》为例,在教学前教师为学生提供导学案,以导学案辅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课前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导学案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借助网络搜集作者的信息,了解作者与作品的相应创作背景;第二则是阅读课文,并完成标记段落、解决生字词等基础的任务;第三则是尝试总结课文主要内容、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第四则是梳理文章,进行文章结构、好词好句的分析、标记、理解,并对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做好标记。若教师有足够的精力以及班级中绝大多数的家庭条件都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适当制作教学微课,即将导学案中的内容转录到微课中,以微课的范例讲解对学生进行更直接的自主学习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比如,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按正常顺序,引导学生结合教师准备的课件为班级学生讲解作者和作品背景的相应信息。在字词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挑选学生带领其他学生对生字词进行简单的温习,然后直接开展听写、组词等活动。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则需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对上述活动进行总结,指出学生在语言表达、自主学习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运用翻转课堂理念时,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与应用能力,即在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时,以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解决的生字词为主,避免布置过难的任务打击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热情。

二、运用游戏教学,发展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是以人为本教育的另一重点,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教学的教学方式,将教学的过程引导向学生乐学的过程。在运用游戏教学法时,教师还可以融合小组合作、小组竞赛等要素,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此促进学生个体的合作交流能力发展。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看,运用游戏教学理念还有助于提升教学活动开展的效率,以及有助于学生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

以《人物描写一组》为例,在教学这三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看视频说话”的游戏活动,以这样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教师首先宣布游戏规则,然后重复播放一段默剧,各小组先在小组中交流,主要分析默剧中人物的行为、形象、神态、心理,然后以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教师提示学生,游戏以观察、写实为主,但可以适当想象。在宣布完规则后,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较为简单直白的“默剧”——《猫和老鼠》动画中汤姆和杰瑞无声交谈的片段,然后引导学生重点观察两个动画角色的面部表情。由于动画内容是学生较为喜爱的,所以学生观察得很仔细。小组1中的学生最快举手:汤姆佝偻着身子,眼睛和嘴巴张得大大的,并连连抱拳挥动,期望杰瑞能够放下手中紧密的盘子。在小组1的学生说完自己的小组交流的语句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其它小组对小组1进行鼓掌表扬,并邀请其它小组对小组1的语句进行定义与评价。比如,小组2中的学生2认为:小组1的语句是神态和动作描写,很生动地体现了汤姆被杰瑞威胁的场面。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其他的“默剧”,如动作电影的片段。

在运用游戏理念时,教师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以简单的游戏引导学生运用相应的知识,然后再逐步提升游戏的难度。在以视频为主的游戏中,教师更应该注重视频的选择,即应当以学生喜爱的动画片为主,以此增强教学活动的开展效率。

三、运用综合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关注人的成长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点目标之一,而语文综合能力则是学生成长的重点内容。运用综合教学理念,教师就需要分析、归纳出语文学科各个教学活动之间的联系、转化促进关系,然后设计并开展综合性的教学活动。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设计出综合性教学活动后,可以结合教学时间安排,将综合性教学活动合理分配到课堂与课后,以此增强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在《习作:多彩的活动》教学之前,教师便可以开展结合“口语交际”板块,开展演讲、朗诵等与语文表达能力以及其它语文能力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此,教师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可以为学生的写作奠定材料基础,使学生能够得到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将各项活动融合在这一单元的各个课时中,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为学生提供一些活动的范例。比如,教师为学生提供热爱学习的演讲稿、表达爱国情感的现代诗歌,然后为学生布置任务:各小组自主选择演讲、朗诵等形式,然后按顺序在课堂的前五分钟进行表演,每节课安排一个小组表演。在任务的启发下,学生结合兴趣以及所长,各自选择了活动类型。比如小组3与众不同,他们准备了“讲演故事——愚公移山”,即以小品和相声的融合形式,小组众人分别扮演愚公、智叟等角色,以对话、表演、旁白提示等方式展示故事以及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他们的表演兼顾了语言、动作、神态各方面,得到了全体同学的一致好评。而在写作教学课时中,教师便特意提示该小组,尝试将本小组中编排活动的过程以及表演的过程写在作文中。同理,其它小组的学生可以纷纷尝试将自己小组的活动写成作文,以此将口语的实践锻炼与写作实践锻炼融合在一起。

在运用综合教学理念时,教师可以分析教材中各个板块内容的联系性,以此设计贯穿多个板块的教学活动。在设计这样的活动之后,教师便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避免压制学生的创造力。如此,教师便可以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四、运用分层教学,引导学生均衡发展

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成长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基本都会存在差异性。所以为了引导全体学生均衡发展,教师便需要融合运用分层教学和差异性教学两种理念,为学生设计具有差异性与难度分层的教学活动或者课后作业。

以《北京的春节》的教学为例,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教师便需要将各个教学目标以阶梯次排列,然后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提问,以此达到分层与差异性教学的目的。比如,教师将“学习课文详略得当、有顺序写法”这一目标分成“了解——理解——运用”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便是引导全体学生都认知了解课文使用了“详略得当、有顺序”的写法,第二个等级是引导大部分学生理解这一写法的好处,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模仿,第三个等级则是能够学习并掌握这一方法。在课堂中,教师可以使用画表格的形式引导全体学生达成第一个目标。教师先展示日历,圈出春节的日期,将日期作为表格的横表头,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出各个日期中的内容,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直观感受到作者对不同日期所使用笔墨数量的差异。在学生完成表格后,教师再直接引导学生将课文与“详略得当”的理论结合。如此,教师便能够保证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了解这一写法。在此之后,教师便可以多媒体为载体展示文章,然后在略写的段落中加上更多无关字符,让学生从对比阅读中感受“详略得当”的好处,以此达成第二个目标。在教学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分层微写作作业。比如:必需规则,运用“详略得当”写法写几段话。可选规则:(一)在写作的内容中运用“修辞手法”,(二)将事情表达完整……

在閱读教学课堂中运用分层、差异性理念,教师可以避免学生因为高难度的学习任务而受到挫败。并且教师在实际运用分层和差异性的融合理念时,还可以充分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如信息渠道、微课、激励评价等,以便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在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之中,而是应当积极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定位进行重新规划。而在运用翻转课堂等理念时,教师也切忌呆板地进行教学理念的应用,应当结合所在学校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家庭环境等因素,对教学理念的运用策略进行优化。如此,教师能够借助这些教学策略,开展致力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有效教学活动。

张敏,山东省青西新区藏马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理念游戏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爆笑游戏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