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OLO分类理论在古诗评价中的应用

2021-06-06刘玉忠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古诗古诗词分类

古诗词既是我国独特民族文化的象征,更是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翘楚,是传承中华精神、濡养学生思想的重要教育载体,越来越受到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长期以来,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评价方式一直比较单一,急需一套系统、科学的古诗评价体系。在此情形下,基于SOLO理论的古诗分类评价应运而生。

一、SOLO分类理论的思想内涵与本质特征

1.SOLO分类理论的内涵诠释

SOLO意为“可观察到的学习结果”。SOLO分类理论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学习评价方法,由心理学教授比格斯首创。比格斯通过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虽然学生的学习行为无法测量,但其学习行为的变化是可以观察的、学习结果是可以被评判的。

2.SOLO分类理论的本质特征

SOLO分类理论通过把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维层次进行等级划分,深刻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思维发展之间的关系。比格斯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与能力,把学生的思维水平划分为五个层次:(1)前点结构水平(学生一点都不了解);(2)单点结构水平(学生了解一部分);(3)多点结构水平(学生了解多个方面);(4)关联结构水平(学生能多个方面联系去考虑问题);(5)拓展抽象水平(学生能抽象概括相关问题并拓展想象)。

二、SOLO分类理论在高年级古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在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古诗词教学侧重于兴趣培养,学习方式以诵读为主;到了高年级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显著提升,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趋于成熟。把SOLO分类理论引入古诗学习评价,不仅可以动态考察学生的对古诗词的学习成效,而且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也更合理、更全面。

1.创新古诗评价模式

教师可以根据SOLO分类理论编制检测试题,从知识建构、思维水平、迁移运用等多维度进行考察与评价,其实质是对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成果进行质性评价,既能以评促教,又能以评促学,彻底改变了以往以背诵、默写为主的量性评价方式。可以说,SOLO分类理论为小学高年级古诗评价注入了源泉活水。

2.促进古诗教学改革

把SOLO分类理论融入小学高年级古诗词学习评价,既是古诗词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之举,也是古诗词教学思想与方法的创新之举。教师在制定古诗词教学方案时,可以根据SOLO理论对问题进行分层设计,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也可依据五个思维层次进行科学评价,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情并适时调整教学方案,使古诗词教学达到最优化目标。

3.促进古诗深度学习

学生在测评问题引领下,能逐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悟,不断丰厚古诗词知识积累。另外,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从“文字表象——内化迁移——抽象概括——欣赏评价”,每升高一个层次就是思维水平一次质的飞跃,引领学生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逐步转化,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习惯。

三、SOLO分类理论在高年级古诗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下面,以统编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为例,谈谈SOLO分类理论在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实施路径与方法。

1.制定教学方案

按SOLO分类理论的要求,古诗词教学目标应更侧重于分层施教,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例如,SOLO分类理论各层次与《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如下:

(1)前点结构水平: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单点结构水平:能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内容、背诵古诗。(3)多点结构水平:能联系多个与诗歌有关的线索理解诗歌内容。(4)关联结构水平:能有机整合关于诗歌的多种线索进行归纳、概括,并形成系统知识。(5)拓展抽象水平:能想象、拓展诗歌意境,并超越诗歌本身,形成更高层次的推理方式。

其中前三个结构水平指向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关联结构水平”指向过程与方法目标;“抽象结构水平”则与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吻合。依据SOLO制定古诗教学方案,可以使教学方向更明确,思维训练更精准。

2.优化教学流程

教师可以运用SOLO分类理论优化教学流程,让古诗教学有更强的知识建构与思维训练针对性。例如,古词《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教学流程可按如下思路进行:

①了解背景、初步感知(了解作者、背景、解题)→②整体感知,理解词意(学习生字、练习朗读、借助注释初感词意)→③相互学习,合作交流(讲读结合、理解词意、概括表达)→④读词悟情,点题明义(以读促感,体悟诗情、感悟诗境)→⑤拓展诗境,迁移诗情(体会乡愁,扩展思乡表达方式)。

教学流程①对应前点结构水平;②对应单点结构水平;③对应多点结构水平;④对应关联结构水平;⑤对应拓展抽象水平。这样安排教学流程,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感悟词意、体会词情,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力,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古诗词积累、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

3.建立评价标准

教师在依据SOLO理论建立古诗评价标准时,既要科学严谨,又要体现开放性、民主性的特征。

例如,《楓桥夜泊》中的“愁”字是这首诗的诗眼,针对“愁”字可以提问“作者在这里为什么用‘愁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评价要点:如果学生的答案是“诗人睡不着”“诗人想家了”之类,说明学生的思维水平仍处于单一结构水平,需要引导他们加深对诗境的感受;如果学生的答案是“诗人觉得很孤独”之类,说明学生的思维水平正处于多点结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果学生能够结合“乌啼”“钟声”“霜满天”等词语联想到诗人内心非常孤独、凄凉,说明学生的思维水平已处于关联结构水平;如果学生能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诗句内容想象到诗人所表达的无限乡愁,说明学生的思维水平已达到拓展抽象水平,是思维水平的最高层次。

可见,根据SOLO理论进行古诗学习评价,可以让教师更易于掌控学情、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學习进度,力求让每个学生的思维水平都向第四、五层次靠拢,以实现古诗词深度学习。

4.优化教学方法

依据SOLO理论,教师应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也就是不限定问题的答案,对于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有多种答案;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程度确定其思维水平,并作出及时、合理的评价。例如,教学古诗《山居秋暝》时,可以这样提问:“诵读《山居秋暝》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问题原理:这个问题属于推断理解题,目的是检测学生对古诗《山居秋暝》中意象的感知程度,让学生透过诗面推想古诗描绘的画面,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去用写或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旨在让学生明白学习古诗词的方式不只是诵读与默写,还可以用画古诗帮助自己理解诗意、表达诗意。

评价要点:在评价学生的答案时,如果学生能够结合多种意象对诗境进行解读与表达,说明学生已经从单点结构水平向多点结构水平发展;如果学生能够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想,并用画面和语言表达出来,说明学生的思维水平已在关联结构水平以上,处于较高思维水平。

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程度,进行合理、准确的点评,而不是以往“你回答得很好”“你的想象力很丰富”之类空泛的评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大胆想象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理解古诗、感悟诗境的能力逐步提高。

5.设计检测试题

教师在设计古诗词检测试题时,也应与五个思维层次相结合,并且大部分试题应采用开放式答题方法。例如,《古诗词三首》可设计如下检测题:字词理解题;古诗积累题;推断理解题;评价赏析题;拓展迁移题。

这五种题型分别与五种思维水平相对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的古诗学习成果进行检测,以便于教师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与科学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及时补差补缺、制定后续教学目标和训练方案。

综上所述,SOLO分类理论为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窗口,开辟了评价新路径,能够帮助学生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地理解古诗词内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诗中的语言韵律美、思想情感美,体会到中华古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隽永深厚;同时,也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与智力基础。

刘玉忠,江苏省连云港市门河中心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古诗古诗词分类
踏青古诗词
分类算一算
分类讨论求坐标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